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远推开院门,笑容满面,只见玉心和秋竹在饭桌边托着下巴,眼巴巴地等他归来。
“哈哈,两位小仙女,我这不就回来了吗?今儿咱们涮火锅!”面对着俩人儿的苦瓜脸,李明远心里直打鼓。
玉心一跃而起,脸上乐开了花,“李大哥,买点菜怎么去了这么久?”
李明远摸摸鼻子,“嗯嗯,遇到点小事儿,所以耽误啦。你们怎么不先开动呢?”
秋竹翻了个白眼,“我也想啊,可玉心姐非说等你回来一起火锅,瞧我这肚子,饿得咕咕叫!”
李明远心头一暖,这傻丫头竟把自己的随口之言当了真,还拉上了秋竹。
“好啦,别嘟囔啦,今儿个让你们尝尝我的独家手艺!”他一脸得意,从篮子里拿出两颗大白菜,递给玉心,“去,洗巴洗巴。”自己则忙活着开始熬制汤底。
玉心已经准备了不少调料,虽然不齐全,但李明远心想,山寨版火锅也能香飘四溢。
“秋竹,快去准备些柴火和木炭来!”他一边忙活着汤底,一边吩咐。
“这柴火木炭的,要来干嘛呀?”秋竹满脸写着困惑。
“这不是明摆着的嘛,总不能让你吃生的吧?”李明远笑着摇摇头。
秋竹捂着脸,知道自己这问题问得有些蠢,羞答答地跑去准备木炭。
火锅汤料,锅里的灵魂,红汤汁当仁不让成为主角,白汤汁紧随其后(酸菜汤也颇受欢迎)。红汤汁以辣为主角,用上等浓汤搭配辣椒、豆瓣、豆豉等调料,再加上醪糟汁、冰糖、精盐、黄酒、香料,共同熬制。
至于白汤汁,则是用老母鸡、肥鸭、猪骨等食材,搭配火腿肘子、猪瘦肉、葱姜酒等,熬制出的鲜美汤汁。通常与红汤汁搭配使用,单独享用时也少不了一些调味料。
条件虽然有限,但李明远依旧乐在其中,打算享受烹饪的乐趣。等他调配好底汤,加入温水,秋竹便带着木炭和柴火回来了。
“你这么烧汤,锅底能平吗?”秋竹不服气地嘟囔着,小嘴微微撅起。
“哈,等着瞧吧,马上就能看到神奇的一幕啦!”李明远手忙脚乱地点燃了柴火,塞进炉底,又往里添了些木炭。很快,火锅的底座火星四溅,绽放出暖人心房的火光。
“酷不酷?”李明远盖上锅盖,洋洋得意地问道。
秋竹一愣,随即皱起她那可爱的鼻子,不满地说,“烧汤嘛,直接煮不就行了?搞这么奇特的一锅,多麻烦呀!”
李明远神秘兮兮地一笑,“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这锅呀,自有它的妙处,等会儿你就明白了!”
“切,卖关子!”秋竹嘴上不屑,眼睛却偷偷瞥向火锅,好奇那所谓的神奇。
不久,洗完菜的玉心也回来了。李明远将白菜和牛肉在桌上转了一圈,朝两位姑娘招手,“来来来,坐下一起等,看这汤怎么沸腾。”三人便静静地注视着汤底缓缓升温,享受着这份独特的宁静。
随着时间的流逝,锅中香气愈发浓郁,秋竹嘴里都快溢出口水了,却不好意思出声,只能硬生生地忍着。
锅里的汤底咕嘟咕嘟地冒着泡,五彩调料在汤中起舞。李明远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将牛肉和白菜递给玉心与秋竹,做了个“开动”的手势。
玉心和秋竹学着李明远的模样,将牛肉在锅中轻轻一涮,然后蘸上满满的调料,小心翼翼地送入嘴中,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怎么样,味道不错吧?”李明远嘴角上扬,等待答案。
“太棒了!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牛肉!”两个丫头兴奋地叫道。
李明远心中暗自得意,这火锅的魅力无穷,岂能不俘获你们的胃?
围坐在火锅旁,三人有说有笑,气氛热烈非凡。这火锅不仅暖了身子,更拉近了彼此的心。
一顿饭下来,三人意犹未尽。秋竹擦着嘴角的油渍,嚷嚷着要天天吃火锅,却在听到“变胖”两字后,声音小了下去,犹豫片刻,小声询问:“那三天一次可以吗?”李明远和玉心闻言,忍不住大笑出声。
饭后,玉心和秋竹继续棋局,而李明远站在窗前,望着银装素裹的世界,陷入了沉思。
雪,洋洋洒洒地从天而降,给富人们带来了银装素裹的画卷,他们暖和地裹着皮袄,欣赏着这份诗意。而对穷苦人家来说,这雪却成了灾难的代名词,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在寒冷中挣扎求生。
李明远望着这漫天飞雪,心中不禁想起了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留下的孤儿寡母,他们今夜将如何熬过?
“李大哥,你在赏雪吗?”玉心的声音如春风般温暖,不知不觉中已站在了他的身旁。
李明远转头,看着眼前这个清丽脱俗的女子,嘴角不禁泛起一抹微笑:“是啊,有些心事罢了。”
玉心留意到李明远眉宇间的疲惫,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疼惜。在她心中,李明远总是那么坚强完美,不应有丝毫的退缩和倦怠。
“玉心,我需要很多钱。”李明远忽然认真地说。
“啊?李大哥,你怎么了?缺钱用吗?”玉心瞪大了眼睛,不明所以。
李明远缓缓摇头:“不是我,是那些孩子们,那些在风雪中依旧摆摊的孩子。他们的处境太艰难了,世道对他们太苛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