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下村收东西

换源:

  李文轩一阵冷笑,“有能耐她就挺着肚子来找我,或者是抱着孩子来找我,我到时候一定会给她赵晓燕好看!”

不过李文轩看一下刘翠萍,“娘,我最近事情比较多,有可能会各村各寨到处乱窜,为了能够赚点钱,也为了能够养家糊口!”

“所以我经常会不在家,如果她真的派人来了,那你就叫村长,如果假设他们想要动手打人拆房拆瓦,那你就让她摘!”

“让大家做个见证。千万不要跟她动手,另外你们一定要坚持住,一定要坚持,那就是野种,别听了别人挑唆!”

李文轩之所以这么说,他就知道对方最善于的就是搞这种煽动,搞这种闹事。

一旦自己父母顶不住,那不光是给自己做思想工作,而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异议。

到时候李文轩真的跑法院去闹离婚,也会因为家人不支持,而有可能被驳回。

这个离婚和李文轩是肯定要离的,但是这个离婚很有可能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李文轩希望长痛不如短痛,而且到最后搞不好就会搞得全家精疲力尽,甚至弄出家破人亡的悲剧!

那是李文轩绝对不能看到的!

要知道,以李宝如和赵晓燕这对狗母女的心情,最终会搞出什么样的粑粑事,甚至会威胁自己父母生命的可能性都会存在。

因此李文轩要的就是让赵晓燕认输。

所以提醒父母注意安全才是根本的关键。

第二天早上天刚亮,李文轩就带着两个徒弟去往之前的那个赵家沟。

他的一个徒弟,猴子指着那个地方气喘吁吁的说,“师傅,那地方是赵家沟,俺大舅就是那的会计,中午在他家吃饭就行!”

早上起来李文轩把徒弟都叫来,告诉他们今天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那就该进行考试。

所谓的考试就是李文轩拿出了四百块钱。

他让二强带着两个家伙,去其他地方搜罗银元,还有一些旧家务事,自己不放心,另外两个带着猴子,二毛亲自来到赵家沟。

听猴子说,在这村里有会计给撑腰,李文轩高兴坏了。

等三个人到了赵家沟,猴子熟门熟路带着李文轩和二毛直接敲响了会计赵德胜的大门。

赵德胜一看是猴子,忍不住撇了撇嘴。

“哟,你这也没多久,怎么又来了?不会是你爹你妈,又跟你要跑到这借粮是吧?”

“那就这样吧,回头让你舅妈给你拿上几个馍馍,再拿上一斤杂粮,你就先回去吧!”

赵德胜有些厌烦,别看到了一九八五年实际上在农村吃不饱现象还是比比皆是。

尤其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相互串换粮食,时有发生。

有时候农村为了能够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不至于饿得太狠,干脆就一天两顿饭,甚至这两顿都是稀的!

按说应该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但是没有粮食,没有菜,农村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这种状况之下,四处借粮四处借吃的,也是一点都不奇怪。

更何况,这村大队的会计兜里自然有个仨瓜俩枣,可是也架不住这群亲戚借起来没完没了!

所谓借,实际上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所以这赵德胜的表情也是很难看。

猴子忍不住摆手,“不是不是!大舅我我不是来借钱,我是跟我师傅来的!”

李文轩走了过来,“你好,我是这猴子的师傅,我们到这来是想要收点东西!”

收东西?

只见这赵德胜眼珠一转把嘴一撇,“什么东西?收什么东西,那个猴子你还是拿着这一袋杂粮赶紧回去吧!”

李文轩立马从兜里拿出了两包香烟,塞到了这位赵德胜的口袋里,“您方便方便,我们不是跑这来拿人家的东西的!”

“我们收是收那些旧的东西,眼看要过年了,我们愿意用钱来换。”

这话一说对方高兴了,冲这两包烟,这就不是穷亲戚来借钱借吃的,而是要给自己送钱,这嘴脸立马就改了。

“好啊猴子,中午可是在舅舅这吃一顿好的,那个我马上到大队上给你做个广播!”

没有一会,广播里就响起了这位村会计的爽朗的声音。

“啊,各户大家都听着,咱们村遇到好消息了!有揽收破烂收旧物的,现在可以在村部的场院里帮大家鉴定收一收!”

好家伙,这位还真是照顾的好,给弄了几个桌椅板凳,甚至还弄了一个大暖壶倒上了茶,弄的这个跟面试现场差不多。

农村这时候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手头紧,要是能够把一些用不上的旧货往外甩卖,那对于农村人来说简直是高兴不得了。

没有一会,整个村子的到场院的门口全都排满了队!

一看拎着的东西,李文轩也是哭笑不得,好家伙,什么破铁锅破农具,各种各样的搪瓷盆。

李文轩忍不住一脸苦笑,还真是跑这来捡破烂的,于是李文轩立刻站在桌子上大喊了一声。

“各位,刚才赵会计没有说太清楚,我们那只收一些小玩意,比如银元哪,像是什么小佛像啊,小造像啊,以前古代的一些小东西!”

“不是收这个锅碗瓢盆,请大家一定注意,如果是瓷器,如果是漆器,或者说是老古玩意,这些东西我们才收。”

这话一说村民们十分的郁闷,很多人都非常的失望。

拎着破铜烂铁转身就走了。

不过还是有个别家,把什么铜钱了银元了,还有包括一些小物件偷偷的带了过来。

这些东西大多数他们是祖传的或者是他们这些年捡来的东西,总之这些东西摆满了李文轩面前的桌子。

李文轩给的价格比较良心,所以村里的老百姓一传十十传百,大家就都传开了!

不得不说这些坛坛罐罐,银元,铜钱,还真是正经东西,利润也不低了。

有些坛坛罐罐一看还真是明清时期的,但没有什么特别值钱的官窑,但是这东西李文轩估了价,两三块钱收了五六块钱卖出去应该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