第七章汉堡.道尼尔

换源:

  李巍和雅克琳又在柏林徘徊两日,小妞玩够了,这才准备回家,回国。

临分别,李巍给了雅克琳一点小任务:“就在你的大学旁边,给我找个破产的厂子,我准备买下来。如果你学业忙,就帮我找个破产律师。”

“你会去美国?”

“当然啊,我们中国有句诗歌:一天不见你,就如同隔了三年。”

“你买厂子做什么?造飞机吗?”

“你真聪明,猜对了!”

言语好像是玩笑,但,李巍的的确确有在美国设厂的必要。送走了雅克琳,李巍揉揉腰,马不停蹄,抵达汉堡。李巍,汉斯迈耶以及两个师兄实习的公司是道尼尔公司,不过却是在阿拉道公司的厂区内。

阿拉道公司,在德国很出名。道尼尔公司更出名。在二战中,这两个飞机厂商在德国航空界排名第六和第五。

此前德国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限制,道尼尔公司的飞机都是在荷兰和瑞士制造的,这个工厂,或者说设计部门刚刚搬回汉堡不到半年。

总工程师也是大老板克劳德.道尼尔目前主要业务是正在研发一款双发轻型轰炸机,借助阿拉多公司的工厂。这就是二战初期德国三大主力轰炸机之一的Do17轻型轰炸机。

本来这款轰炸机的原型是客机,已经为汉莎航空造了三架。虽说大部分参数和主要结构都没有多少变化,但客机与轰炸机,功能性要求不同。飞机所谓的改造升级,不是加点什么装备,减少点什么装备的事情,没那么简单!

样机已经在制造阶段,工作非常紧张。

总工程师克劳德.道尼尔现年五十一岁,为人很严肃,让李巍印象很深刻的是他那三角形的秃瓢脑袋。克劳德.道尼尔学历不高,只是机械专科,但能力不看学历,由于其在航空业的贡献,得到了德国政府颁发的特许工程师职称!

道尼尔公司虽然造出来了能够搭乘一百六十九名旅客的大型水上飞机DOX,赚足了名声,但没有市场,卖不出去就无法转化为经济效益。因此,经济状况其实并不好。

在这个时代,金融资本家有句话:“航空业从来没有给投资者回报!”

航空业在二三十年代发展的太快了!刚刚研发出来的飞机,几乎是出厂就落后!

这种情况,直到美国道格拉斯公司最伟大的飞机DC3客机问世(也是在三五年)才使得航空业在不依靠政府补贴的情况下有了商业盈利!

经营一个企业,压力是很沉重的。是个成年人都知道,挣钱有多么难。希特勒在三月份重整军备,给了道尼尔公司一个天赐良机,他们必须拿出产品,获得军方的招标,这才能拉到投资,建厂量产。参与轰炸机投标的不是只有道尼尔一家,竞争非常激烈,故此,时间就是一切!

当然,技术也很重要,为了在竞标中获胜,这款双发轻型轰炸机的机身设计的非常细!动力有限的情况下追求速度,就要尽量减少阻力,所以飞机的横截面就要细,以至于后来获得了“飞行铅笔”的绰号。

由于连续十几年的条约束缚,在1935年,德国的航空发动机水平非常差!尤其是大功率的航空发动机,落后了世界顶级厂商一个小时代!

以气冷发动机的两大厂商为例,宝马公司去年购买了美国普惠公司的大黄蜂发动机R1690(发动机型号中这个数字表示排气量,单位立方英寸)专利授权。目前刚刚量产,功率才刚刚达到五百匹马力。型号为BMW132。另一家布罗姆也是在去年购买了英国布里斯托尔发动机专利授权。

航空发动机这种复杂的精密的机械,不是简单的买来专利授权就可以的,生产达标升级都需要时间。

Do17目前使用的就是BMW132发动机。发动机功率严重不足,设计师就只能千方百计的在空气动力学外形甚至结构重量上下功夫了。

不工作,就没有学费。不事先就在飞机厂商这里实习,未来就找不到工作。因此,不仅仅是道尼尔公司的工人技术人员,包括李巍、汉斯.迈耶和两个来自哥廷根大学的师兄(没能按时毕业的),这几个实习生都工作非常辛苦忙碌。

道尼尔公司在汉堡的团队就这么二十多人,即是设计人员,也是工人,连钣金工和铆接工都是这些人担任的。而且,由于自身没有什么设备,还需要去阿拉道公司外协加工零部件,由于需要不影响阿拉道公司的正常工作,只能经常的夜间加班。(其实这个车间就在阿拉道公司厂区一角)。

阿拉道公司,在德国二战中主要生产辅助飞机,比如教练机,轻型侦察机,水上侦察机等。别看这个公司名气好像不如道尼尔公司,但正是由于这个公司的产品都是轻型的民用机,《凡尔赛条约》对此没有什么限制,比如阿拉道公司的飞机使用的都是小功率的航空发动机,都不超《凡尔赛条约》限制的发动机功率,以至于这个公司的经济状况反倒相当不错。目前阿拉道公司正在研发,或者说是升级完善一款双翼的教练机,这款教练机在二战历史上也是鼎鼎大名:产量过万架的AR66/76。

工作虽然很忙,工资其实也不高,但是这段时间对李巍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他真正的了解了这个时代的工业制造水平!结论:真不咋地!远远不如他曾经工作的小工厂!

工作中,李巍不经意,又出名了!

李巍虽然工作努力,也在如饥似渴的学习这个时代的飞机制造技术,工作中也对如何设计一架飞机制造一架飞机的流程也有了直观认识。收获很大!

但是,另一方面,李巍也不努力!他是真不能努力!问题在于:他随便一努力就能搞出一项发明啊!发明,岂能如此轻易就拱手献出!

这年头的飞机,别的不说,有关制造设计方面,很多方面都落后的很。

你敢想:铝合金的蒙皮都是钣金工手工敲打出来的!

李巍在航空业是新手,但在实用制造方面,绝对的内行!

虽然不想努力,但是,工科男都有那么点强迫症,实在是看不过去了,然后他只花了两天时间重新设计了液压系统(其实这架飞机上的液压很简单)然后又花了一天时间重新排管安装,第四天一试验,一次性OK!

液压传动,在这个时代竟然是工业的前沿!连稍微高端一点的比例阀,伺服阀都没有,更不是数字控制,竟然是工业前沿!

李巍的设计,甚至都称不上技术,最多就是一些技巧。但是,在液压尚需发展的时代,技巧是需要大量时间和成本摸索的!这就是工业生产中所谓的经验!

经验,很宝贵!总师克劳德.道尼尔很识货!

当天,李巍就被总师克劳德.道尼尔正式邀请加入道尼尔公司。不过,李巍以尚未毕业使出来了拖延大法!把汉斯.迈耶等几个师兄羡慕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终于有了一天闲暇,李巍请汉斯.迈耶和两个师兄去汉堡的唐人街尝尝中华美食。

汉堡唐人街,最大的饭店乃是一家叫做水手大酒楼的,老板姓陈,据说还是洪门中人,在唐人街非常有威望。

不过汉堡的华人实在称不上多,总计也就几百人,大多是跑海船的水手。因此所谓大酒楼,其实也不大。

进了酒楼,菜上齐,众人开吃,李巍已经好久没吃中国菜了,甩开腮帮子吃的满面红光。

“几位客官好,我是餐厅的经理,姓陈。诸位第一次来小店,奉送两个小菜,还望笑纳!”

“陈老板,久仰大名啊!”

李巍并不是虚言,这位陈老板的确很江湖很义气,唐人街的华人遇到难处经常找陈老板帮忙。而且,程大使也特别介绍了这位陈老板。

陈老板水手出身,不仅有这家饭店,还有一艘货轮,只是他常年海上生活损害了健康,目前身体情况不允许出海。

国人在这个时代,在德国的大约一共才一千来人,其中半数就在汉堡唐人街。另一半大多是如同李巍这般的学生。

“陈老板,我想请你帮个忙。”李巍开口道:“是这样的,小弟我在哥廷根大学附近打算办一个飞机制造厂,造飞机支援国内抗日!只是人手不足,想请陈老板帮我联系几个在德国学习理工科的毕业生。”

“造飞机?!”

“没错。”李巍看出了陈老板的怀疑,道:“我现在哥廷根大学,学的就是造飞机,而且我也拉来了五万马克的投资,现在正缺人!如若陈老板不信,可以去大使馆找程大使验证!”

汉堡就有领事馆,李巍已经请了程大使代为传达,也是为了招人。

这时代中国的教育其实很有问题,了解了之后才知道为何民国出了一群文科大师!

国内,文科大学生占八成以上!哪怕出国留学,文科生也占了四分之三!

中国在德国差不多五百留学生!而且,三三年之前只有六十多个留学生,三四年三五年由于两国关系升温,留学生数量迅速攀升才达到五百人。

五百人中间也就一百来人是读理工科。而且,还要注意,其中至少一半儿还不是大学生,而是技术专科。

留学生太少了啊!

三四年,三五年这些留学生,大部分至少得四年五年大学才能毕业!才能派上用场。除此之外,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李巍即便是能招聘到,估计也没几个的。因此,必须想办法多渠道招人。

不仅如此,李巍还给家中写了信,寄回去了一笔钱,要求送来一批人,十个八个不嫌少,三五十个不嫌多!路费和工资他全包,不过,海途遥远,李巍要求又不低。还不知道能招收几个人呢!

在德国研发飞机,研发喷气式发动机,这是李巍的计划,这边有完整的产业链,哥廷根大学有风洞!

但是,人,李巍必须用中国人,至少部分是中国人。尤其是涉及超前空气动力学知识的工作,李巍不打算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