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郑冉冉也没想到日子过得这么快,就在韩七七特别的信里,就这么到了年底。
夜幕笼罩着杨府,华灯初上,府内一片热闹非凡。
年夜饭的餐桌旁,郑冉冉与婆婆、嫂子刘晴和葛琦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色香味俱佳的菜肴。
红烧肘子色泽红亮,软糯的肉皮泛着诱人的油光;清蒸鲈鱼鲜嫩欲滴,鱼身上点缀着翠绿的葱丝和火红的辣椒丝,香气扑鼻;还有那热气腾腾的什锦火锅,里面荤素搭配,食材在浓汤中翻滚,散发着勾人馋虫的香味。
虎儿和阿乐两个孩子眼睛亮晶晶的,盯着桌上的美食,小手不停地在盘子间穿梭,吃得满脸都是油渍。
刘晴看着孩子们的模样,无奈地笑着,一边用手帕为他们擦拭,一边轻声嗔怪:“慢些吃,没人和你们抢。”
崔柳新则一脸慈爱地看着众人,不时给大家夹菜,嘴里念叨着:“多吃点,新年就该吃得饱饱的,来年才有好彩头。”
葛琦轻抚着肚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和郑冉冉、刘晴分享着孕期的点滴感受。郑冉冉也被这温馨的氛围感染,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与家人谈笑风生,此时的她,已经渐渐融入了这个杨府的大家庭。
杨邛看着一大家子人,心里也高兴。
就在大家吃得正欢时,一阵脚步声传来。只见杨易身着戎装,风尘仆仆地走进了饭厅。
郑冉冉看到的时候还愣了一会,发现对方脸上虽带着几分疲惫,但眼神中透着坚毅。
崔柳新看到杨易,眼中瞬间闪过惊喜的光芒,她连忙起身,迎了上去,说道:“你可算回来了,年夜饭都快开始一会儿了。”
虎儿看着人就说:“他和我爹好像啊,是三伯吗?”
“是啊,认出来了?”杨易笑着摸了摸虎儿的头,说道:“军营里事务繁多,耽搁了些时间,让大家久等了。”
崔柳新看到儿子回来,眼中满是欣慰,说道:“回来就好,快坐下吃饭吧。”
杨易在郑冉冉身旁坐下,郑冉冉看见人反倒是不知道该说的什么了,赶忙为他盛了一碗热汤,说道:“先喝口汤暖暖身子。”
杨易接过汤,喝了一口,笑着看身边的人,他说:“还是家里好,这汤的味道,在军营里可喝不到。”
一家人继续吃着年夜饭,杨易和大家讲述着军营里的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虎儿和阿乐还有大山更是好奇地看着这个从未见面的三伯,眼睛里满是好奇,不停地追问着军营里的事情。
杨邛说道:“新的一年,咱们府里也迎来了新的气象。这一年,多亏了大家齐心协力,把家里家外操持得井井有条。”
说罢杨邛仰头一饮而尽,众人纷纷响应,酒杯碰撞,发出清脆声响,似是新年的美好前奏。
刘晴笑着看向婆婆,接过话茬:“娘,您这一年也辛苦了,里里外外操持着府里的大小事务,还得操心我们这些晚辈。您可得多注意身体,往后的日子,享享清福。新的一年,愿您身体硬朗。”
说着刘晴又夹了一块红烧肘子放到婆婆碗里,“娘,您最爱吃这肘子,多吃点。”娘笑着点头,脸上的皱纹都透着欢喜。
此时,葛琦轻抚着微微隆起的肚子,也开口道:“是啊,爹、娘,你们就是咱们家的主心骨。这新的一年,我肚子里的这两个小宝贝也要和我们一起过年。希望他能顺顺利利地出生,健健康康地长大,给咱们家再添一份喜气。”
虎儿和阿乐还有大山听着大人们说话,早就按捺不住,虎儿抢着说道:“我希望新的一年,能学好多好多本事,以后也像爹爹一样,当一个大英雄!”
阿乐也不甘示弱,奶声奶气地说:“我希望新年能有好多漂亮衣服,还有吃不完的糖果。而且我要变得更乖,不让娘生气。”
大山也说:“那我要做一个最好的哥哥,保护娘和弟弟妹妹。”
众人看着三个可爱的孩子,眼中满是宠溺。
但是饭才刚吃完,屋外就进来一人。
“老爷,宫里来信,说是请老爷进宫有事相商。”
杨邛从位置上起身,“快,帮我去准备马车。”
“是。”
家里一群人看着杨邛离开府里,全都跟在后面。
杨邛:“行了,你们先回去,有什么都先继续。”
崔柳新看着马车走远,喊着:“都回去。”
所有人又回到了前厅,侍女们端上了热茶和点心,只不过所有人心里都不是滋味。
崔柳新:“这时间你们都先回房吧,早点休息早点起来,二儿媳你身子重也别起了。”
刘晴;“娘,我留下来吧。”
郑冉冉也说:“娘,我也留下吧。”
“行了。”崔柳新赶人,“都别留,回去吧。”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不留了,干脆全都回房里了。
走在路上的时候,郑冉冉还绞尽脑汁地想着后面的剧情,然后就发现手突然被牵住了。
她一激灵,当然也没躲,只是心里还有点特别。
杨易发现人没躲,左看看右看看,心里都冒开了花。
“你就没什么想要说的吗?”
杨易愣一下,随后说:“有话说。”
郑冉冉转头看一下身边的人,“那行,今晚上说吧,刚好我也有话说。”
两人回房间后坐在里面的圆桌旁,同时喝了一口茶后各自准备着。
如果两个人就是很普通的一对小夫妻,那么在郑冉冉的脑海中,以下对话将会是这样——
郑冉冉温柔地看着杨易,说道:“你在军营里,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别太累着了。”
杨易点点头,说道:“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倒是你,在府里要多陪陪母亲和嫂子们,家里的事情,也辛苦你了。”
郑冉冉靠在杨易的肩头,说道:“一家人,说什么辛苦不辛苦的。只要你平平安安的,我就心满意足了。”
但是他俩明显不是的啊,郑冉冉打断脑海里看电视剧想象的画面。
杨易深吸一口气,对郑冉冉说:“小郑,我有件事要和你说。”
郑冉冉面对着人,感觉到杨易的认真,坐直了身子,问道:“什么事?你说吧。”
杨易犹豫了一下,说道:“上头下了命令,明年我要去边关驻守。那边关战事吃紧,局势复杂,此去怕是要很久才能回来。”
虽然早有准备,但是郑冉冉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心中一紧,说道:“去吧,我不反对。”
一句话就把接下来的解释给堵回去了,杨易缓缓问出口:“你不反对?”
“对啊,我不反对。”郑冉冉点头,“去边关驻守,保家卫国,这是你的职责。我支持你,所以我和你一起去。”
杨易一听,连忙摇头,说道:“不行,边关条件艰苦,战事危险,我不能让你跟着我去受苦。你留在府里,有母亲和嫂子们照顾你,我也能放心。”
郑冉冉看着这张脸,眼中的担心,只是静静地对视着。
很多时候,杨易都觉得自己可以把剩下的话说出口,比如他可以劝:“小郑,你的心意我明白。但正因为战事危险,我才不能让你去。我在边关,要是还担心着你的安危,如何能专心作战?”
但是他说不出口,不知道怎么样,嘴巴张了张什么声也冒不出来。
“为什么,为什么要跟着我去?”
“没有为什么。”郑冉冉觉得自己可以很冷静地说出口,但是一张嘴还是哆嗦,“我,我就是想去。”
杨易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理由,他会以为小郑会对自己说,“你就这么不相信我?我不是娇弱的女子,我能照顾好自己,也能在你身边帮衬你。你为什么就是不肯让我去?”
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
如果他们是一对普通的夫妻,那么这个时候,两个人会激动地吵起来。
而杨易看着郑冉冉激动的样子,心中会不是滋味,但他态度依旧坚决,“小郑,别闹了。这件事我已经决定了,你就留在府里,好好生活。”
郑冉冉听到杨易这么说,心中的怒火再也压制不住。
她会对杨易说道:“你走,我不想看到你。你根本不考虑我的感受,我要和你一起去边关,这是我的决定,你却完全无视。”
杨易没想到郑冉冉会如此生气,他张了张嘴,想要解释,但看到郑冉冉满脸的泪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会无奈又幸福地叹了口气,起身走出了房间。
但是他们甚至没有像话本里吵起来,一个只说要去,一个不说不让。
“好啊,你跟我一起去吧。”
过了很久郑冉冉才听到一句话,她甚至不知道怎么地,眼泪就开始往下掉。
那些眼泪在烛光中那么闪亮,杨易伸手去擦,“怎么了,我都答应了怎么还哭?”
“你,你懂什么。我,额,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
“嗯,好好好,我知道。”
“你别擦了,我脸疼。”
“行,我不擦了。”
郑冉冉慢慢止住眼泪,看着面前的人,记起上次去女主那得知杨易睡觉的问题没了。
她提议:“我们要不还是分开睡吧?”
杨易还记得刚刚哭惨的样子,点点头,“行,那我继续打地铺。”
“不用,地上多冷啊。”郑冉冉看了看外面,“你去耳房睡吧,我都准备好了。”
怎么就准备好了?杨易还是有点小想法的,但他是绝对不想让小郑烦心的,最后只能去了耳房。
一个上好的银丝炭火盆,本来的软榻都换成了大床,上面还有厚厚的被褥。
杨易知道小郑是关心他,不然那两个吻算什么,一个弱女子跟着自己去边关干什么。
但边关的战事太过危险,他真的不忍心让小郑跟着他去受苦。他也明白,小郑和旁的人不一样,她能说出口的决定一定是有过思量的。
郑冉冉坐在房间里有点睡不着,她不是不理解杨易的决定,只是想到杨易要去那么危险的地方,而自己却不能在他身边,心中就充满了担忧和不舍。她也知道自己刚才的反应太奇怪了,但是万一两个人都把持不住,她可不想在路上出什么别的意外。
但此时的她,虽然做了决定,但决定是决定,害怕也是真的。心中乱成一团,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杨易。
夜深了,杨府里渐渐安静下来。
躺在床上是很舒服,但杨易是怎么都睡不着,最后翻身从上面起来,先到外面溜达溜达。
不知道怎么地,杨易就走到了书房,下意识地觉得没精神了。
“还真是巧了,正好看本书催眠。”
杨易坐在书桌前,看着窗外的明月,心中满是无奈和愧疚,“哎,都怪我,小郑肯定难受了。”
但漫漫长夜也没什么事,顺手拿起桌上放着的书,抓起来先是摆弄一下,最后才慢慢看进去。
杨易看到了自己以前的笔迹,有点想笑,但是心中一动,就翻到了自己最后一次写的。
“长平街,初遇小郑,她与旁的人不同……”看着看着杨易就笑了,“文采依旧啊。”
只是看到这里还是不怎么想睡,于是他往后再翻一页避开自己那些笔迹,然后一行行新的笔迹映入眼帘。
“我知道自己以后会变得很惨,所以我努力地改变结局……”
仅仅是第一句,杨易啪地一下合上书页,心里各种想法翻涌最后又归为一个——这是小郑写的。
那是不是再说,小郑是不是已经看过自己写的了?
所以自己看小郑写的应该不算偷看吧,杨易看着手里的书,缓缓翻开那一页。
“我知道自己以后会变得很惨,所以我努力地改变结局……”
一行行字迹不算好看,但是很齐整,行文也很特别,像是在记录着自己的心情。
在这些记录心情起伏的文字里,低落和茫然才是常态,而欢乐像是昙花一现。“我”很努力地过着每一天,希望自己可以变得好过一点,再好过一点。
“我遇到了一个傻瓜,他人不坏,而且他帮了我很多,越是帮忙我越是难还。也许我是太傲慢了,我对他来说,就像是红玉对于我。我帮了红玉不会想着她的报答,他帮了我应该也不会想着我的报答。”
杨易看到这里,发现了一片亮黄的树叶,他拿起那枚叶子,看到了后面的字。
“然后我嫁给了那个傻瓜,发现自己居然就开始变得好运起来,他是个很好的人,所以喜欢上他也像呼吸一样简单。”
目光落在最后一行,杨易重新把那枚叶子放回原位,原本清醒的笔迹被晕染开。
院子外下起了鹅毛大雪,片片缕缕地飘着,顺着风落在窗台的书桌上。
书房的灯点了一夜,直至天光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