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蓉看不出来腾明榆的表情,但也有些气结。
自己刚才都这么说了,也不来巴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好歹。
可谁让自己就是这么喜欢他呢,这人真是有福气了。
眼神又瞥向了景曼,刚才在门口,她都听到了,景曼在跟腾明榆打招呼,而腾明榆也回复了她,自己刚才在跟腾明榆打招呼,却没有收到回应。
这种事情,方蓉自然不会怪腾明榆区别对待,按照她的脑回路,这一切都是景曼的错,怪她会勾搭人,绝对不是自己不受腾明榆待见。
再说了,凭借自己的身份背景,腾明榆也就是一时想不开,以后有的是后悔的。
这顿饭吃的,大家各有心事。
方蓉也不管,她坚信总有一天腾明榆能看出来她的好,心甘情愿的和她在一起。
这么一想,心情都好了很多,过去吃完饭,就准备拿着钱和票去镇上了。
说是买点特产带回去,但依照方蓉的性子,这特产最后进谁的肚子还不好说呢,这次去她就只准备买点她自己爱吃的就行了。
买什么好呢?
这次去镇上,又没什么要紧的事情,可以逛很久,方蓉也就不打算委屈自己,直接借了云队长家的自行车了。
云队长实际上是不太乐意借给她的,架不住她给的东西还有那张能说会道的嘴,也就摆摆手同意了。
临走前还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车完好无损的骑回来。
方蓉嫌他太啰嗦,骑着车直接出发了。
到了镇上,人也变得多了起来,可能是因为年关将至,这镇上也带了几分年味。
大伙这段时间都没什么事,都出来逛逛,街上也管的没那么严了,大家都把家里多的东西拿出来了,但这个就不是买和卖了,而叫交易,你拿东西来换。
多了很多之前没见过的东西,要是景曼在这里的话,就会惊叹大家手里面还是有点东西的。
可今天来这里的人是方蓉,对于她来说,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啊,都是些泥巴汉子捣弄的不入流的东西,她连看都不想看,推着自行车闷头往前走。
到了供销社,把车停好,就进去了。
此时供销社里面也有很多人在排队,柜面上,售货员忙的都飞起,一边和客人询问要买的东西,顺手把东西放进托盘里,另一边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核对买的东西,顺着绳子把托盘里的东西拿出来,核验好了就结账。客人只需要说明自己要什么,然后拿对应好了的钱和票,这就算是钱货两讫了。
方蓉排了会队,很快就到她了,看了眼柜面上的东西,有点失望于这小镇上的东西不是那么全,只能安慰自己马上就要回家了,到时候什么好吃的没有啊,最好能说服爹,能把她弄回去最好不过了,这农村的活真不是人干的。
不过她爹那个性格,方蓉觉得有点不太现实,还不如想想自己之前找的那个人呢。
到方蓉后,她很快报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售货员三下五除二称好东西,放到托盘上,方蓉就来到了结账的地方。
付好了钱,拎着一大包东西出了门,这次她就买了些大白兔,瓜子,糖果,话梅,还买了些桃酥,为了回去能有东西说,她还拿了两盒当地特产。
其他也没有什么了,逛了逛其他地方,在国营饭店吃了顿好的,这才心满意足打道回府。
回去果然迎来了大家羡慕的眼光,樊朵依然不用说了,她看到方蓉领着这么多东西,眼都直了,要是说有办喜事的,才敢这么买,正经老百姓谁敢这么买啊。
看上去不得废老多钱了,这个方蓉看着真败家,可谁让她有个好爹呢,羡慕不来。
这么多人的眼神让方蓉很是受用,心里得意的样子,恨不得有条尾巴翘上天,但面子上还是,“多吗?还好吧,我就随便买点,这里的东西还挺便宜的,就是样式不是很多,我还觉得自己买少了呢。”
成功换到了大家羡慕嫉妒恨的眼神后,方蓉心满意足的回房间了。
正当方蓉哼着歌,数着日子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去过年的时候,她收到了一份电报。
这天几个人聚在一起,自从樊朵说了方蓉的家庭之后,就开始有人亲近方蓉了,方蓉自己当然知道她们聚在这里的原因,这种众星捧月的感受,她很享受,就像当初还没有在红云队的时候,真的是久违了。
邮递员的声音打断了她们的说话,她们正在叽叽喳喳聊一些之前自己在家的情景,不过再怎么说,重点都是方蓉。
“方蓉,哪位是方蓉。”邮递员的声音穿透几人聊天的气氛,有人耳尖听到是在喊方蓉,“方知青,好像是在喊你啊。”
还有人正好在门口,听到邮递员在叫方蓉的名字,急着看热闹,就赶快跑了进去,“方蓉,有邮递员找你。”
方蓉这才反应过来,真的有人找她,但这个时候邮递员找她会有什么事呢,难道是她爹娘有事找她吗?可之前不是说好了吗,过几天就回去。
又或者是她大哥,可也不对啊,她大哥怎么会找她呢,在家里面两人就是互相看不上眼的样子,她看不上她大哥一副装腔作势,言辞振振,还总一副为她好的模样,一直管着她,她大哥就很好理解了,看不惯方蓉整天无所事事,还总拿家里的背景压人,到处欺负人。
就跟老一辈的人说,远香近臭,多日不见,就好了?
脑子里面在胡思乱想,身边又有人在不断起哄,“方知青,我看就是你的家人,快要回家了,急哄哄的,多叮嘱你几句。”
没看到邮递员的时候,她被人说的也这么想的,但看到了邮递员之后,拿到了电报之后,就不是这么想的了。
她一看是电报,就有点感觉应该不是家人了,她家没什么大事不会发电报,因为她爹就认为电报太贵了,一点也不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