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首次决策:行军路线引分歧

换源:

  长征的脚步匆匆,部队来到一处地势复杂的岔路口,前途的抉择迫在眉睫。临时搭建的狭小帐篷内,气氛凝重得如同即将来临的暴风雨。一盏摇曳的烛火在中央的桌子上顽强地跳动着,将众人的身影扭曲地投射在粗糙的地图上,光影交错间,更添几分紧张。

李云龙眉头紧锁,目光紧紧盯着地图,率先打破沉默。他激动地站起身,手指用力戳着地图上那条蜿蜒的山间小路,额头上青筋暴起,大声说道:“我觉得咱们得选这条小路。你们看,这小路蜿蜒曲折,隐藏在深山之中,敌人大概率会认为我们不敢冒险走这条路,防守必然松懈。咱们悄无声息地摸过去,说不定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破包围。”

然而,部分领导对此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一位领导皱着眉头,双手抱胸,身体微微后仰,显示出坚定的反对态度,严肃地说道:“走小路太冒险了。咱们部队这么多人,还有大量的物资要运输。这小路崎岖狭窄,有些地段甚至只能单人通行,物资搬运极为困难。一旦遇到恶劣天气,道路泥泞湿滑,行军速度必定大幅减慢。而且,万一遭遇敌人追击,在这狭窄的山路上,我们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只能被动挨打,陷入绝境。”

李云龙急切地反驳道:“我们可以提前做好规划,安排身强力壮的战士负责搬运重要物资,再挑选一些熟悉山路的当地向导带路。至于敌人追击,我们可以在关键位置设置埋伏,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走大道看似稳妥,实则危机四伏。据我们之前的情报,敌人很可能在大道上部署了重兵,设置了层层防线,就等着我们自投罗网。我们正面强攻,即便能突破,也必定伤亡惨重。”

另一位领导也忍不住开口:“情报有时也不准确。万一这小道附近隐藏着敌人的伏兵,或者有易守难攻的险要关卡,我们岂不是自寻死路?走大道虽然危险,但我们可以凭借强大的火力和兵力强行突破,只要战术运用得当,或许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愈发激烈,帐篷内的气氛也愈发紧张。

彭德怀一直静静地坐在一旁,目光在地图上两条路线间来回移动,脑海中迅速模拟着不同路线可能遭遇的战局。他深知,这个决策关乎着部队的生死存亡和长征的成败。大道虽开阔,但敌人设防必定严密,强行突破会付出巨大代价;小路隐蔽,却危机四伏,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沉默片刻后,彭德怀缓缓站起身,神色凝重地说道:“大家都先冷静冷静。这确实是个两难的抉择,两种方案都充满了风险和挑战。老李的想法很有胆略,出奇制胜往往能创造奇迹。但各位领导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走小路面临的困难确实不容小觑。我们不能盲目做决定,得再仔细商讨一下。看看能不能在走小路的方案上,进一步完善应对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对于走大道的方案,也再深入分析一下敌人的可能部署,制定更周全的突破计划。”

在彭德怀的调解下,帐篷内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地图上,试图从这复杂的线条中找到一条真正的生路。李云龙明白,想要说服大家,必须拿出更详细、更周全的计划。于是,他深吸一口气,静下心来,开始重新梳理思路,思考如何完善自己的方案,以应对这场关乎生死的挑战。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