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明摆着吗?大哥王文生在城里听说了,王凯不务正业,被夫子撵走了!”王文昊添油加醋道。
“你是不是在城里受人欺负了?如果真的有什么误会,我带你去找夫子解释清楚。”王德发说。
“应该没什么大事,我们准备一些礼物,去拜访一下你的夫子吧。”大伯母也一脸关切地说。
“大伯,我虽然做错了事,但也不是全错在我。不过夫子既然已经这么决定了,那就麻烦大伯带我去书院问一下吧。”王凯想起之前逃学逛窑子被人举报,又暗锤了原主灵魂一把。
这真是要把自己事业和人生作死的节奏!
“凯子做错了什么事?究竟是怎么回事?”大伯母一脸疑惑地问。
王凯凭借记忆,便把事情的详细经过解释了一遍。
原来,是因为王凯在书院里和一位同学发生了争执,那位同学就诬陷王凯偷了他的笔墨,还添油加醋说了王凯逛窑子的事儿。
夫子没有查清事情的缘由,就要把王凯除名。
当然,跟大伯一家的说辞,仅限于前半段。
“既然是一场误会,爹,那你明天就带王凯去书院,跟夫子好好赔礼道歉,或许事情还有转机。不然的话,明年的乡试他就不能参加了。”大堂哥王文生说。
“行,我明天准备一下,后天一早就带凯子去。他今天也没去书院,不知道夫子会不会一并怪罪。”王德发担忧地说。
说话间,大伯母王氏端了一碗糖水给王凯:“凯子,喝碗糖水解解暑。”
“谢谢大伯母。”王凯接过糖水,一饮而尽。
此时,王德发正坐在堂屋的破旧木椅上,手里紧握着旱烟斗,连抽了七八十口,烟雾缭绕间,他的眉头紧锁,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大问题。
他缓缓吐出烟圈,感慨地叹了口气:“给王凯娶媳妇,就花了五两银子,现在又得筹备他上书院的费用。这世道,钱难挣,事难办,但读书可是大事,怎么能轻视呢?”
王氏手里的活儿一刻不停,她抬头望向王德发,眼里满是温柔与理解:“夫君,家里还有点糖,到时候带上,再买块猪肉,准备一百文钱,应该就差不多了,能满足凯子办事的需要。孩子大了,该上的学得上,咱们不能拖他的后腿。”
王凯放下手里的糖水碗,听着伯父伯母的对话,心里五味杂陈。慢慢走向王德发和王氏,眼眶微红:“伯父、伯母,你们别担心,书院的事情,我自己来筹备就好。我不能总依靠家里,该是我承担责任的时候了。”
李氏手里拿着锅铲,脸上满是担忧:“凯子能行吗?你这孩子,从小就老实巴交的,别到时候被人欺负了。”
王凯挺起胸膛,目光坚定:“没问题,请相信我。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知道该怎么做。”王德发看着王凯,眼里闪过一丝欣慰。他点点头:“好,那你去筹备,我和你伯母去准备点木炭来。读书辛苦,得有个好身体才行。”
说完,王德发拿了一些木炭递给王凯,王凯就这样捧着回家了。
夜深了,厨房里,王氏一边往炉子里添柴火,一边担忧地对王德发说:“夫君,如果王凯被书院的夫子赶回来,没法读书了,怎么办?这孩子,虽然心地善良,但脑子不够灵光,我怕他……”
王德发拍了拍王氏的肩膀,安慰道:“别担心,以前有个算命的说,凯子是文曲星下凡。现在他结婚了,更加懂事了,以后肯定有大出息。等他以后高中了,你就是大官的伯母了,多风光啊!”
王氏被王德发的话逗笑了:“你还真是个贪心鬼。不过话说回来,凯子最近确实收敛了不少。希望他别再像以前那样调皮捣蛋了。”
王德发也笑了:“你有所不知,凯子娶的那个媳妇,可是个能人。她不仅长得漂亮,还聪明伶俐,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你看凯子提炼白糖那事,就是她教的。”
王氏惊讶地看向王德发,眼里满是惊喜:“凯子这是娶了个宝啊?那孩子,以前哪会这些?”王德发自豪地说:“那当然,咱家凯子哪是愚钝的人?五两银子娶的媳妇,肯定值!这孩子,有福气。”
说完,他们赶紧收拾了一簸箕木炭,准备明天也给王凯送去。
第二天清晨,王凯见李梅子还没醒,就独自带着箩筐踏上了捡柴火的路。他手里紧握着箩筐,想着多捡一些烧成木炭,就多做一些白糖,那么就能多一点钱,以后跟媳妇的日子就好过多了。刚走到家门口,就听见到了后面传来李梅子的声音:“夫君,等等我!”
李梅子看到王凯手里的箩筐,连忙上前:“夫君,我来帮你。”伸手就要抢过箩筐。
王凯拦住她,温柔地说:“这东西脏,别弄脏了你的衣服。你在家好好休息,我去去就回。”李梅子摇了摇头:“我的衣服没事的,乡间的路泥泞,哪有不脏的?你一人去我不放心,我陪你一起去。”王凯拗不过她,只好让她跟着。
两人并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彼此间的默契与关爱在无声中流淌。
到了山上,王凯和李梅子很快捡了一筐柴火,转身对李梅子说:“梅子,差不多了,我们先回去熬点白糖,我趁着天黑前拿去卖了换些东西回来,明天好给夫子带去。”
李梅子点点头:“好,那我们赶紧回吧,你熬白糖,我回家给你准备午饭。”
王凯望着李梅子懂事的样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有这样一个贤惠的媳妇在身边,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都能勇往直前。
王凯在李梅子做饭的空档,自己已经快速熬好了一些白糖,望着晶莹剔透的一抹白,心里甚是满意。
吃完午饭,王凯便带着白糖快步赶去了城里。
王凯在先前的店铺熟门熟路出掉了一些白糖,还剩一些是他准备留着带去给大伯大伯母家的,如果不是他们昨晚的木炭,兴许也出不了这么多白糖,也不会有这么多银两。
王凯掂量着手中沉甸甸的银两踏上了回家的路。
他心里盘算着,等回家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伯父伯母和李梅子。
是他们给了他支持和鼓励,让他有了前进的动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