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汇聚虎口关,襄王求和

换源:

  “关下何人,速速通报姓名。”

虎口关上,一员小校大声喝问道。

此时,已是夜幕时分,根本看不清关下是哪支军队。

若是柔然人叩关,那就危险了。

因此,那员小校不敢怠慢,要验明正身之后,才敢打开关门。

“睁开你的狗眼看清楚。”

“吾等乃大将军麾下将士。”

“大将军本人也亲临此地,还不快开门迎接?”

大将军麾下的一名战将,狐假虎威的回答道。

“大将军亲临?”

那员小校大吃了一惊,觉得不可思议。

虎口关,乃长城十三关之一,关高墙厚,坚不可摧,守关的也是一名正三品的左将军。

但此地偏僻,与外邦接壤。

大将军何等身份,岂会屈尊降贵亲临?

莫非......北边的战事败了?

“大将军恕罪。”

“小的马上去禀报将军,即刻打开关门。”

那员小校不敢停歇,急忙下了关上,去禀报左将军去了。

左将军正在晚膳,一听,堂堂大将军亲临,吓的丢下碗筷就到了关上。

此时,大将军也叫人点上了火把,把附近照得亮如白昼。

左将军居高临下,正好看见了大将军。

“还真是大将军。”

“快开关门,恭迎大将军。”

左将军以前去洛城,有幸见过大将军一面,因此认识大将军。

时间不长,大将军及两三万残兵败将,全部进了虎口关。

“末将云天岡,拜见大将军。”左将军急忙行礼。

“别来这一套。”

“我们一路奔袭到了这里,人困马乏,饥肠辘辘。”

“快去准备吃的。”

“吃了之后,我要商议军机。”

大将军急忙说道。

他们一路南逃,大半天了,滴水未饮,粒米未进,早就饥渴交加了。

现在,终于到了虎口关,先吃饱喝足了再说。

“是,大将军。”

左将军不敢怠慢,急忙吩咐手下的兵将,给大将军和兵马们准备饭食、粮草。

幸好虎口关是长城十三关之一,物资充沛,要不然,这两三万人马的吃喝都成问题。

...

吃饱喝足之后。

大将军立即接管了虎口关的兵权,左将军沦为了帐下听令的将领。

“传我将令。”

“派出斥候,仔细探查柔然人的动静,若柔然人大军进攻,速速来报。”

“再令一部分将士,出关收拢溃军。”

“二十五万大军,我不信只逃了这么点儿出来,其他人一定还在附近,只是不知道我们在这里罢了。”

“另外,加固防御工事,把火油、滚木、礌石等守关物资,全部搬到关上,随时应对来犯的柔然人......”

“另外,飞鸽传书,禀报朝廷......”

“......”

大将军一番布置,总算把局面基本稳了下来。

于是,一部分斥候,一人双马,出了虎口关,前往北方探查军情。

主要是监视,看柔然大军有无异动。

若是有大规模的调动,肯定是要继续南下。

这样的话,北魏的情况就危急了。

再者,一部分将士连夜出发,在虎口关方圆一百里,收拢溃散的士兵。

真别说,这招特别管用。

那些溃兵一听,大将军在虎口关,都争相逃到了虎口关。

只一个晚上,就收拢了七八万溃兵,虎口关都驻扎不下了。

而北魏朝廷,也得知了大将军的下落,以及战况的具体消息。

“拓跋海啊拓跋海,你愧对朕的信任。”

“朕把十八万大军交与你,又再次征兵十数万,你就给朕留了不到十万,让国家元气大伤。”

“等危机解除了,朕非治你的罪不可。”

皇帝看到了大将军的飞鸽传书,差点气得吐血。

但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先不急着处置大将军,反而还要好言相慰,让大将军钉在虎口关,死守虎口关,不让柔然人进来半步。

同时,皇帝也下了最终的决定。

这个决定,是满朝文武吵了几个时辰,才得出来的破敌良策。

只是,皇帝一直有顾虑,没有下定决心。

现在,他看了大将军的飞鸽传书,了解了具体战况,不执行也得执行了。

“襄王,此事就劳你亲自走一趟。”

“我们拓跋氏,还能不能坐镇江山,全看你的了。”

“一定要说服柔然,哪怕赔点财物也无所谓。”

“只要止住柔然的兵锋就行。”

皇帝在御书房,再次召见了自己的亲弟弟——襄王。

这是朝廷商议出来的破敌良策:派人向柔然求和,以苟全北魏统治;若柔然不止兵锋,北魏则被迫迁都。

但老祖宗的百年基业都在洛城,迁都兹事体大,不可轻为。

所以,还是以求和为上。

只要柔然能够撤兵,不再进犯,即便赔些金银财宝,也在所不惜。

“皇兄请放心。”

“哪怕豁出这条命,我也要说服步利可汗,与我朝不再兵戎相见。”

“若实在不行,皇兄也要做好全身而退的打算,万万不可死守这里。”

“这里地势平坦,无险可守,正是柔然的强项。”

“若是迁往秦州,还有东山再起之机会......”

“......”

襄王拉着皇帝的手,红着眼睛说道。

他知道,作为求和的使者,此番前往,注定凶多吉少。

说不定,这是两兄弟最后一次见面了。

但为了北魏,为了拓跋氏的江山,他非去不可。

派别人去,无法表明朝廷的诚意,只能派他这个皇族——还是皇帝的亲弟弟去。

......

再说罗迁。

大清早,他披挂整齐,亲往关上巡视。

站得高,看得远,他怕柔然大军杀来了。

可是,快中午了,也不见敌人的动静。

他正准备下关吃饭,却见东边烟尘滚滚,马蹄震动。

“柔然人来了?”

罗迁的心里咯噔一下。

待回头一看,发现不是大军,只有几十人马而已。

“关上的人听着。”

“吾乃大将军麾下讨逆校尉,奉大将军之命,前往四处收拢散兵。”

“你们这里,可有散兵来过?”

为首的一个校尉,大声的对着关头问道。

要是有溃兵在这里,他会让那些溃兵去虎口关,与大将军的大军汇合。

若是没有,他立即掉头走人,连关也不进。

“有大将军的消息了?”

罗迁一听,大喜过望。

这里只是长城上一个不起眼的关口,连名字都没有一个。

守在这里,注定没有未来,而与大将军的大军汇合,才是明智之选。

“讨逆校尉,你来得正是时候。”

“我在这里恭候多时了。”

“你等着,我立马带人出关,与你一起去见大将军。”

罗迁伸出脑袋,对下面的讨逆校尉说道。

“还真有散兵到了这里。”

“看来,我这一趟不虚此行。”

“多收拢一些散兵,也是一桩功劳......”

“咦,这不是......”

讨逆校尉没想到,在这里问一问,还真的有收获。

只是,当他抬头看见那张脸时,不由的瞠目结舌。

“这......”

“这不是大将军在南逃路上,一直念念不忘的那个绝世猛将么?”

PS:感谢a8432...大哥的300点打赏,大哥破费了,大刀给您磕一个......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