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守株待兔

换源:

  给局里打的报告,张焱同时也发给了太空安全保障司,并给太空安全保障司司长赵飞儒打了个电话,一是由太空安全保障司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司两部门联合给局里进行报告,共同提出提取猴子到XSBN进行进一步侦查的申请;二是继续请太空安全保障司进行人员支持。这两条,赵飞儒都表示赞同。

于是,两部门的联合申请很快就叫了上去,局长张黎也很快进行了批复,表示同意方案,务必保证人员安全,尽快查明事实真相,给公众以交代。

报告下来的当天,任宇和狄龙就到太空安全保障司去提取猴子了。

猴子们此刻被安置在国家安全局太空安全保障司的实验室里。实验室入口设置有门禁和实时摄像头,任宇和谷伟才跟着科研人员刷卡进入,进去之后就被震惊了。

这个实验室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大,几乎占据了半层楼的面积,很是宽敞。实验室里空间布局设计是中间围绕着一个圆形场地,中间放置8个玻璃笼子,而几只猴子被分别关在8个玻璃笼子里。圆形场地外围依次为试剂准备室,样品制备室,基因扩增室,产物分析室。每个房间均有缓冲间,外有专用洁净走廊。

进来实验室之后,几乎所有的隔断房间都是特种玻璃制作而成。科研人员介绍说,这样的房间坚固、无缝、平滑、美观、不反光、不积尘、不生锈、防潮、抗菌、性能优良。而猴子在这样的笼子里,也是绝无可能逃脱的。

任宇看着玻璃笼子里的猴子,竟然有种怜悯之情,看到它们每一只身上都被插着数根管子,有的管子是测量心跳等数据的,有的是抽取血液的,而猴子也失去了在外的戾气,似乎成了人类专门圈养的试验猴。在这个世界上,人毕竟是万物之王。猴子再厉害,也只能被关在笼子里,成为人类的研究对象。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现在可以改成,人者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但这就是自然规律,是物竞天择的结果,是自然演化的结果。到现在,人已经不容许自己从食物链的顶端走下来了。

感慨完毕,任宇与身边的科研人员交流,想看一下它们的交流结果,毕竟前几日谷伟才所说也只是二道贩子,说不定有些信息失真的地方。而科研人员对超声波的联系,正是他最想了解的。

“其实自然界中利用超声波进行联系的,并不只是蝙蝠和海豚这些,灵长类包括猴子在进化中也一直有超声波进行联系的能力。”科研人员的话让任宇有些吃惊,他一直以为超声波技能是人为的在做基因编辑的时候加给猴子的,没想到在自然进化中猴子已经演化出了这种能力。

“在东南亚有一种眼镜猴,其日常的沟通就是用超声波完成的,发音频率至少达到67千赫,远高于一些蝙蝠物种,蝙蝠发音频率可达到70千赫。这样的声音,人类耳朵是听不到的,因为任何超过20千赫的声音,人类耳朵则无法听到,狗所能听到的声音仅限于23千赫以内,菲律宾眼镜猴的耳朵所能听到的声音可达到90千赫。”

“眼镜猴超声波叫声具有一定的优势,它兼具信号机和接收机的功能,潜在地难以被掠食者探测和定位。它们还可以泄漏身旁其他猎物的足迹和位置,例如:蟋蟀、飞蛾和螳螂,它们可以屏蔽转移注意力的低频丛林噪音。”

“而通过对这些变异猴子的研究发现,这些猴子的发音频率在50千赫到100千赫之间,不仅人类听不到,而且能够转变声音的频率,使之与周围的噪声区别开来,使之能够穿透嘈杂的环境让同类听到。”

“虽然一般人类是无法听到这些超声波的,但通过超声波探测仪我们却能够轻易的捕捉到它们的交流信息”。

只要能够捕捉到猴子的超声波进行定位就可以了,这个并不是什么特别难的技术。科研人员给任宇展示了下超声波探测仪捕捉到的猴子们的交流信息,但也只是一根根的曲线,任宇看不明白。但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就是拿到一套这样的设备。

相关文件已经在之前下发给实验室了。任宇也没有再费什么口舌,就让人把猴子身上的管子撤下,就连带着玻璃笼子一起拉出去,送到运输飞机上去。

当然,临行前,任宇还是以行动需要为由,将实验室这段时间来的研究结果也复刻了一份。

XSBN,才走了没几天,我又回来了。任宇心里默默念叨着,没有悲伤也没有喜悦,就这么回到了原点。

到达XSBN之前,任宇照例给刑事侦察大队队长张廷通了个话,在刑警大队协调了一个办公室,而猴子就安置在大楼一楼,搭起一个搭帐篷,用来做诱饵,由于大楼本身安保极为严格。任宇倒也不担心什么,就把猴子仍在一楼,把设备搬到办公室,开始守株待兔,等着朱厌上钩。

这叫“引蛇出洞”,任宇给张廷解释道,“我们不用出门找了,就等着朱厌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