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变革,修改制度(求鲜花,求关注)

换源:

  尉缭点头表示肯定:“甚好,不过,大王,到时候这个吏部,您打算请谁来掌管?”

“这个,寡人没想好,不过,制必而定、明常决罚、诛乱除逆,寡人打算让你掌管吏部,如何?”

“为天下百姓筛选出父母官,那臣除了以死相报,别无多言。”说着,尉缭就要下跪叩首。

“不用跪,寡人接着讲,礼部,礼部,除了占卜吉凶以外,还负责了一切和礼仪有关的,比如说祭祀、出使各国、招待外国宾客等等,这个交给宗族大员即可。”说着,我看向了李斯:“刑部,掌管天下刑名,非死罪,刑部不过问,凡是有人身犯死罪,刑部必须审问三次,三次过后确认罪证再行刑,李斯,这个部门你从相国吕不韦的三千门客中寻找法家士子担任要职,不得有误。”

李斯鞠躬拱礼:“是,大王。”

“最后就是工部和户部了,工部为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执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货币和度量衡,蒙武将军要督造的军械,也归户部管辖。”说着,我看向了隗壮:“而户部,掌管全国钱粮,凡我大秦钱粮、疆土、税赋、官吏俸禄、户籍人口,都归户部管理,而你隗壮,就是户部堂官的第一人选。”

“谢大王。”

赢奚收起了帛书:“大王,这制度很是精妙,不过,这六部官员在哪里处理公务呢?”

“逆贼嫪毐在咸阳的府邸、不久后相国吕不韦就要移居到洛邑,还有其他的废旧楼阁,稍微修改一下就好。”说着,我有些落寞。

李斯走了过来:“大王,您怎么了?”

“没什么,这六部简单的纲要寡人都说了,你们回去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整理一下五天后送来,到时候咱们六人商议一下六部堂官和底下官员的任命。”

“是,大王,臣等告退。”

送走众位大臣后,我直接累虚脱在王位上了,随后缓缓地走向了寝宫,这么每一天,也就这样了。接下来的日子里确定了六部堂官,兵部尚书王翦,户部尚书隗壮、刑部尚书李斯、礼部尚书昌平君芈启、工部尚书蒙武、吏部尚书尉缭。

(以下内容,都以第三视角去描写大秦一统世界的故事。)

正月十五,赵国。

赵王偃和群臣在朝堂上商议政务。

春平君赵佾站出来:“大王,据细作回报,秦国正在制作不知名的攻城器械,据说攻城拔寨如同摧枯拉朽,我赵国不得不防。”

丞相郭开大笑:“怕什么,春平君,别忘了,我赵国有李牧在,秦国再怎么擅长攻城,那也招架不住我赵军的袭扰。”

赵佾一脸不屑:“大王,如今之计只有再次合纵,以多国之国力对抗虎狼之国数十万大军方有一线生机,不然,我们就在无胜算。”

“荒谬!”郭开白了一眼说道:“我赵国虽然不比当年,但是雄风依旧,就算我们没有胜算,他秦国也不一定有啊!”

“秦国败了一次两次可以重来,可是我赵国败了一次,那就是灭顶之灾。”说着,赵佾强忍着怒火:“列为,你们知道吗?为什么秦王要罢黜吕不韦?因为吕不韦和秦庄襄王灭六国的都是蚕食,面对这样的对手我们输一次两次还有回旋的余地,但是秦王这是不出手是不出手,一出手就是直接灭国啊!”

赵王偃有些打哈欠了:“合纵?合纵了多少次,从秦惠文王到秦武王,再到后来的秦昭襄王、秦庄襄王,这秦国五代王里有四都代面对过合纵,结果秦国是越打越强了。”

“那是因为,合纵各国都各怀鬼胎而不是专心抗秦。”说着,大殿外传来一句话:“大王,韩国公子非求见大王。”

“韩非?”郭开看向不远处,随后嘀咕着:“这韩非不是说被秦王邀请入韩了吗?”

赵偃看向韩非,一脸诧异:“韩非,寡人可是听说,那嬴政可是花重金请你入秦,你为何不去?”

“入秦?早晚会去,不过是率领六国军队一起去秦国。”说着,韩非从袖口中掏出一份帛书,一旁太监急忙接过送给赵王,韩非说道:“魏国和我韩国国已经达成结盟,从今往后,两国如同一国,互相扶持公拒暴秦,但是毕竟势单力薄,特来请赵国与我两国共同签署盟书,三国一起积极备战。”

郭开有些不高兴,走上前去:“公子非,你可知道,秦人现在正在悄悄打造攻城器械,你可知他下一目标是哪国?不是你韩国就是我赵国,我赵国面对秦国只能保证不被吃下,如果他先攻打你韩国,我赵国可没有足够多的兵力去支援你啊。”

“丞相,这点韩非自知,如果他先攻打我韩国,魏国来助我,三晋之地不能再有二心了,同时,赵国一旦签订盟书,我立刻南下楚国,楚国也有意一起抗秦,楚国为我三晋之地提供粮食铁矿。”说着,韩非拱手走上前:“大王,外臣恳请大王先放下与燕国之世仇,五国同盟再胁迫齐国与我们一起发兵抗秦。”

赵佾有些喜悦:“公子,你的意思是,楚国已经答应了联合抗秦?”

“不错,此时楚国上将项燕正在积极练兵。”韩非看向赵王:“大王,三晋一旦联手,那楚国、燕国也会很快加入,最后齐国也势必会加入的。”

郭开撇嘴说道:“说这么多,还是没说清楚,如果秦国东出,先攻打你韩国还是我秦国。”

韩非瞪大眼睛:“肯定是赵国。”

此话引起一片哗然,郭开连忙质问:“为何?”

“为何?丞相怕不是忘了,嫪毐被杀后,手底下残党不少都来自赵国,有几个人被抓住之后,说是受了赵国丞相郭开的指示,要协助嫪毐斩杀秦王嬴政。”说着,韩非看向郭开:“丞相,有一人叫做丑於,你可知道这人是谁?”

“郭开!”赵王偃瞪大眼睛怒视郭开:“郭开,丑於是不是你府上的人?”

“大王,他,他不是……”郭开脸都被憋绿了,最后跪在地上求情:“回大王的话,那丑於确实是我府上的门客,不过几年前他就已经离开了赵国,后来我也就不知了。”

“可是秦国廷尉李斯派人送来了邀请我入秦的书信和那丑於的服饰兵刃,兵刃上可是印着赵国丞相府郭。”说着,韩非笑着走到郭开身边,说道:“现在这些东西都在韩国,只要丞相需要,我今晚派人前往新郑,明晚一定送到丞相府上。”

赵佾落井下石说道:“这在兵刃上刻写丞相府大名,除了吕不韦以外,我还没听说过有谁这么做过,相国,你怕不是要成为第二个吕不韦?”

郭开不解:“何意?”

“这吕不韦可是号称秦王的仲父,你怕不是也要……”赵佾说一半,就不说了,随后向赵偃赔礼:“大王,臣口误,请赎罪。”

“无妨,看来,寡人是不得不面对秦狗了!”说着,赵偃一脸气呼呼地看向赵葱:“赵葱,你是赵国上将军,你说,集三晋之力如果要抵抗秦国,有多大胜算?”

“大王,葱不敢说大话,集三晋倾国之力,只能够抵挡与秦军血战三五年,三五年后,如果没有楚国和齐国这两国的支持,秦国还是会吞下我三晋的。”说着,赵葱看向郭开:“如果我赵国上下同心齐心协力不私底下相互掣肘的话,能维持十年之久,十年之内,天下必有大变。”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