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晕症

换源:

  2024年9月28日周六

随着一声闹铃,一个男生睁开眼。

他叫曹睿,华江财经大学的大二学生。

今天,他要在8:00之前赶到学校西门集合。

林森是他的室友,和他同是志工部的副部,现在他还睡着。

林森原本和他约好一起过去,他倒好,现在还睡着。

曹睿轻手轻脚地下床——他不敢发出太大的声响,怕吵醒另外两个室友。他穿好衣服之后便去叫林森起床了。

7:50学校西门

现在集合点只有部长李兆东、曹睿和林森三个人,距离约定集合时间还差10分钟,干事们都还没来。

“今天工作量大吗?”曹睿询问李兆东。

“一如既往,和上周差不多。”李兆东回答,“等到小朋友们都来了,我们就出发。”

今天是每周例行的校医院陪护活动,陪护对象是处于患“晕症”的学生。

“晕症”虽然带“症”字,但由于每个人在成年时都要经历这个过程,严格来说这并不能算是一种疾病,人们戏称其为“成人礼”。仍然保留“晕症”这个名称是因为习惯。

“晕症”首次病例发生于上世纪60年代,高中历史教材中详细描述了“晕症”的发展历程。

对于“晕症”的陪护以及具体情况人们已经完全了解。然而,对于其起源的研究至今仍未取得进展——人类依然对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一无所知。

但由于这类现象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实质性损害,因此人类选择任由其发展,对其起源的研究工作被暂且搁置。

对于“晕症”的症状,全球各地的案例都出奇的一致:在某个人达到20岁的那一刻发作。

对于该时间的界定精确到秒,也就是距离这个人出生时间的整整20年后,“晕症”就会准时发作。比如曹睿的生日是2004年9月30日上午10:43,那么在2024年9月30日上午10:43,曹睿将会发作“晕症”。

“晕症”发作的人会持续昏迷1~2天,在最多两天后的同一时间,这个人又会准时醒来。

苏醒的人不会受到任何实质性的损伤,包括记忆也不会受到影响。当然,“晕症”也并非对人体完全没有影响,苏醒之后的人会全身无力,以至于需要继续在床上躺1天才能完全恢复。

曹睿部门的工作就是照顾这类刚从“晕症”恢复躺在床上休养的学生。

由于“晕症”发生时间的特殊性——每个人成年的那一刻都会经历,所以每天都会有大量刚满20周岁的人即将发作“晕症”。

现在每所大学和每个社区都建有收容所,专门接收将要发作“晕症”的人群,并提供后续的休养陪护服务,因此不至于出现壮观的“尸体堆积”的场面——很难想象上世纪“晕症”刚出现时街头是何等的壮观场面。

大学内的休养陪护由学生会负责,每个部门负责一天,每周轮流,参与陪护服务的学生不算旷课,且能获得额外综测加分。

当然,如果部门内学生发作“晕症”,则由志工部负责招募额外的志愿者替补,参加的志愿者不算旷课,并且能够获得与学生会成员等量的额外综测加分。

8:15校医院

由于一名干事迟到,曹睿一行人比计划迟到了5分钟。

华江财经大学因为建校于上世纪70年代,所以建校时就将收容所考虑了进去,直到现在华江财经的校医院占地面积仍然是整个大学城内最大的。在仍有余量时,校医院也会对附近居民开放“晕症”患者收容,对于上州市内的“晕症”收容工作也算是做出了较大贡献。

身为副部的曹睿和林森早已习惯了此类工作,他们各自负责带领5名干事到负责的片区工作。

为了节省成本,收容“晕症”的病床采用最简单的病床配置,一张专用病床、一个茶几就构成了一个收容床位。校医院内一个房间内可以容纳4个床位,比一般医院的配置还要多出1张,足以显现校医院收容所的庞大规模。

为了便于区分,收容所一般都将处于昏迷状态的人和已经苏醒的人分区域安置,简单粗暴地将其分别称为“昏迷区”和“苏醒区”。这两个区域在不同楼层,因此曹睿他们完全不会经过昏迷区。

“哎,要是她今天苏醒就好了。”曹睿略感遗憾地说道。他口中的“她”是夏欣,论年级算,是曹睿的学姐,但却跟曹睿同一年发作“晕症”。他们因为部门招新结缘——夏欣招曹睿进入志工部。但遗憾的是,夏欣实际上并不在部门里,她只是陪好闺蜜在招新现场玩一玩。

曹睿带着干事们来到负责区域,他们6人负责2个房间。分配完之后,他们6人便正式开始了今天的陪护工作。

首先,他们需要给苏醒者擦拭身体(简单擦一擦脸和裸露在外的部分即可);其次,他们需要为其进行简单的按摩,以放松其肌肉;最后,帮助苏醒者用餐和如厕。一天的工作就如此重复,直到下午16:00他们便可以打卡结束志愿服务。

曹睿负责的这个男生并不需要过多的陪护,因此工作结束前半小时,曹睿便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休息了。

他掏出手机,打开了微信,并没有人给他发消息。

这只是他的习惯性动作,相信也是很多人的,习惯性地打开微信或者朋友圈,看到没有任何消息后又略微失望地关掉它。

正要关掉时,曹睿顿了一下,盯着看了好一会儿又点开一个聊天框。

置顶的是夏欣的聊天框。

最近的一条信息已经是9月25日了。

25日的聊天记录很简短,就两句:

曹睿:“学姐,不知道你喜欢的口味,就买了最平常的珍珠奶茶”

夏欣:“嗯嗯,很合我口味,谢谢学弟哦~”

很明显,曹睿对夏欣有好感。

曹睿在高中时老实本分,只是埋头学习,恋爱经验为零。

当时招新面试的时候,夏欣突然问曹睿:“学弟,你在大学打不打算谈恋爱呀?”说这话时夏欣的眼神直勾勾盯着曹睿。这让他误以为学姐是对自己有好感。

当时曹睿只是生涩地回答说:“我…我打算尝试谈一次。”

他的脸红的非常明显。

出人意料的是,招新结束后,夏欣主动来加了曹睿的微信。

这让曹睿欣喜若狂。

“你好呀,学姐”

曹睿兴高采烈地向学姐发出问候,再没有发第二句。

“你好哦,学弟”

夏欣只回了这条消息,也没有发第二句了。

因为不在同一个部门,曹睿和夏欣的关联度很局限。

在招新结束之后,曹睿又去参加了一个演讲社,夏欣在里面当副社长。这是他们之间仅有的关联之二——另一个关联是当时志工部副部,她既是曹睿的学姐,也是夏欣的闺蜜。

唯一一次线下见面是志工部组织的“荧光夜跑”活动。

当时,曹睿、林森、夏欣和那个副部长走在一起。这原本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可曹睿偏内向的性格最终让他错过了这次增进感情的良好机会。以至于到现在,他们的聊天一直都是不温不火,时常陷入尬聊。

曹睿的思绪被拉回现实。

此时身边已经聚集了4名干事,最后一个干事还在做收尾工作。

曹睿简单回复了部门群里部长的询问后,关闭微信起身去门口等候。

随着最后一名干事打卡结束,他们一起回到了校医院门口。

今天的“晕症”陪护工作告一段落。

后天,曹睿将会发作“晕症”。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