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很深的问题

换源:

  “你……很疼吧?”

江怀为林焕上药。看着那些绽开的皮肉,想说林焕太冲动了又说不出口。

林焕趴在床榻上写字。

还有十日下场,他要再熟悉一下自己悄悄练就的另一种字体。

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如今江家的势力遭遇打击,舒容德也被一降再降,重开的乡试由谁主持到现在还没有公布。

想要避开有可能存在的麻烦,他就得先换字迹。

“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这么做,不过也会记得拉住舒泰。”

林焕没什么可后悔的。

就是屁股一疼,字给写歪了,看着有点儿烦。

“如果要我听安乐的话再次进舱?那之后想要对付我的就不仅仅只有太子了。”

损了一舱千金们的闺誉,别人只知是安乐胡闹,不敢记恨安乐,但绝对敢把怒气全冲着他林焕来。

他凭什么要背这个锅?

江怀听着也来了气,手下的力道又重了些。

“你们劝得对,那寥弘文根本就不是什么好人!”

他们到别院时问过寥弘文还有谁参加,寥弘文根本就没有提起安乐公主。否则他们会转头就走。

因为安乐公主也是嫡出,与太子乃一母同胞!

而之后与安乐公主之间发生的一切,就是一个林焕怎么都避不开的局。

唯一能破解的就是江怀。

如果江怀当时在林焕身边,铁定会跟着被安乐召见的林焕一起去。

江怀才不怕。

所以一进别院,寥弘文才将他江怀调开!

江怀想起自己匆忙跑离别院时,寥弘文还在背后假惺惺地追着喊。

“子宁老弟,为兄的真不知道会发生这些事啊。”

江怀胃里一阵不舒服。

“嗳我可不是寥弘文,你轻着点儿!”林焕疼得写不成字了都。

“写什么写?好好养伤!”江怀反而瞪他。

林焕:“……”

忍着疼痛继续写。

十日转瞬过,上好的金创药让伤口好了一大半。

乡试重开,仍在贡院,一百二十名考官,主考官是正二品、位同宰执的参政知事孟承德。

这次林焕依旧被提了座号,依旧在正中考舍区、正对主考官的第一间考舍。

林焕的屁股无法久坐,比上一次的乡试要难受不少。

反倒刺激得他发挥更加出色。

九天六夜后,他又趴下重新养伤。

为人温和的江亭耀来看他。

“你要考春闱,我父亲以及我兄长教授你的那些,恐会有所不足。”

“实不相瞒,我与齐学舟暗中交好。他是两榜进士,愿意悄悄教你,不沾师徒之名。”

这算是泄了大秘密了。

为着林焕的前景计,江亭耀有提前跟齐学舟商量了一下。

林焕自是感激不尽。

伤一好得差不多,就和江怀一起,悄悄住进了齐府。

齐学舟三十三岁左右,留着两撇八字胡,通身儒雅至极。

林焕见到人后,先行拜谢。

“晚生感谢大人府上千金的救助之德。”

齐大小姐勇敢地跳水救了安乐公主,林焕和舒泰才罪不致死。

“晚生也深深感激大人您的教授之恩。”

在这种人人都恨不能躲着江家人走的时刻。

“呵呵呵,”

齐学舟儒雅地微笑,抬了抬手,“称呼我为先生吧。该谢的江亭耀已经代你谢过。”

“你真要谢,等你考上进士之后吧。”

林焕深躬身,再不多言。“谨遵先生教诲。”

齐学舟点点头,看向江怀。

“子宁,江府第三代儿郎中你乃最长,为前途计,你也须得收心好好学习你可知晓?”

江怀一吸小胖肚,学着林焕的样子,深躬身领命。

“多谢先生提点之恩。”

小胖脸上从所未有的严肃正经。

齐学舟再次轻轻颔首,示意二人直身。

微微叹息一声,“不瞒你们说,国朝已隐现倾覆之象,世家大族们几乎都加快了敛财的速度。”

“你们可知原因所在?为何他们不是先设法救国?”

这就是考试了。

还考得很深入。

林焕为初次见面,齐学舟的话题就敢如此大胆而稍稍啧舌。

他沉吟了一会儿后,出声回答。

“考试中若逢此题,学生会从三个方面进行解答。”

“一是国朝类人,只是偶感风寒,世家大族中人才辈出,定能成国朝梁柱,必不使其倾覆矣。”

“二是世家敛财也是在为培养人才做准备,在催化人才的成长,以期能早日报效朝廷。”

“三就是陛下已在广揽人才,令民心有所追求和看到了崛起的希望。”

“三者皆为救国之策尔。”

齐学舟的眼皮耷拉下去,轻轻端起茶盏,徐徐吹着浮沫。

屋里只闻炭火发出的噼啪声响。

江怀上前一步,该他回答了。

他没有当此时是考试,只当作长辈在考校自己的想法。

直言不讳道:“陛下昏馈,猜忌心过重,其才是导致国朝难救的弊根所在。”

“而大厦将倾,贪腐之风难以扼制,也正是世家大族们大肆敛财的最佳时机。”

“毕竟国倒了他们又不会亡,有了钱财就不愁东山再起。”

“而要他们现在就救国?那是要出大力气、花大价钱、得罪大人物更会令陛下不喜的。”

“就像耗尽心力去救一个病入膏肓之人,还得不偿失,谁会肯?”

齐学舟笑着看向了江怀,笑着道:“果然后生可畏啊。”

他敢问,这小胖子还真的敢说啊。

不过能有这眼界,可以了!

转头,齐学舟面上的笑意敛去,问林焕:“是不是在你的思想里,只有考试这一个选项?”

“你所学所习所想,全都在奔着这一个方向前进是吗?”

林焕低下头,想说不是。

可他始终记得恩师那句:远之存心、近之存念。

对于近处的目标,他就是要尽一切努力考上进士,进入官场。

所以他统统将所有的问题,都当作考试中的考题来对待。

而存于心的、属于他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远期要实现的目标,他不会说出来。

没有意义,哪怕让齐学舟给误会了。

齐学舟放下了茶盏,双手撑在膝盖上,上身微微前倾。

语重心长道:“你可以试着像江怀一般敞开与老夫交流。”

“老夫有听亭耀说过,你这一路走来格外艰辛,老夫也能看得出你十分谨慎。”

“可是孩子,如果此次乡试你落了榜,就得再等三年;如果下个三年你春闱又落了榜?就还得再等三年。”

“在这三年又三年中,你执着的考学精神会变成你的主念。”

“老夫会担心长久下去你会迷失掉心之所存。”

很多文人皆是如此。

在如何迎合更好的考试答案的时候,渐渐地忘记了真正想回答的。

其实考试也是对心性和意志力的一种磨砺。

当你一次次在理想和现实之中,向现实做了妥协之后,会慢慢将这种妥协变为习惯。

所以,那么多怀抱报效国朝、壮志凌云的人进入官场后,轻易就能被墨色给浸透了呢?

早就被磨砺了啊!

齐学舟之所以一见面,就冒大不韪提出了这样深刻的问题,就是想看看林焕和江怀的心性如何。

“抱歉,是学生思虑过重了。”

林焕受教,再次深揖。

心下忽然像放下了一块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