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春香阁花魁

换源:

  有人兴致勃勃地提议道:“今日难得相聚,咱们就暂且抛开生意之事。听闻万花阁今日花魁有诗会,很多才子都想夺得头筹,那场面必定热闹非凡,不如咱们一同前去凑凑热闹,也欣赏一下诗词歌赋?”此人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那急切的模样仿佛已经迫不及待要置身于那热闹的场景之中。

话音刚落,一旁的罗公子便打趣地笑道:“我看你啊,是想听完诗再去找小翠姑娘共度良宵吧!”说罢,他眼神带着几分戏谑,轻轻拍了拍那提议之人的肩膀。周围的人听了,顿时哄笑起来,气氛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那被打趣的人脸上微微一红,却也不恼,笑着辩解道:“罗公子可别乱说,我这纯粹是对诗词感兴趣。小翠姑娘虽是可人,但怎能比得上欣赏高雅的诗词歌赋来得畅快。”话虽如此,可他那略带羞涩的表情却出卖了他,众人笑得更欢了。

韩夫人轻轻摇着手中的团扇,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道:“行了,耽误那么长时间,我也得去隔壁赴约了,那些夫人估计都久等了。”

李大富笑着应和:“韩夫人不去,我们这些大老爷们倒是没了顾忌。早就听闻万花阁花魁才情出众,貌若天仙,今日这诗会,定能让人大饱眼福。”

说罢,他转过头来,目光热切地看向秦安,眼中满是期待,“秦公子,你初来临江城,正好去见识见识这临江城的热闹非凡,感受感受此地的独特风情。”

秦安心中本就对这新奇的诗会招亲充满好奇,又想着能借此机会与众人增进感情,便欣然应允:“那就一起去看看吧!”

众人说走就走,但还是有年纪大有心无力对此不感兴趣,没有跟随,继续留在万青斋,其余人包括秦安在内浩浩荡荡地朝着万花阁走去。

一路上,灯火辉煌,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那明亮的灯光映照在各种精美的商品上,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行人熙熙攘攘,有的行色匆匆,有的悠闲漫步,孩童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笑声清脆。

大家一边走,一边谈笑风生,讨论着对花魁的种种猜测。有人说花魁必定是国色天香,有人则认为花魁的才情更胜容貌,气氛十分融洽,欢声笑语不断。

不多时,万花阁那气派的建筑便映入眼帘。门口张灯结彩,红灯笼高高挂起,映照得周围一片通红,宛如一片喜庆的海洋。

阁内传出悠扬的丝竹之声,那声音如泣如诉,缠绵悱恻,伴随着女子的欢声笑语,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这里的繁华与热闹,让人不禁心驰神往。

众人刚踏入万花阁,便有热情的老鸨迎了上来,脸上堆满了笑容:“哟,各位贵客,今日是什么风把你们都给吹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老鸨一眼就认出很多都是临江城有头有脸的人物,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腰也弯得更低了,那谄媚的模样仿佛在向众人宣告着她内心的激动与惶恐。

“哎呦喂,你们可都是咱们临江城的大人物啊,平日里想见你们一面都难,今日竟一同大驾光临,可真是让咱们万花阁蓬荜生辉啊!”

老鸨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帕轻轻擦拭着额头的汗水,眼中满是讨好之色,那殷切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来回扫视。

她又将目光转向秦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就被她那职业化的热情所掩盖。

“这位公子面生得很,想必是外地来的贵客吧?一看就气宇轩昂,风流倜傥,今日来到咱们万花阁,可一定要好好玩个尽兴。”

李大富笑着介绍道:“这是秦公子,初来临江城,听闻今日花魁有诗会,便一同前来凑个热闹。”

老鸨连忙点头哈腰:“原来是秦公子,失敬失敬。秦公子第一次来,一定要多感受感受咱们万花阁的热闹。咱们花魁姑娘不仅长得倾国倾城,才情更是出众,今日这诗会,可是吸引了不少才子佳人呢。”

众人随着老鸨来到大厅,只见厅内早已座无虚席,还有不少才子站在堂中讨论,座位上的宾客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品着美酒,吃着佳肴,等待着诗会的开始。

大厅的正中央,搭起了一座华丽的舞台,舞台上摆放着一张精致的书桌,桌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那宣纸如雪,毛笔如剑,墨香四溢,显然是为花魁准备的。

秦安等人找了一处空位坐下,刚一落座,便有小厮端上了美酒和点心。

秦安之前在酒楼光谈香水的事,都没碰过一滴酒,看到桌上精致酒壶,才好奇有了兴致。

拿起酒杯,轻轻喝了一口酒,却不由得皱起了眉头。那酒度数不高,口感寡淡,毫无醇厚之感。

他心里暗道:“这古代酒水就这?可惜自己不会酿酒,要是会肯定能大赚一笔。”

身旁的李大富见秦安皱眉,笑着问道:“秦公子,可是这酒不合口味?”

秦安回过神来,微微一笑:“这酒嘛,清淡了些。”

罗天宇哈哈一笑:“公子有所不知,这万花阁的酒在临江城也算不错的了,若是想要更好的,恐怕得去那富贵人家的私窖里寻。”

秦安轻轻摇了摇头:“要有机会,真想自己酿出美酒,让各位尝尝真正的。”

众人听闻,皆露出好奇的神色。

“秦公子既有此想法,说不定真能成就一番美事。”

“下次再说吧!”

此时,舞台上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锣声,众人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过去。只见一位身着华服的主持人走上台来,满脸堆笑地说道:“诸位贵客,花魁诗会即将开始,请大家安静,静候花魁出题。”

李大富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笑着说道:“今日可真是不虚此行,没想到能赶上这花魁诗会,看来来的刚刚好,花魁都还没出来。”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眼神中透露出对接下来精彩环节的迫不及待。

就在众人交谈之际,台上屏风背后一阵悠扬的琴声传来,如潺潺流水,沁人心脾。

紧接着,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的女子戴着面纱缓缓走出。

她身姿婀娜,如同弱柳扶风,虽然被面纱遮住看不到脸,但还是能通过脸庞轮廓清晰可见面容姣好,眉如远黛,目若秋水,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气质,正是万花阁的花魁——苏瑶。

苏瑶向众人微微欠身行礼,声音清脆悦耳,如同黄莺出谷:“多谢各位贵客赏光,今日小女子在此举办诗会,还望各位不吝赐教。”

说罢,她轻轻拿起桌上的毛笔,蘸了蘸墨,那动作轻盈优美,宛如仙子起舞,在纸上写下了一句上联。

在她写完后,就有青楼丫鬟莲步轻移,款台上前来,将上联高高举起,那宣纸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仿佛也在期待着众人的才思碰撞。

苏瑶这才缓缓念道“月照花林皆似霰”。

台下的宾客们纷纷交头接耳,思考着下联。

秦安在苏瑶出来后,就一直盯着看,男人本能,看到漂亮姑娘肯定会多看,何况有这么正大光明的机会,至于对联,他压根不想去凑热闹。

这时,一位年轻的公子哥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我对‘星垂平野阔无垠’。”

苏瑶听后,微微摇头,脸上露出一丝遗憾的神色,那眼神中带着几分惋惜:“公子的下联虽好,但与小女子的上联意境不符,还望公子再接再厉。”

这时,又有一个身材富态的胖子站起身来,他身着一身绸缎长衫,因体型缘故,长衫被撑得有些紧绷。只见他一手拿着折扇,装模作样地扇了几下,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我对‘风吹草地尽皆摇’。”

众人听后,不禁微微皱眉。这胖子的下联虽然在形式上勉强对仗,但是在意境和文采上实在是平平无奇,与苏瑶那充满诗意与美感的上联相比,着实相差甚远。

苏瑶脸上依旧带着礼貌的微笑,耐心地说道:“这位公子,下联对仗尚算工整,只是在诗意上稍显单薄,还请公子再斟酌斟酌。”

胖子听了,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挠了挠头,嘟囔着:“我还觉得挺好呢……”便有些失落地坐了下去。

一时间,台下的宾客们纷纷踊跃发言,给出了各种各样的下联,有的豪情万丈,有的婉约细腻,可苏瑶都一一摇头否决。

气氛逐渐变得紧张起来,众人都在绞尽脑汁,想要对出一个让苏瑶满意的下联,众人抓耳挠腮,苦思冥想。

就在众人冥思苦想之际,李大富转头看向秦安,笑着说道:“秦公子,您也上去试试,说不定能对出令花魁满意的下联呢。”

秦安连忙摆手推辞道:“李老板,我就一个小县城来的,哪有什么文学才华。”

然而,还未等李大富回应,旁边一位好事者却先替秦安说道:“这位小兄弟也想一试,大家让让,给他个机会。”

秦安一脸无奈,想要说点什么的机会都没有。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带着好奇与期待。

苏瑶也将目光投向秦安,微微一笑,说道:“既然公子有意,不妨一试。”

秦安见推脱不过,只好硬着头皮站起身来,心中暗自叫苦。

众人开始窃窃私语,有的期待他能一鸣惊人,有的则等着看他出丑。

秦安叫苦不迭,他本不想出什么风头引人注目,安安静静的看完热闹就离场。

“对联我哪会啊!唐诗三百首倒是还能凑合凑合,

唉,唐诗?我记得唐诗中好像有句诗词跟这韵味倒是差不多,就拿来用用看吧!”

在心里想了很久,终于想到唐诗三百首中有段诗句倒很符合意境,他定了定神,缓缓念道:“风拂柳絮尽如烟。”

苏瑶轻启朱唇说道:“公子此对,意境优美,与上联相得益彰,实乃佳句。”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阵赞叹声。

李大富更是兴奋地站起身来说道:“没想到秦公子还有这才情。”

秦安心中松了一口气,向苏瑶和台下众人拱手致谢。

然而,诗会还未结束。

苏瑶轻笑着,朱唇微启道:“承蒙诸位公子的精彩应对,小女子感激不尽。接下来,还望诸位以小女子的样貌为题,作诗一首,以展诸位才华。”

不多时,便有一位书生模样的人起身,摇头晃脑地吟诵道:“花魁容颜似仙姿,眉如弯月眼含诗。樱桃小口微微翘,疑是嫦娥下凡时。”

苏瑶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公子谬赞了。”

紧接着一位身着锦袍,腰佩美玉的公子哥迫不及待地站起身来,脸上带着几分自傲的神情,昂首挺胸,似乎对自己的诗作信心满满。他清了清嗓子,大声吟诵起来:“花魁生来貌绝佳,肌肤胜雪众人夸。身姿婀娜如弱柳,一笑倾城美如花。”

念罢,他还得意地扫视了一圈周围的人,仿佛在等待着众人的齐声夸赞。然而,台下却只是传来了几声稀稀落落的掌声,众人的反应远不如他想象中那般热烈。有的宾客轻轻皱了皱眉头,脸上露出一丝失望的神色;有的则相互对视,眼中流露出无奈与尴尬。

苏瑶脸上依旧挂着礼貌的微笑,可那笑意却未达眼底,她微微欠身,轻声说道:“公子的诗,言辞优美,对小女子的夸赞,苏瑶也深感荣幸。只是这诗中描绘虽美,却稍显轻浮,缺了几分韵味和独特的意境。”

公子哥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他的嘴角微微抽搐,脸上的自信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甘。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辩解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只能灰溜溜地坐了下去,心中满是懊恼。

这时,一位身着青衫的中年缓缓站起身来,他面容和蔼,目光中透着睿智与沉稳。他手捋胡须,缓缓说道:“老夫也献丑一首,望花魁莫要见笑。‘瑶台仙子落尘涯,玉面含情映彩霞。黛眉轻蹙藏诗意,秋水盈眸韵自华。’”

中年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岁月的沉淀,在大厅中回荡。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称赞,大厅中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苏瑶眼中也闪过一丝赞赏,她微微屈膝行礼,说道:“老先生的诗,意境深远,用词精妙,让苏瑶钦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