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狄皇宫。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
北狄国一直对青岚国虎视眈眈,金家的存在曾是他们计划中的一枚棋子。
北狄王拓跋宏面色阴沉,怒喝道:“本王精心谋划,欲借金家扰乱青岚,却不想金家如此迅速地覆灭,计划全毁!”
一员激进的将领出列,抱拳大声道:
“陛下,如今青岚国正因金家之事忙乱,国内局势未稳,此乃天赐良机啊!
臣恳请陛下即刻发兵,臣愿率大军直捣青岚,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不少将领纷纷附和:“陛下,机不可失,此时出兵,青岚必败!”
然而,谋士柯木却微微皱眉,出列道:
“陛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青岚国的国师府可不容小觑,金家之败,正是国师府一手促成。
那国师府之人深谋远虑,其布局环环相扣,手段高明,可见其拥有非凡的实力。若此时贸然出兵,恐中其计啊。”
另一谋士古兰也点头道:“陛下,柯大人所言极是。青岚国师府就像暗处的猛虎,我们不得不防。”
拓跋宏眉头紧皱,在王座前来回踱步,沉思片刻后道:“哼!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本王不甘心!”
柯木进言道:“陛下,臣以为可先按兵不动,暗中加强对青岚国边境的侦察,摸清他们的底细,再做定夺。”
拓跋宏思索良久,最终狠狠一挥手:“就依你等之见,先探清情况,待时机成熟,本王定要踏平青岚!”
他们派出了大量的密探,试图了解青岚国在金家覆灭后的军事部署和国内局势变化。
同时,北狄国也开始在国内积极扩充军备,训练士兵,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局势变化。
在外交方面,北狄国对青岚国的态度变得更加微妙。
他们表面上维持着与青岚国的和平,继续进行一些正常的贸易往来,但暗地里却在寻找机会破坏青岚国的稳定。
南疆王在得知金家覆灭的消息后,心中暗喜。
南疆一直与青岚国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既有着经济上的往来,又在边境地区存在着一些小摩擦。
金家的存在曾对南疆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为金家在南州的势力与南疆接壤,双方在贸易和边境管理上时有矛盾。
南疆王看到了扩大自身影响力的机会,他开始加强与青岚国朝廷的沟通。
一方面,他向青岚国表示祝贺,称赞朝廷处理金家之事的英明果断;
另一方面,他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南疆与青岚国合作的建议,包括开放更多的边境贸易口岸、共同开发边境资源等。
青岚国朝廷对南疆王的提议持谨慎态度。
他们知道南疆王此举既有合作的诚意,也有其自身的利益考量。
国师宴震建议朝廷先对南疆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南疆的真实意图后再做决定。
同时,朝廷也加强了对南疆边境的防御,以防南疆王趁机在边境地区挑起事端。
南疆内部对青岚国的态度也存在分歧。
一些南疆的贵族支持与青岚国加强合作,他们看到了与青岚国合作带来的经济利益和发展机遇;
而另一些保守派则对青岚国怀有戒心,认为青岚国在处理金家之事上展现出的强大实力对南疆是一种威胁。
南疆王需要在这些不同的声音中寻找平衡,以实现南疆的稳定和发展。
东篱国与青岚国相距较远,两国之间看似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实则东篱国一直对青岚国的富足与资源虎视眈眈,暗中蠢蠢欲动,似在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妄图从中谋取利益。
金家的覆灭对东篱国的直接影响虽小,但东篱国上至朝堂,下至市井,都在密切关注青岚国局势的风云变幻。
尤其是青岚国处理金家问题时展现出的强大力量,令东篱国上下震惊不已。
东篱国的国王深知,青岚国此次行动的背后,国师府发挥了关键作用。
那国师府手段莫测、谋略深远,展现出的强势姿态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两国关系。
他意识到,此时若轻举妄动,很可能会引火烧身,于是将原本蠢蠢欲动的心思暂且按捺了下来。
东篱王开始在国内开展一系列整顿世家的行动,目的便是防止国内出现类似金家这样尾大不掉的势力,以免在面对青岚国师府这样的强大对手时,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
同时,东篱国向青岚国派出使者。
这使者身负特殊使命,表面上是向青岚国表达支持与友好,实则是为了进一步窥探青岚国师府的虚实,评估其对东篱国潜在的威胁程度。
在经济方面,东篱国看到了青岚国在处理金家产业后可能出现的商业机会。
他们希望能与青岚国在商业领域展开更深入的合作,特别是在一些特色商品的贸易上。
东篱国的商人在国王的暗示下,开始积极与青岚国的商业世家接触,寻求合作机会,试图以此为突破口,了解青岚国师府在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和掌控力。
然而,东篱国国内也存在一些不安定因素。
部分势力原本就对青岚国心怀嫉妒与恐惧,眼见青岚国在解决金家问题后愈发强大,更是担心自身利益受损。
他们在国内暗中散布谣言,试图破坏东篱国与青岚国的关系,期望挑起两国纷争,好从中渔利。
东篱王深知这些谣言的危害,为了不打乱自己的计划,他采取了果断措施。
他严厉镇压了这些谣言,维持住了表面上与青岚国的和平,等待局势进一步变化,再做长远打算。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