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做题

换源:

  王寻梅大大方方地写了个3,刚抬起笔,耳边就传来王晟的调侃声。

听到哥哥的嘲笑,顿时撅起了小嘴,不服气地反驳道:“怎么可能?我算得可仔细了!咋会错呢?”

美滋滋的笑容僵在脸上,王寻梅握着铅笔转头看他。

王晟微微俯下身,指了指这几道题。

“加减乘除混算的法则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并不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说着,他摇了摇头,耐心地拿起笔,一一纠正错误。

“3 6÷3,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他边说边在纸上写出正确的算式,每一步都很严谨。

“所以这道题的答案是5。”

王晟在他写3的位置打了个叉,改成5。

紧接着又落笔到下一题的位置:“2×2 6÷3你根本算不出来,所以随便填了个数。”

没学过分数,王寻梅还以为这道题老师出错了。

他随口指导了两句,几处错误纷纷纠正。

王寻梅一手攥着笔,一手挠着头。

“老师好像是这么说的……”

上课时也没听懂,她也不好意思问,稀里糊涂地回了家,没想到做题时出了这么多差错。

杨秀萍立刻凑上前,王国峰坐在炕上抻着脖子看,满脸诧异。

二人都盯着王晟在纸上写的算式,工工整整,条理清晰。

“不对劲儿啊,你都没上过学,连大字都不识一个,咋还会算数了呢?”

王国峰浓浓的国字眉皱紧成一团,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惊讶。

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

打小家里穷,王晟吃不饱,穿不暖,更没上过学。

斗大的字儿不识一个,怎么突然就变得如此博学了?

村子里会算数的可没几个,他这水平都赶上教书先生了。

“班级里都没几个同学会,哥,你咋会这些题的?”

王寻梅眨着水汪汪的眼睛,满怀探究地看着他。

王晟微笑不语,抬头看着三人,目光平静地看着三人。

“这几年我看似是在外头鬼混,实际上也学了不少东西,不只是认识了挺多字,就连生意都学了不少呢。”

前世,他为弥补自己文盲的遗憾,自学了不少知识。

两世为人,凭他的知识储备以及阅历在这个时代乃是顶尖儿的人才。

“我看你这出去这么久就学会吹牛皮了,那外头都啥人啊?就算认得了几个字儿,咋可能学得会做生意?”

王国峰自然不相信他的话,认为他是在吹牛皮。

杨秀萍眉眼弯弯,微微皱着眉。

“你这孩子,怎么净学些没用的,还学会吹牛了呢?”

王晟见二老对自己如此怀疑,并没有反驳,只是笑了笑。

他俩的怀疑很正常,毕竟在这个时代,像他这种连学都没上过的人能掌握这么多知识可不常见。

但他心里清楚他所学到的东西可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生活经验以及前世的阅历。

“爸妈,你们咋还不信我呢?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他心中虽然有些失落,但仍是认真的表态,眼中透着坚定和自信。

二人对视一眼,叫儿子如此有信心,虽然心中有所疑惑,但隐隐感到一丝欣慰。

“那你就把这题都做了,看看你能做成啥样儿。”

王国峰有些不信他,王寻梅的题目还没做完,想让他做来看看。

都是些简单的算术题,王寻梅立刻让出位置。

王晟接过题目后仔细地看了一遍题,随即脸上露出一丝胜券在握的笑容。

拿起笔他便迅速在纸上书写,几乎不用写步骤完全口算。

笔触稳健,下笔的速度越来越快。

二老看着儿子认真解题的样子,心中的疑虑有所消散。

不过他们咋不知道王晟还会算数呢?

时间过得很快,他迅速地完成了题目,随后放下笔抬头看向自己的父母,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王寻梅看着哥哥做的题,顿时有些疑惑。

“这我也不知道对错呀。”

二老也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他们没啥文化,咋能知道做得对错呢?

“唉,我倒是忘了,自个儿没读过书,确实不懂这些玩意儿。”

杨秀萍心里有些懊恼,她没接受过教育,就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哪儿会这些题目呢?

这时,王国峰拍了下脑袋,顿时想到了隔壁的邻居是个教书先生。

“孙先生认识字,他可是咱们村儿里小学的老师,肯定知道对错呀。”

王寻梅倒是个腿儿勤快的,快步跑出家门,一溜烟儿的没了踪影。

“爸妈,你们就等着瞧吧,我肯定算得都对。”

望着妹妹活泼可爱的背影,他笑了笑,心里流经一股暖流。

如今他只渴望和家人好好在一起,享受着来之不易的亲情。

王寻梅绕过小路,直奔孙先生家,不一会儿就把人给请来了。

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即便是小丫头古灵精怪地把孙先生给领进了家门。

一股扑鼻的肉香味儿从屋子里飘了出来。

鱼汤本就鲜香,顿时将孙先生肚子里的馋虫都勾了出来。

戴着一副圆眼镜的孙先生和蔼可亲,他眨着眼睛,眼里闪过一丝惊讶。

“你家屋子里咋飘着一股肉香味儿呢?都好几个月没吃过肉了,这突然奔小康了呀!”

孙先生在学校教书的工资虽然没多少钱,但靠着乡村补贴,偶尔倒是能吃上几回肉。

可王家平时连肉末都吃不着,现在屋子里飘着肉香味儿,这是发家致富奔小康。

炕头的王国峰一脸自豪:“小晟今天下河抓了几条鱼,家里就开开荤,打打牙祭。”

他自豪地笑着,满脸的褶子也堆到一块儿了。

孙先生并不是很爱和王家走动,总觉得穷乡僻壤的又是穷邻居,没什么交集。

可听到王晟还有下河抓鱼的本事,顿时一脸热切地围上来。

村子里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皮猴子,就连学校也十分简陋。

“小晟还真是多才多艺啊!抓鱼的本事不小哩,以后老王家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他笑嘻嘻地说着,眼睛溜溜地转着。

“这村里平时也吃不着啥鱼,就是没几个灵巧孩子,我教书这么久也没吃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