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想要富先修路,多生娃娃多种树

换源:

  在修建水泥厂的时候,由于道路坎坷,在搬运设备的过程中死了很多骡马和伤了一部分人的身体和搭上了几条人命。

虽然李林扬也给了一笔抚恤金补偿,但是这个年代谁家的男人不是家里的顶梁柱,人没了还不得被吃绝户,在重男轻女的时代背景下谁家大伯子、小叔子不在父母的偏心下,吃当事人妻女的绝户啊!

为了后续工业的发展以及方便做生意,那不得修一条路,经过李林扬的一番思索决定修一条从牂牁江到钢铁厂的路。

这样子才能把钢铁厂所需要的设备运进来,不然光靠人力和畜力那得死多少畜生和人命,畜生死了可以再买,人命就不一样都是家里的顶梁柱,现在黔省的人也没有多少,经不起祸害。

不过在修路之前得先修一个码头,至于工程师还是从美国请来的,叫亚历克斯,原本这厮在本土实习了几年,也学习一身好本事,但是在本土没有大展宏图的机会。

就跑到了美国佬的殖民地菲律宾发展,谋求一个实现自身才华的机会,但是人家美国佬也不傻,殖民只是为了赚钱,不是去搞慈善。

在夺取吕宋岛的过程中不仅没有赚到一分钱,还搞得一身骚,这也是美国允许吕宋岛独立的原因,毕竟总不能让一个殖民地过上本土的生活,还是全国纳税人一起付钱养,这不是倒反天罡了吗?

这厮跑到吕宋岛寻找机会,机会没有找到,还差点吃不上饭,约瑟夫这厮手底下的人一找到他,表示可以给他一份工作,负责码头的建设,这厮想都没有想就同意了。

要不说李林扬鸡贼,直接伙同约瑟夫成立一个中介公司,约瑟夫这厮可以按人头拿钱,蚊子虽小但也是肉,印度支那的最大烟土贩子的约瑟夫来说,只要能赚钱对于赚钱的多少重来都不觉得寒碜的。

李林扬也是亲自接待了亚力克斯,并表示让他做出一番事业,让本土那些不给他机会的人后悔,狠狠一个耳光打在他们的脸上。

要不说人家是年轻人,在李林扬一番流利美式英文的忽悠之下,立马表示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

要不说人家是专业的,人家经过一番考察,这厮一下子就考察到了良好的位置。

码头结构、装卸设备、供水供电设备以及相关的辅助设施的设计图没几天就设计出来了,李林扬当即就组织修建了。

至于其他黔省没有的材料就只能从粤省和法国佬的手里购买了,没制造能力不买还能干嘛。

要不说人家李林扬够鸡贼,在买官的过程还从现在的安顺府划了一个县的地盘管理,没办法水城这地方虽然北盘江水系也经过,但还真修建不了一个小型码头。

之所以选择在北盘江六枝段修建码头,除了地理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该码头距离钢铁厂的距离七十公里。

再修一条到原材料基地观音山铁矿的公路,拢共也才两百多公里。

刚刚现在也不是什么农忙季节,刚刚可以组织百姓修建公路,也能为百姓增加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

一段新开辟出来的路基上,挂着一条巨大横幅,横幅上写着“要致富,先修路,多生娃娃多种树。”修路和生孩子都很好理解,但为什么要种树呢?这里所说的树并不是普通的树木,而是各种果树和核桃树。这些果树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餐桌,还能提供美味的水果;而核桃树则是黔西北地区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黔西北的本地树种产量并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林扬费尽心思,通过各种途径从国内和国外引进了几批树苗。这些树苗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宝贝,因为它们代表着希望和未来的财富。

这些树苗的到来给李林扬带来了无尽的期待。他知道,如果能够成功种植这些优质树苗,并实现丰收,将会给他的事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因此,他对这些树苗格外珍视,将其视为宝贵的资产。每一棵树苗都寄托着他的梦想和努力,他期待着它们茁壮成长,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

没办法,谁叫黔省油盐不进,连盐巴都很难获得,黔西北这地更不适合耕种,至于什么核桃树和板栗这些的产量那是很高的。

也只有慢慢改善百姓的生活了,总不成直接给百姓发钱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修路,是黔西北大定府政府的一项长期坚持的政策,自从李林扬到了这个时代,就一直计划在黔西北修路,改善民生。

现在的黔西北,唯一的交通方式就是骡马和两条腿而已,至于什么汽车、火车、自行车都是没有的,就连设备的都是拆成零件运回来组装的。

如此落后的交通也是后世黔省很难发展起来的原因,没法搞重工业是不存在的,无非是触动了即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而已。

在李林扬刚刚穿越到这个时代时,他发现这里的道路状况非常糟糕。除了少数几个集镇内有相对平坦的路面外,其他地方都是狭窄崎岖的小路,充满了陡峭的上下坡和坎坷不平的地形。这些小路往往只是马帮的驮队经过时随意挖掘出的几锄头痕迹,而其余的路段则是由人们、马匹和耕牛踩踏而成,没有经过任何修整或改善。

李林扬决定好好修一下路,把基本交通搞起来。这样就可以把各县的资源统筹起来,好好合理利用各县的资源打造一个工业城市。

当然这都是后续的事情,现在最重要的是修一条两百公里的公路,这样才能建立钢铁厂引进各种设备以及技术搞工业园区。

其他的工程都得给李林扬的计划让路,另外一个原因李林扬也负担不起各个县以及乡镇公路的资金。

初期便规划好了一条主干道,并将其命名为一号公路。这条公路起点位于钟山镇的观音山,一路向南延伸,最终连接到六支厅和水城县。公路的设计宽度为十米,足以容纳双向行驶的车辆。在路线规划时,尽可能避开隧道和高山等复杂地形,如果无法避免,则采用炸药炸开的方式来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实在饶不开的地方就只有修建桥梁,反正也找了不少工程师。

对于路基的铺设,选择了弹石作为材料,并使用夯土的木板进行夯实处理。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路面的摩擦力,还能确保在雨季时道路依然保持良好的通行条件。此外,在山的一侧预留了八十公分宽的排水沟,沟底铺上大石块以稳固沟体,沟的两侧则镶嵌着红砖或平整石块,以增强排水能力。每隔一段距离,还会在路基上设置一个排水管洞,以便及时排除积水。

按照计划,预计在十月上旬完成整个路基的开辟工作,并让其经历一季的雨水冲刷。而等到冬季雨水减少后,再将塘石铺设完毕,从而全面完成一号公路的建设任务。

至于质量怎样,有多长使用寿命,李林扬心里其实并不抱有太大期望。他的心理预期只有短短十年而已。毕竟,这只是一个临时性的举措,他并没有过多地考虑未来。在这十年期间,李林扬认为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要么他成功地将事业做大做强,家大业大,根本不会在乎这点小钱;要么他能够顺利实现目标,让整个黔西北地区的人们搬到新的地盘上去生活;又或者是最糟糕的一种结果——他们最终失败,全军覆没,只能被无情地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成为后人研究这段割据历史时的背景板角色。而那时,自然会有新的后来者来操心这条公路的问题。所以,现在对于李林扬来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