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了这是?棠丫头,你在鸡棚里干啥呢?”
率先过来的是吴守田,当他走近后看到她手里的鸡蛋,就明白了,合着自家闺女是硬掏鸡蛋,把鸡给吓着了。
“没事爹,我就那几个鸡蛋给大家做个早饭。”
吴月棠说完嘿嘿一笑,也不管老爹还要说啥,一溜烟跑回了厨房里,锅里的油已经热了,直接煎了八个荷包蛋,放在一旁盘子里。
灶台旁边的竹篮子放了不少摘好的蔬菜,吴月棠拿了几片菜叶子用热水焯了一下就拿了出来。
将烤好的饼子用刀从中间一分为二,整整八个饼子,偷偷的从空间冰箱里拿了一碗自己以前做的杂酱。
在面皮上刷上酱汁,各放上一个蔬菜叶子,再加一个荷包蛋,再把饼子合上。
嗯...低配版肉夹馍成了,只不过没有肉罢了。
等到家里人全都出来之后,粥也煮好了。
“大嫂二嫂,帮我把早饭端到桌上。”
周氏和陈氏压根没想到今天起来就有早饭吃,之前早上起来的时候,棠儿就和老三跑没影儿了。
两人一脸笑嘻嘻的走了过来,一人端着肉夹馍,一人端着一大盆粥走向了院内饭桌。
吴月棠连忙把杂酱收回空间,也跟着走向了饭桌。
大哥和二哥笑的两排大牙都漏了出来,一遍擦着手上的水,一边伸着脖子看着桌上的饭。
“小妹这一大早又做了什么好吃的啊?”
吴勇樵咧着嘴坐在饭桌边,一点儿也不客气的给自己盛了一碗白米粥,随后拿了一个馍馍塞嘴里直接吃了起来。
“哇,这也太好吃了,小妹,你这个馍馍里面加了啥料啊,真香。”
“啊,就是、家里的大酱啊。”
吴月棠不自觉地闪躲着眼神,低头喝了口自己碗里的粥。她现在可不想跟这一家人说调料从哪来的,还没摸清楚这家人的底性。毕竟这是炮灰的一家,书里根本就没有详细描写,这万一哪个人是个坏胚子,可不得坏了自己的好事。
吴月棠心里想着,喝粥的动作也没停下来。
“棠儿啊,你把鸡窝里的鸡蛋都用掉了?”
李氏看着每个馍馍里面都夹着荷包蛋,数了数足足有八个,心里不禁犯疼。
“娘,这七八只鸡几乎每天都有蛋,而且我们半月之后就要离开这里了。举家搬迁没办法带太多的行囊的,再说了现在天这么热,这些鸡蛋不吃的话肯定会坏的,与其坏了浪费,还不如吃了呢。”
李氏还想说些什么,但是想了下从青石镇去应天府路途遥远,这一路上估计是没办法带太多行囊了。
有些心疼的看着手上的馍馍,还是吃了下去,吴月棠看着李氏吃了馍馍,心里也放心了。
今天吴智耘起来的有点晚,等到他来到饭桌前,就看到小妹身上稀稀散散地挂着好多鸡毛,一个没忍住就捂着肚子笑出了声。
“哈哈哈哈哈,小妹,你这是什么造型啊,哈哈哈哈,笑死啦!”
吴月棠站起来拿着筷子就朝着吴智耘打了过去,正好筷子打在了他脑袋上,笑声才停下来。
“小妹,别打了,咱不笑了。”
经过吴智耘这么一闹,院子里氛围也好多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着早饭。
大瑶村吴家其乐融融的吃着饭,但是麦垛村的吴家主家氛围可就不那么好了。
“娘,你就别生气了,赶紧趁热喝粥吧。”
二媳妇刘氏端着热粥送了过来,说是粥,里面的米汤干净的都快见底了,压根看不到多少米。
“这咋喝啊,凭啥咱家就只能喝这种粥,老大一家就能吃上肉,还能烙饼子吃!”
看到这稀成水的粥,吴老太柳氏就没由来的生气,就差把碗掀掉了。
“怎么?你们昨天去闹,结果还什么都没要到?”
听到自己老婆子这么说,吴老头就知道昨天去闹没结果,鼻子里冷哼一声,喝了口稀粥。
“昨天就让你们不要去,还不听,非要过去。那孙婆子是什么人你们不知道啊?还信她的话,这下好了吧,什么好处没捞到,还被大瑶村看了笑话。”
吴老头心里也有气,他一致认为老大是最孝顺的儿子,但没想到这才分家多久,老大家竟然让一个小丫头做了主。
“老头子,你是不知道,吴月棠那个赔钱货,竟然拿棍子冲咱们打啊,咱哪能在那里被一个小妮子打。”
说着柳氏开始抱怨了起来,顺势还用袖子擦了擦眼角没有出来的眼泪。
吴家老二吴守义看自家老爹的表情黑了黑,就知道有戏,也立刻走过来坐在吴老头身边。
“爹,您看,平时都是咱们一家照顾你和娘,你看大哥他们一家来看过咱们吗?看望就不说了,这次猫眼草能卖钱这个事,也不跟咱们说,就是眼睁睁看着咱们吴家吃不起饭了。”
吴老二边说边看着吴老头的表情,继续添把火。
“咱们青天读书要花不少钱,家里的粮食也是勉强够吃,你看看大哥他们,自己在家里吃烙饼子,吃肉包子,压根就没想到爹娘你俩啊。”
二媳妇刘氏在一旁站着默不作声,但看着自家老公挑拨离间的本领,心里也在暗暗得意,她知道只要公公松口了,就会去找老大一家,多少也能拿点东西的。
吴老头听着吴老二的话,心里也在捉摸着,该找个什么由头去一趟老大家里,顺便看看是不是真的如孙婆娘说的那样,每天都能吃饱喝足。
“行了行了,这两天咱找个理由去老大家走一趟。”
听到吴老头这么说,其余三个人面上的喜色难以自抑。老爹出马,就不信这老大家不拿点钱出来孝敬爹娘,但凡这钱到了爹娘手里,就是自己的了。
吴老二和刘氏笑的眼睛都快找不到了,立刻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吃饭。
吴家早饭吃完了之后,大嫂和二嫂主动地把碗筷还有厨房收拾干净了,接着就进了屋子里忙起了针线活,按李氏说的手上的绣活得赶紧完工,趁着逃荒之前赶紧把卖了。
李氏则是回房里翻起了衣柜,准备找些常用的换洗衣服,还有床单棉被,这些都要提前准备好,都得打包打严实了,到时候放在行囊的最底下。
吴月棠想到以后要在雪山里面待上一年,连忙走进李氏的屋子里。
“娘,咱们多带些棉衣,虽然现在是夏天,但是不知道这一路会发生什么,多带些以防万一。”
听着闺女说要多带些棉衣,李氏皱了皱眉,这逃荒都是走大路,而且那么多村子的人一起走,能出什么大事。
“带那么多棉衣干啥子?棉衣棉被多占地方,还不如多带些口粮。”
“娘,你信我,多带些棉衣棉被绝对有用。路上的口粮你放心,这一路上我养活你们,绝对不会让你们饿着。”
吴月棠拍着胸脯自信满满的说着,生怕李氏不相信,甚至还把自己的钱袋子拿了出来在他面前晃了晃。
“娘,你看这里还剩两百多文钱呢。我过两天再去采些药材去镇上卖了,还能攒一笔钱。你就不用担心了,尽管听我的,多带些冬天的衣服被褥啊。”
李氏看着她手上的钱袋子,看来她真的没骗人,心里感到欣慰,原来闺女这么好,自己当初为了生计就想着要弄死她,现在想想闺女幸亏没死啊,否则现在可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