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京海印刷厂

换源:

  刘丽娟不解:“谁?怎么会针对我们?”

“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他们是不是找到了真的证据。”

——

“你们来了?”周总工见到他们推门进入办公室时,脸上写满复杂情绪。

高厂长也抬起头,神情沉重:“刚刚听说刘山被捕的事?怎么回事?”

杨明点头,简单说明了情况:“我们申请见一面没批。看情形,这不是一起简单的调查。”

“这事儿太急。”高厂长低声沉思:“之前那个举报农科社账目的信息源头,已经是五年前的旧事了……怎么突然又被炒起来了?”

“如果真是巧合,那就没人会信。”周总工揉了揉太阳穴:“而且还是刚好赶在我们处理这次爆炸案的时间点。”

杨明眼神微凝:“所以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目标,用农科社过去的账目问题,解围。”

众人一时无言。

片刻后,高厂长开口道:“还有一件事。”

“我知道你说什么。”杨明语气平静下来:“账。”

高厂长点头:“当年农科社的项目补贴款分配确实有问题。但现在关键是你必须亲自去查原始资料。如果有备份资料,说不定能洗清刘山嫌疑。”

“档案库里一直存有五年内的记录。只要小李还在岗,我们应该还能找回来。”

杨明立刻站起来:“我和刘丽娟一起去。”

“等等。”高厂长补充道:“那个负责账目管理的小李今天好像请病假没上班,电话打不通。”

杨明一怔。

他迅速看向刘丽娟:“我们走。”

——

傍晚。

农科社财务档案室门口挂着“维修停用”告示牌。

原本该在值班室的小李早已不在。

杨明掏出钥匙推开沉重的铁门,室内一股尘土味扑面而来。

档案架上的资料杂乱不堪。

一些明显是从柜子中翻出来散放在桌上的纸张堆成了小山。

杨明走近细看,心跳骤然加快。

“这是……”桌上几台碎纸机仍在运行,空气中飘浮着零星纸屑。

大量的旧账本已经被销毁,只剩下部分残余页码随意堆放在一起,像是仓促行动后的狼藉痕迹。

刘丽娟猛地捂住嘴,不敢置信地喊:“这不可能……是谁干的?小李他……他在帮谁?!”

杨明拿起一块被半切碎的纸质封条残片。

那是十年前农业机械化推广专项基金的一笔明细单。

他死死攥着这张废纸,低声道:“不是偶然,也不是巧合……是早安排好的毁灭证据。”

刘丽娟颤声道:“到底是谁在操纵这一切?他们……他们是打算拉着整个刘家下水吗?”

杨明看着窗外的天空,嘴角冷笑一下,转过身,认真地看着刘丽娟说:“我们得重新整理线索,所有曾经经手过这些账的人,一个都不能漏。”

远处的风吹响了窗边的铁皮广告牌,吱呀作响。

黑暗之中,某处,一道身影悄然离去。

刘丽娟的手还在发抖,眼神里是难以置信和不甘。

杨明低头翻看着那些残存的资料页脚边角,指尖忽然停在一张略微完整的发票副本上。

“……京海打印厂。”他低声道。

“你说什么?”刘丽娟迅速凑近。

“这份账目的底稿,不是我们这边打的,是京海打印厂。”

杨明将那一张略显陈旧的发票递过去:“农科社每年都会将机密账册交由定点印刷单位做备案。”

刘丽娟眼睛猛地睁大:“如果真是这样,那说明他们五年前就有备份的习惯!”

“没错。”杨明点头:“也就是说,京海那边可能还存着原始胶版,或者至少,有电子档、扫描版也说不定。”

他说完站起身,拉上外衣拉链:“走,现在就去京海。”

刘丽娟立刻起身跟着:“希望别又是扑空。”

京海打印厂。

厂区在城北边缘,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的时候,两人推开了前台玻璃门。

一名穿深灰色工装的年轻人抬起头看了眼:“办啥事?都下班了,明天再来吧。”

“我们要找一份五年前印制过的文档档案。”杨明平静道:“农业机械推广专项基金相关的,可能属于机密封存件。”

“五年前的事?谁还记得这个?”工人皱眉不耐烦地说:“再说,咱们厂子去年换了老板,以前的东西早就处理干净了。”

刘丽娟急道:“这很关键,请你们再帮忙找一找行不行?哪怕只是一点残片也好!”

“我说没就是没啊!”那人摆摆手:“真要找什么机密文件也得走正规渠道,你是哪个单位的?能出介绍信吗?”

空气一时间僵住了些。

杨明叹了口气,刚准备开口,却听见楼梯上传来一阵脚步声。

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走下,西装笔挺,神情淡然。

陈四江。

杨明微微眯眼:“是你。”

“没想到在这里碰上你了。”陈四江嘴角浮现一丝笑容,看向站在前台的人:“怎么回事?”

“陈总!”那人顿时态度大变:“他们是来找五年前印过的什么东西……说不清楚也没手续,我就让他们改天再来。”

“他们要是我认识的人呢?”

那人怔了怔,立刻赔笑:“您说的是,那就看您的安排了。”

陈四江走下最后一步台阶,与杨明正面相对。

两人对视片刻,陈四江轻笑一声:“五年了,你还真敢往这儿钻。”

“刘山的事我听说了,希望你能帮到你。”

杨明淡淡道:“事情越拖就越危险,我不想被人牵着鼻子走。”

“聪明人果然都不愿意当被割的韭菜。”陈四江抬手示意身旁:“跟我来吧。”

一行三人进入二楼的小会议室,门关上的一瞬间,屋内陷入一片安静。

“京海印刷厂现在是我的。”陈四江靠坐在长桌一侧,随意摊开手指:“有些底货,其实我一直没扔,都是一些机密文件。”

杨明目光一闪:“所以你还留着五年前那批账本的底版?”

“对。”陈四江点点头:“因为那是特殊项目,属于机密封存类的账单备案,按照规定是不能丢弃原件或底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