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郑蛤蟆弹得并非十全十美,偶尔有音节偏差,可在古人听来倒不算事儿——到底没后世要求那么严。
可就这水平,已足够震得人头晕目眩,活像斗地主里直接甩出俩王炸,把满场都镇住了。
庞卓群引以为傲的琴艺,在郑蛤蟆跟前瞬间成了小巫见大巫,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所有人都沉浸在这歌声里。
不知过了多久,郑蛤蟆唱到了高腔部分: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
血泪满眶,马蹄归去!
人遥望,人遥望!
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华夏要让四方……来贺!!!”
第一段高腔唱罢,众人全傻了眼。
脑子里“轰”地炸开,只觉浑身上下的血管都要爆了!只觉得这一趟来得太值——
这等绝世曲子,一辈子能听一回都是福气!
奚雅芝更是被震得呆立当场。
得是多有才的人,才能写出这么豪迈的词?
“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华夏要让四方来贺”
……
她望着郑蛤蟆的目光里全是敬佩,心里直犯嘀咕:
若大宋儿郎都这般有血性,何愁山河不固?
这歌词里的热血,这歌声里的激昂,直把人心里的爱国情全勾了出来,恨不能立刻跨马提枪上战场杀敌。
要说郑蛤蟆本来的嗓子倒也寻常,可架不住人家有才气、有悟性,又学了曲子后更会把控声调——
这一开口,便成了绕梁之音。
而最关键的是,郑蛤蟆的身骨愈发强健,胸腔间迸发出的浑厚嗓音更显沉雄有力。
哪怕只是低吟浅唱,这带着磁性的声线一传开来,便如洪钟震耳,直教人灵魂震颤!
尤其那高音部分,更似烈酒入喉,让人热血上涌——恍惚间已置身沙场,守着家国冲锋陷阵,哪管什么刀山火海!
不知不觉间,奚雅芝的眼泪已浸湿了衣襟。
天下谁人胸中不藏家国情怀?
何况奚雅芝半生漂泊,自小见惯离乱,更盼着有朝一日能见山河无恙、家邦昌盛!
此刻郑蛤蟆谱的曲、唱的词,正戳中了在场所有人的心窝。
好些进士红了眼眶——
读书究竟为哪般?
本想着功名利禄,可若能为国守土,谁又不愿拼尽全力?
这曲子啊,词是血写的,调是魂铸的,少了哪样都不成味儿……
众人还沉浸在余韵里,郑蛤蟆的演奏早结束了,场上却静得能听见烛芯噼啪。
那绕梁的歌声还在脑子里打转,好些人还没缓过神来。
皇帝僵在龙椅上,眼底翻涌着震撼。
他忽然静了心——原来这天下,当皇上的也该为家国多尽份力啊!
皇帝打心底里佩服郑蛤蟆,自叹弗如。
论唱歌,庞卓群刚才那点本事根本不够看;论谱曲,更是云泥之别。
皇帝琢磨着,这曲子定要让郑蛤蟆写出来,自己定要学上两手。
这旋律听着就是享受,多听几遍都嫌不够。
场上不少人眼眶泛红——
不只是沉醉于音乐,更是被词里的家国大义触动了心弦。
“世间竟有这般词曲!今日算是没白来……在下心服!”
一个进士抹着泪拱了拱手,看郑蛤蟆的眼神满是崇拜。
“今日听郑会元这曲子,才算懂了什么是家国情怀!郑兄这曲艺,当真是无人能及!”
另一个进士擦着眼角:
“可不是!从没听过这么提气的曲子!要不是今日聚会,咱们哪能听着这样的妙音?看来郑兄是真人不露相啊!”
“要不是这位公子引荐,咱们怕是要错过这等天籁,那可太可惜了!”
连庞卓群此刻都哑了声。
他虽不愿承认郑蛤蟆比自己强,可方才这曲子一响起,他早跟着入了迷。
他说不出话——
哪能想到这郑蛤蟆,诗词文章已是一绝,连曲子都能压他一头?
他又能说什么?
既是佩服,又是眼红——
一个人怎么能这么完美?
哎!这该死的曲子!听得太入神,简直丢死人了!
“能结识郑兄,是朕的福气。”皇帝回过神来,摇了摇头。
旁边的袁云帆也深吸一口气——
连皇帝都这般评价,看来郑蛤蟆方才那曲子,当真不简单。
说起来,他自己何尝不是听得入迷?
一个人的才学能超出众人这么多,谁能不心服?
从前那些被推崇的大儒,不就是因为才学让人望尘莫及,才让人敬若神明么?
众人此刻便是这般心思。
这一曲,震得他们心灵都在发颤,是享受,更是洗礼。
郑蛤蟆这曲子里透着的家国热血,更叫人打心底里敬重!
不爱国的人,怎么能写出这样的妙曲?
奚雅芝望着郑蛤蟆的身影,只觉他愈发像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论模样、人品、才学、地位,哪样不是她心里最完美的才子模样?
“郑兄既是科考会元,又能精通音律,单是在文章上拔尖已是不易,偏还能分心研究这些,可见天赋异禀!”
黄启元忍不住感叹。
是啊!
众人皆有同感,尤其是蔡振中——
他寒窗苦读十几年,能中个进士已是祖坟冒青烟,早耗光了所有精力,哪还有余力学旁的?
可郑蛤蟆呢?考了第一不说,还能研究这些才艺,这才是真厉害!
这么说来,郑兄能拿榜首,怕是在诗词上下的功夫还没到极致?
正因为如此,才更叫人觉得不可思议啊!
此刻再看庞卓群,早被郑蛤蟆的曲子碾压得没了声响。
郑蛤蟆这才起身拱了拱手,演奏算是结束了。
脑海里的数据疯狂跳动——这一首曲子,足足给他加了15点属性!赚翻了。
这时,皇帝突然开口:“郑兄,这曲子这词你是从哪儿得来的?还有,这曲子叫什么?”
皇帝听着这曲子,只觉浑身气血都在翻涌,哪能平静?
众人这才回过神,齐刷刷看向站起来的郑蛤蟆。
郑蛤蟆笑着答道:“词曲都是我闲时琢磨的。这曲子嘛,我给取名叫《精忠报国》!说起来,还是头回当众唱呢!”
《精忠报国》?
众人一听,全都惊了。
皇帝眼眶通红,激动得直拍龙椅:“好!好个精忠报国!这曲子,就该做大宋的国歌!”
皇帝心里再也装不下别的——回去就得让人学这曲子,再组个专门的乐班,在祭祀大典上演奏!
郑蛤蟆听了却摆摆手:
“我就是闲时写出来给大家听听罢了。要说当国歌,那得看皇上的意思,国歌多庄重的事儿,赵兄太抬举我了!”
PS跪求:收藏,月票,鲜花,评价,打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