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里的睡眠质量就是好。不到7点就起床,神清气爽。老爹老娘已经到上地干活了。谢永强洗漱了两把拿去扫场把院子里面扫了一下。墙角处的小黄花。院子里面的黄瓜西红柿。还有各种不知名的鲜花。一派生机盎然。
刚进屋喝了口水就接到王小萌的电话。约好了去城里见豆制品厂的经理。但他心里没底约着谢永强一起去。得,正好早饭也有着落了。
一碗现打的豆浆,再加两个肉包子,带了两块新鲜出炉的豆腐,心满意足的踏上了进城的班车。豆制品的厂长叫王军。也是赵才露老师的学生,比谢永强高五六届,同门师兄弟,所以态度还比较热情。生产车间不算大按照王军的介绍,一天的出货量大概是一吨左右。主要与产品是豆皮豆干。主要销售渠道就是周边县市。品质嘛,只能说一般。毕竟工厂的定位就是做中低端市场。
“王总您刚才也查了一下小蒙豆腐坊的豆腐不知道您感觉味道怎么样?”,参观结束后王军把谢永强一行带到了会议室落座。谢永强喝了一口水问道。
“味道还不错,有小时候的味道,嗯,豆香很醇厚。你说的用那个石墨做豆腐,就是这个豆香的唯一的诀窍吗?”王君饶有兴致的问道。
“还有一个就是卤水。小蒙家三代都是做豆腐的对卤水的配比火候的掌握还是很有特点的。反正我们村再加上周边几个村子,几千口人,都喜欢吃小蒙家的豆腐。也欢迎王总有空去象牙山做客呀。”谢永强想了想说道。
“你说一天只有200斤左右的产量。这就光做高端市场也不太够呀。保证口味的同时提高产量。这个事情还得解决啊。不过不急在一时一会儿我弟弟回来他也是股东咱们一会儿一边吃一边说。他主要在外跑市场。一会儿跟他也沟通一下。”王军说的很真诚,谢永强听着也连连点头。还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呀要不是有赵老师的关系,哪会有第1次见面就说这么坦诚的话。
午饭就在豆制品厂食堂的小包间吃的。刚上菜包间门突然被打开,一阵热风也被带了进来。“哥,你说的合作伙伴就是这两位吗?。”一个年轻人风风火火的推开门,冲着王军说道。
“”王兵啊,是啊,这两位年轻人这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也是赵才露老师的学生。你看认识不?”王军冲着来人介绍道,“这是谢永强,这位是王小蒙,在象牙山有一个豆腐坊。这就是我的弟弟,叫王兵。也是咱们豆腐厂的股东。”
“谢永强。老同学呀,你不认识我了吗?哥,这可是我们班的学霸呀。我们班那届就考了五六个大学生。谢永强就是其中的一位。的”,王斌看了一眼谢永强突然过来拉住谢远强的手。稍显激动的说道。“哎,永强,你是考到哪所大学来今年也该毕业了吧?”
“哦,刚才都问了王永强年龄你俩原来是同学呀。想起来赵老师也是你的老师。这可真是有缘。这都自己人了,赶快做一边吃一边唠。”王军也显得有些惊喜,态度更加热情。
“王兵,哦,想起来了。你那会儿可是咱们班的风云人物呀,果然有出息,开了这么大的厂子。厉害呀。”突然想起了原剧情中的王兵,年轻的老板,小蒙豆腐厂的投资者,后来卷了所有的钱卷款逃逸,后来又回来投资小蒙豆腐炒。也算是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具体因为啥谢永强也忘了。但对这个人的记忆越来越清晰了。
“嗨,养家糊口罢了。这位美女是?”王兵听着很受用,却也连连摆手笑着说道。
“这是我女朋友王小蒙,青梅竹马,咱们隔壁班的。小蒙,这是我同班同学王兵。以前联系少,这下就认识了,你可是我们的财神爷。王总,您说对吧。”谢永强介绍了一下两人冲着王军说道。
“既然是同学,那你们同学们聊吧,我就给你们牵个线搭个桥。我就吃的差不多了,你们吃吧,我在你们也不放不开。”王君笑着给每个人盘子里面夹了一个豆皮卷黄瓜,起身离席。
有王兵的加入,豆腐坊和豆制品厂的合作如同剧情里面一样的顺利。前期先试试水。每天给豆制品厂送500斤豆腐。看市场反应再做调整。在王兵的协调下,营业执照很快就下来了,谢永强提议的在石墨上安装电机也很快找到了合适的厂商,电机带动三个石磨同时运转,用以前一半的时间,生产1000斤豆腐绰绰有余。王老七又买了一个三轮车,每天往城里送豆腐。王小蒙继续推着原来的小板车在村里吆喝叫卖。
产量增加后,豆渣的处理也成了一个问题。以前呢,就当成肥料沤肥。有了赵老师推荐的老板,刘一水的养殖场的规模和种类更多了,除了养兔子,又引进了一些生猪。谢永强专门找谢晓梅确认了一番,把豆腐坊在豆渣包给了刘一水的养殖场,代价就是,刘一水的养殖场需要的所有玉米饲料都得从王老七家买,王老七家的农家肥就从养殖场直接运过去了,这样也省得还得进城卖玉米,掏钱再买农家肥。以刘一水和王老七的性格,自然不会亏欠对方,也算一种互利共赢。
谢永强和王小蒙谈恋爱的事情,最终还是被谢广坤知晓了。但看到豆腐坊越做越大。而且王老七在一次酒桌上和谢广坤透露老和刘一水养殖场的协议后,同意让谢广坤也加入进来,现在谢广坤对这段恋情的反对远没有当初剧情里的那么激烈了。反倒是跑齐镇长那里欢快了很多,着急让谢永强去县教委上班。估计也是在想。等谢永强去城里上班了,自然和王小蒙就分开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