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链子立即带着他的小喽啰们溜了。
郑句被吓得额头冒出一层冷汗,“祁同伟,你力气够大啊。”
“不过他们不好惹,我们赶紧走吧。”
话音刚落,金链子带着小喽啰们,调头又杀了回来,想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郑句大骇,拔腿就跑。
没跑几步却听到“砰”“砰”的响声,祁同伟竟然三下五除二,一手撂倒一个。
打得他们哭爹喊娘。
“祁……祁同学,你是不是练过啊!”郑句惊得呆了,看祁同伟的眼神都变了。
从公园出来,郑句拉着祁同伟直奔涮羊肉火锅店。
席间,他不停地给祁同伟敬酒,拍马屁的话说了一箩筐。
祁同伟淡然微笑:“你甭客气,我们是同学,互相帮助应该的。”
“就冲你的仗义劲,你这个朋友我交了。”
“摄影社你想进就进,以后不管去哪儿采风,我都带着你。”
郑句拍着祁同伟的肩膀,大打包票。
祁同伟微笑地摇摇头:“我也就是玩玩,摄影,不是我这种学生玩得起的。”
郑句不以为然:“不就是没钱吗,我能让我的兄弟没钱花?你放心,下回哥就带你挣钱去。”
祁同伟目露精光,脸上露出怀疑的神色:“学长,你是不是在外面勤工俭学?”
郑句“嘿嘿”一笑,满脸的神秘:
“勤工俭学能挣几个子儿,哥必须带你挣大钱!”
“好,我等着。”
祁同伟一脸的期待。
郑句果然没有食言。
这个周末,郑句便约上祁同伟,清晨五点半就在学校后门集合。
这个年代,学校后门外尚是一大片农田。
这个时间点,除了郑句和祁同伟,没有一个人影。
一见面,郑句便将背着的大背包丢给祁同伟。
祁同伟一把接住,这包,沉得超出想象。
“学长,里面装什么了?”他好奇地问。
“摄影器材。”郑句抹了一把汗,“累死我了,你背着吧。”
“放心,不让你白背。”
说完,郑句便走上了田埂小路。
这包虽然沉,但对祁同伟来说算不了什么。
背上背包后,他轻松赶上郑句的脚步。
“学长,我们去哪里?”
郑句正要回答,却见迎面走来两个学生,手臂上都戴着红袖章。
袖章上写着“校纪”两个字。
这个年代,大学里的管理很严格,有专门的同学组队管理校纪校风。
“就知道会碰上校纪这帮人。”郑句小声嘟囔。
“同学,这么早去哪里?”一个学生问。
“我们是摄影社的,今天去采风。”郑句回答,一边拉开祁同伟背着的大背包。
里面的各种摄影器材赫然露了出来。
两个学生瞟了一眼,点点头,从他们身边走过。
没走两步,其中一个学生忽然想到了什么,又叫住他们:
“对了,这会儿后门还没开吧,你们是翻墙的吧?”
“好好的大门不走,你们干嘛翻后门?”
他说得没错,祁同伟和郑句的确是翻墙出来的。
“我们要拍农田,”郑句懒懒地回答,“放着近路不走,为啥还包一圈?何况还背着器材呢。”
两个学生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只能转头离开。
郑句冲他们轻蔑地撇撇嘴,招呼祁同伟继续往农田深处走去。
当下正是稻田成熟等待收割的季节,金黄的稻谷随风轻摆,等到朝阳升起,风景会更加漂亮。
难道郑句真是带他来拍农田的?
终于,郑句停下脚步,谨慎地打量四周。
此刻他们已经置身农田深处,别说人看不见他们了,天上飞的鸟都未必能看见。
郑句将一堆杂草扒开,像变戏法似的,拉出一只大木箱子。
“把摄影器材拿出来,放箱子里。”
祁同伟按他说的做了,没想到,这一只木箱不大不小,恰好将背包里的器材全装了进去。
郑句关上箱子,又用杂草将它隐藏好了。
从他娴熟的动作来看,他干这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好了,躲过校纪那帮人了,这回哥带你去见大世面。”
郑句得意地挑起眉毛。
祁同伟笑笑,点头答应着。
不过,对于上辈子官至公安厅厅长的祁同伟来说,郑句并不能带他见什么大世面。
他们穿过农田来到大马路上,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城区,来到一家不起眼的小卖部门口。
祁同伟扫了一眼,立即断定小卖部里面另有乾坤。
果然,小卖部有一个小仓库似的隔间,一扇关闭的卷闸门挡住了去路。
郑句敲响卷闸门,低声喊道:
“虎哥,是我,小郑。”
“哗啦啦!”
卷闸门应声而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