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这才想起来,自己还要问店面的事儿,于是赶忙道:“我之前还想问来着,我怎么听说这房子还不要钱?”
洪斌不以为然的笑着给自己点了根烟,说道:“嗨,自家人还要啥钱,尽管拿去用就是了。会抽不?”说着给清风递了一根烟。
清风一脸乖巧:“我姐在的时候别问,问就是不会抽。”
“嘿,你小子,滑头。”
接着清风又要问:“洪所,这店面,”
还没等清风再说什么,洪斌却打断了他的话,直接开始揽着他往店里走去。
“行了,都是自己人,你小子还特么洪所洪所的,走走走,进去说,话说你和你姐今天这一身都是港货吧,看着就特么带劲...改名给我媳妇也弄一身穿穿。”
清风和洪斌回了店里,见俩女的正边吃边聊,见他俩进来,李慧兰就开口问了起来。
“老弟啊,咱们现在有店面了,你说咱接下来该怎么弄?我昨天回家寻思了半天,也没想到什么好主意。”
清风心想着你能有什么好主意就怪了。
清风很清楚,不管是李慧兰还是暖暖,俩人虽然都天生拥有不错的审美,但缺乏后世的见识,所以有关给服装店的定位和装修,估计还要自己多给点建议才行。
他早前也没想到,她俩能弄来这么大的店面,脑子里想的方案是类似后世几十平米的精品服装店来着。
但现在一看,这么好的地段,这么好的场地,完全可以弄成一个像样的店面。
电光火石间,脑子里有了主意,清风便回头开口问道。
“洪所”
“都说了别叫洪所,你再这样我急眼了哈。”
清风立马笑嘻嘻,“那,哥?”
“嗨,这才像话。”洪斌夹着烟吞云吐雾道。
清风的语气也跟着轻松起来,继续问道:“哥,这个店,到底咋回事?这应该是粮管所的房子吧?”
“屁的粮管所的房子,这房子是当年RB人盖的,据我爸说是六几年上面要开粮站,就看中了这个地方。
日本人盖的房子早塌了,就留了个地基,当时粮管所没钱修,房管所更是穷得很,最后还是咱铁道给盖起来的。”
“那之前粮管所算是租了铁道的房子?”
洪斌笑着说道:“租个啥啊,就这么一个小破地儿。咱铁道又不是粮管所那种小破庙,光道南那一片就够忙乎的了。道北这边也就零星的几个房子,一直都是谁占谁用,就从来没收过什么钱!再说了,都是穷哈哈的单位,还专门去收钱啥的,多跌份儿啊!”
听着洪斌一口一个咱铁道,清风也算是听出来了点门道。
他试探着开口问道:“哥,你家铁道啊?”
洪斌愣住了,而后哈哈大笑了几声后,反问道:“不是,你和慧兰都混得这么熟了,竟然不知道我家是干嘛的?那你知道慧兰家不?”
清风双眼眨巴眨巴,
洪斌却笑得更大声了。
等笑够了他才说道:“哎妈呀,你们姐弟俩可真是,和那傻彪子还真是一路人。”
等笑够了,他开口道:“行了,知道你们都是实在人,我也不打哑谜了,反正你出去问问也都能问出来。
我爸叫洪文江,是火车站的一把手,至于慧兰她爸,是咱县里的二把手。”
清风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
他早前虽也想过李慧兰的条件应该不差,但真没过人老爹会是县里的二把手。
再看眼前的洪斌,清风暗道了一声怪不得。
洪斌才多大,他去年退伍,今年就已经是一个县级派出所的一把手了。
这里面固然有他自己的努力,或许前线拼回来的功劳也起了作用,但即便如此,若在当地没有一点根脚,这派出所一把手的位置还未必能轮得到他来坐。
这样一来,他与李淑兰的结合,也就显得理所当然了起来,毕竟不管在哪个年代,都会讲究个门当户对。
清风正想着,洪斌则又开口说了起来。
“所以说这房子你们尽管拿去用,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我保准整个铁道里没一个人敢说个‘不’字。”
清风听着他口里左一句铁道有一句铁道的,笑了起来。
洪斌口中的铁道,其实是一个泛指的称呼。
它在当地有三个意思。
一是正常的名词,就是指火车站。
二是泛指整个延龙火车站管辖范围的地名。
三是对延龙站职工和其家属们的称呼。
延龙县的超然地位,是延龙县火车站带来的。
因此自然的,火车站在县里也有着超然的地位。
它有多超然,具体的清风不敢说道,但说铁道嫌麻烦不收房租,清风却敢肯定人家绝对不是吹牛。
在当地,铁道占据着延龙县的道南,面积差不多能有一个镇那么大。
铁道人从来不用求任何势力,因为他们自己就有自己的大院,自己的家属楼,自己的医院,食品厂,印刷厂,纺织厂,储蓄所,电影院,舞厅,市场,澡堂子,小学,初中,等等。
而且这些附属单位还不是那种表面光,好些比县里的单位还要靠谱。
其中最典型就是铁道医院和铁道小学。
在这个偏远的三国边境地区,铁道是一个真正的小王国,而作为小王国里的一把手,其手中的权利有多大,后世的人是很难想象的。
既然店面是在铁道一把手面前过了明路的,清风也就不用再顾忌什么了。
只回头弄出一个设计方案,再找些人把店面改造一下即可开门营业。
如何改造,清风心里已经有了想法,小工更是可以直接招学校的学生过来勤工俭学。
至于其他的,清风没继续想,打算先走一步算一步。
清风在脑子里打开淘宝,搜索着服装店用得着的东西,却一点都没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中又铺开了一个摊子。
一晃又是几天,时间很快来到周五。
下午第三节课一下完,教室里顿时吵闹了起来,好些人都开始讨论回家的问题。
县一中住校生多,为了方便外地的学生回家,一中每两周都会安排一个双休。
这周刚好轮到双休,所以不少学生会选择在放学后回家,因此预科一班的气氛显得有点浮躁。
昨天学生会的【仓库】已装修完毕,勤工俭学也将场地转移到了校外的小白楼。
清风想着学生们赚点辛苦钱也不容易,便让张永琪算一下到昨天为止的工资,也好让辛苦一周的学生们见到钱,好过一个开心的周末。
只见张永琪翻开一个硬塑料壳的钢圈活页笔记本找了一下,很快就将具体数额说了出来。
“高二的大王哥你说一天算6毛钱,所以他的工资最多是三块六,其他人都是一块八。”
清风听到后直接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了几捆钱递了过去。
张永琪下意识的接过一看,竟然是一元,五毛,两毛,一毛的纸钞,四捆钱都是嘎嘎新的新钱,一看就是特意从银行取出来的。
张永琪手上拿着钱傻问:“这,这什么啊?”
清风回答,“互助会的初期经费,这里刚好180,你把上周的工钱结了。还有,以后工地那边你就不用去了,我中午通知了大王,以后施工那边就由大王负责。”
张永琪以为清风不想用自己,一脸紧张道:“是不是我做错什么了?”
清风一看,好家伙,小姑娘急的眼眶都红了,赶忙解释道:“没,就是觉得你太忙了影响学习。
咱毕竟是学生,勤工俭学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影响学习不是。
我觉得一人负责一块、分工明确比较好。至于琪琪你,以后就负责财务这块吧,至于招工这一块,我打算先让田文龙负责起来。”
然后清风就给她张永琪拿了一个印章说道:
“你管钱用得着。记住了,每一分钱都必须做好记录,每次领工资也必须让人签字画押。我这人不怕花钱,但特别讨厌漏钱。”
张永琪知道这是对自己的信任,一脸严肃的接过了印章后打开看了起来。
印章是个圆形的大章,中间刻着一个霸气的龙图腾,龙图腾的上方环绕着写有篆体的‘延龙互助会’五个字样,下方则画着一个算盘的图样,弄得还挺好看,整得跟后世网游中的某工会徽标似的。
交代完张永琪,清风又喊来田文龙,也给了一个印章。
印章和张永琪的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下方的算盘变成了三个小人的简体画,象征着人力资源。
清风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把章和一张大纸交给对方后说道:“趁着学生们还没离校,把这个贴到广告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