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只看想看的

换源:

  “陛下,殿试的十份考卷已经选了出来,请您做最后的裁决。”

郁集容站在殿中,假装没有看到陛下面上的愁容,不紧不慢地出声催促。

老皇帝混浊的老眼微微睁了睁,也亮了亮。

没准有哪位考生的见解独到、能拨云见日呢?

抬手拿起最上面一份,被默认为是状元的那份,打开来。

一看名字,就晃了晃考卷,说郁集容。

“你们这是给朕上眼药呢是吧?”

明知他现在最不想听到的,就是林焕这个名字,居然还给放在了第一?

至于为什么不想听到?

关于品州那边赈灾情况的各类奏折,他这龙案上都快堆不下了。

林焕的胆子不小哇!

提前储粮,亲自支援,还没入朝堂,先跟瑞王和信王打得火热。

其心可诛!

老皇帝看也没看试卷内容,就将林焕的卷子扔去了右边。

再拿起第二份。

郁集容在下方束手站立,对于指责充耳不闻。

眼皮随着陛下的动作,偶尔抬一下。

注意到了陛下的面色,越来越不好看。

郁集容依旧老神在在。

做为主考官,他只单纯地分辨考生们答题的好坏,没毛病。

老皇帝一目十行看完九份,看完后扔到右边的,就有六份。

手边只剩三份。

再次细细看一遍……全给扔了。

一推龙案靠进椅背,眯起眼睛瞪郁集容。

“这就是每三年,从整个国朝优中选优、精中选精出来的优秀学子?”

“是从数十万考生中,不断筛选出来的朝廷人才、未来的国之栋梁?”

“朕看最不合格的官员就是你们了!”

老皇帝生气地说着,又坐直身子,把扔出去的十份考卷又抓了回来。

“这个,主战?让朕号召国朝百姓积极支援边关?”

“想造反吗?还是想让所有人都指责朕的无能?!”

朝着郁集容扔过去。

“这个,主和?让朕安排一位能言善辩者出使女真,用嘴皮子去说服女真降低谈和条件?”

“做梦呢?!人家挑起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他先弄清楚了吗?!”

再朝郁集容扔过去。

“这个,主战又主和。让朕一边积极支援边关,一边与女真谈和。”

“扯淡呢?!朕要是肯劳师动众、劳民伤财、大动干戈,还用得着又打仗、又求和?”

又朝郁集容扔过去。

十份,一份份挨着说,挨着骂,挨着扔。

越看越操淡,越骂越生气。

只是扔到最后……

因着眼神一直盯着试卷的内容,不知不觉就扫了一眼。

顿住手,再扫一眼。

放下手,仔细地看了起来。

这份内容,把所有的账帮他算得明明白白。

老皇帝忽然就找到了说服主战派的理由,还是条非常清晰的理由。

看吧?不是朕不想打,也不是朕想挖空了心思去赔。

而是朕打不起!

这试卷关键在于还有一点提醒到他了。

打吧?国库出银出力;赔吧?权贵们出银出力。

至于割土?

老皇帝假装看不懂试卷内容中,要和女真扯皮、且坚决不退让的这部分。

更假装看不懂,增加赔银,以避免送公主去求和的内容。

当然他也尽量会让和谈使臣去做这两部分的努力。

但成不成?

不重要。

老皇帝欣慰地看向了试卷上的姓名。

一看之下,又噎住了。

林焕!

阴魂不散的林焕!

念头一转,还是将试卷朝郁集容扔了过去。

试卷内容并不会公开,他可以用林焕的点子,却不是一定要给林焕个状元。

不过没骂。

指了指主战意识最强的那份,出声说道:“就那个是状元吧。”

“主和意识最强的为榜眼,又主战又主和的为探花。”

名字老皇帝是一个没记住,只记住了内容。

郁集容没捡卷子。

他上前一步,拱手揖身道:“陛下,林焕已有五元之名。本朝即将出现首位六元及第。”

别不按套路出雀牌啊?林焕的卷子又没有问题,且已名声在外。

您突然这么别具一格,要没个实实在在说法的话,会引起公愤的啊。

“陛下,国朝需要士气。”

郁集容见陛下沉着脸不说话,便又不怕死地再提醒了一句。

一个新的记录的产生,绝对能令国朝上下振奋不已。

老皇帝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遂又闭上。

依旧冷着脸不出声。

……

七月初三,是殿试的放榜日。

有关的、无关的,如潮水般拥挤在皇城外的空场之上,翘首抬脚、或登屋爬树,只等着新科进士榜的荣耀出现。

金榜是否有望题名?是否能官袍加身?是否能光宗耀祖?

就等此刻了!

或者,与他人分享此刻。

虽然明明都知道,三百五十人,不出意外的话,俱会上榜。

但一、二、三甲的区别,太大了。

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又称“三鼎甲”。

二甲一百人,称“进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称传胪。

三甲二百四十七人,称“同进士”。

一甲通常是: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二、三甲进士如欲授职入官,还要在保和殿再经朝考一次,综合前后考试成绩,择优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即俗称的“点翰林”。

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职。

二甲进士百分百会被分派职务。

三甲进士如果朝廷并不出缺,就闲着。或者分派的官职很低。这就需要自己活动了。

其实能从数十万人中考中进士,已是殊为难得。

但同进士就是不太好听,有些人还会过三年再考。

“出来了!”

有小太监偷溜出角门提前报喜讯。

为了红封,宫城内的一些底层人士,也是拼了。

要么溜出来自己报讯。

要么就提前与人约好守在墙外,内里再扔了纸条出来。然后红封平分。

总之又热闹,又喜庆。

给的兴高采烈,拿的踏实快活。

喜报官和张榜官们也乐意多等一会儿,让大家伙儿都沾沾喜气。

随着越来越多的喜讯被提前报出,空场上的人群也越来越喜庆欢愉。

恭贺道喜之声,喧嚣尘上。带给了聚城不一样的欢乐氛围。

或许,这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与民同乐吧。也是除了节庆日外,少有的热闹喜庆。

林焕并没有来。

明知自己是要被刺杀的对象,还硬要往人群里挤的话,不是对方死,就是他的侍卫们受伤。

或者哪怕只是打起来了?那也会成为今日最扫别人兴的那一个。

还不如就呆在家中,教二弟启蒙呢。

只是府里人都很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