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赚了还是亏了?

换源:

  老家的泥砖房里面,林凡坐在一张破旧的小圆桌旁,手中紧握着笔,眉头紧锁,目光专注地盯着眼前的账本。他的脑海中,各种数据和计算过程如同潮水般涌动,试图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这电力生意,看起来简单,实际上里面的门道可不少啊。85000块钱本钱,再加上红星农机厂预付的4万块钱电费,前后一共投进去12万块钱,现在也就还剩下5000多块钱。”林凡自言自语道。

“诶,如果红星农机厂后面的尾款有问题,这一趟下来也是白玩捏。。希望黄志国真如后世那样,做事情看重信誉吧。”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决心。

“不过如果他敢不给尾款,我就敢断他的电,看谁耗得过谁把,反正也还在大停电。”林凡自言自语道。

自从红星农机厂的单子做完后,林凡的口袋又只剩下了不到五千块钱。虽然之前给表哥三人每人两千块钱,自己的两个大哥每人三千块钱。

两千块钱相当于自己表哥干一年多零工的工资了,林凡这么大方主要是这段时间自己的这几个大哥的确是出大力气了,每个人每天至少要爬三四遍厂区的那几座海拔几百米的山,这不是一般人能有这个毅力的。

当时林凡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重活粗活让村里的其他年轻人做,他们负责监督就行。

但是三个表哥可不管这个,此次都是和村里的人一起挑东西上下山,一起立电线杆,一起拉高压线。

这年代可没有太多的工程器械,所有电线杆都是人力搬上上,然后人力挖洞,人力种电线桩,这活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当时给红星农机厂是按照15kw,每天8小时左右的用电时间估算的年用电量。

但是现在供电量提升了78倍,如果红星农机厂真的三年用电量还都保持在这个水平的话,他基本上就相当于给红星农机厂打了白工,甚至还倒贴了几万块钱进去。

不过林凡并没有因此气馁。他深知,电力是工业的血液,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在这个电力短缺的年代,他手中的水力发电站就像是一座金山,等待着他去挖掘。

给到农机厂如此低廉优质稳定的电力,如果黄志国都用不好的话,他也的确不配当他们玉林市的首富了。

然而,如何合理地利用这座金山,却是一个需要仔细研判的问题。林凡开始认真地分析红星农机厂的用电情况,还有未来厂区另外几家厂家大概率也会找上门来要电的,这个要时刻保持高度关注。。

他拿起一张白纸,开始在上面写写画画。首先,他列出了红星农机厂目前的电路容量——110千瓦。然后,他根据自己对红星农机厂生产流程的了解,预估出了一年大概的用电量——15万度电左右。这个预估并不是凭空猜测,而是基于他对农机厂生产设备的了解和对生产流程的理解。

“嗯,按照这个预估,红星农机厂一年的电费大概就是7万5千块钱。”林凡在心中默默计算着,然后把这个数字写在了纸上。

然而,这个预估很快就被事实打破了。自从红星农机厂有了廉价的电力之后,业绩突飞猛进,一年的耗电量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00万度电!

当后面红星农机厂这个数字出来后,林凡大吃一惊,但同时也让他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不过这也是后面的事情了。

如果整个厂区都接进来,都是用林凡的电力的话,大概一年的用电量能达到100万度电左右。

“看来我之前的预估还是太保守了。”林凡摇了摇头,苦笑了一下。然后,他开始重新计算现在整个县管厂区8家工厂全部接入水力电源的电费收入。

“一年100万度电,电费5毛钱一度,那就是50万块钱!”林凡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他意识到,这个电力生意比他之前预想的还要赚钱。

但是,林凡并没有因此得意忘形。

首先其他另外几家工厂现在还没有找上门,他现在主动去找那几家厂房的话,到时候肯定要不到什么好价钱的。

他深知,电力生意虽然赚钱,但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设备。而且,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他还需要不断地扩大发电站的规模和提高发电效率。

你上门主动推销,人家只会疯狂压价。

但是别人有求于你了,这个情况就不一样了,适当提点条件也不是不可以的嘛、、

于林凡开始仔细地计算起自己将整个厂区接入用电的话,整体的成本和收益。他列出了购买材料、设备、架设线路等所有的开支,然后和收益进行了对比。经过一番仔细的计算后,他得出了一个让他满意的结论:这个电力生意是可行的,而且有着巨大的盈利空间。

“看来我之前的担心是多余的。”林凡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深知,这个电力生意不仅能够帮助他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还能够为县管厂区和整个小镇带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然而,林凡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他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个电力资源,如何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他深知,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学习,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