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充满了信心和决心。
当他回到家门口时,恰好看见大伯王德发和大伯母王氏也刚进门。
王德发一脸严肃,眼神中带着几分审视和威严。
而王氏则是一脸平静,眼睛时不时漂向屋内。
“凯子,你马上就要去见夫子了,我问你,东西都准备好了吗?”王德发率先开口问道。
王凯恭敬地答道:“都准备好了,大伯。”
王德发点了点头,神色稍缓:“那就好。另外,我听说你的小媳妇李梅子最近总被人笑话,你婶子特地来关心一下。”
说罢,王氏便上前几步,目光在李梅子身上扫视了一圈,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哎呀,梅子啊,你这脚……可得好好治治啊。不然,将来怎么抱娃哟。”
李梅子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双手紧紧绞着衣角,眼神中满是惊恐与无助。她低下头,不敢与王氏的目光对视,仿佛做错了事的孩子一般。
王凯见状,紧紧握住拳头,指甲深深地掐入掌心,仿佛在抑制着即将爆发的愤怒。然而,他仍保持着冷静与礼貌:“大伯、大伯母,梅子的事,我会想办法解决的。你们就不用担心了。”
王德发叹了口气,似乎想说什么,却又最终咽了回去。他深深地看了王凯一眼,然后转身对王氏说:“人也见过了,你先回去,我同凯子一道去书院。”
王氏见自己的夫君这么说,只能先作罢,转身退出屋子。
此刻,王凯心中更加坚定了要为李梅子出头的决心。
他转身回到屋内,将买回的礼物一一摆放好,然后走到李梅子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
“梅子,别怕。我会一直陪着你,保护你。那些闲言碎语,我们不必在意。”王凯的声音坚定而温柔,仿佛在向李梅子传递着无尽的力量和勇气。
李梅子抬起头,望向王凯的目光中充满了感激与爱意。她轻轻点了点头,声音有些哽咽:“夫君……谢谢你。”
王凯温柔地笑了笑,轻轻拭去她眼角的泪水:“好了,别哭了。今日我还要去书院,你在家乖乖等我回来。晚上,我给你做好吃的。”
李梅子见王凯如此懂她,泪眼婆娑地使劲点头。
门外,王氏仍旧站在那里,眼神中满是对即将发生的事情的好奇与无奈。
她的身影在阳光下拉长,投在斑驳的地面上,与院内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
院子里早已人声鼎沸,乡亲们的脸上写满了八卦与好奇。
也不知道谁传了出去,说王凯这个书生居然被辞学。
很多人都想看他的热闹。
当然,他们更想亲眼见证今天这场“大戏”——王凯是否真的鼓足勇气,踏上前往书院找夫子道歉的路,顺便也好奇地想看一眼他那位传说中的小媳妇。
“唉,这么好看的女娃,又这么能干,真不该啊,就是个跛子。”王氏小声嘀咕着,她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在周围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却异常清晰。
“哎呀,读书人眼光就是不一样,弄个媳妇还是瘸子。”
“对,小瘸子。”
“生孩子估计也是个小瘸子!”
众人的目光不时掠过窗户的一角,那里,一位衣着朴素却难掩清丽的女子已经静静地坐在窗边,手中拿着针线,仔细地缝补着一件旧衣裳,正是李梅子。
李梅子微微皱起眉头,泄露了她内心的一丝不安。
她努力的穿针,却心烦意乱,始终穿不进去。
王凯站在院子中央,被人群簇拥着,显得格外显眼。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儒衫,虽不华丽,却干净整洁,透露出一种读书人特有的清高与坚韧。他的眼神坚定,望向窗边那个特殊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
迎着村民们异样的目光,王凯抬高了嗓门:“我的媳妇虽然脚有点不方便,但其实并没有大碍。”
他大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试图为妻子正名,也为自己内心的信念辩护。
“那些叫她‘小瘸子’的称呼,实在是不应该。”王凯的语气中透露出几分愤怒与无奈,他深知,在这个封闭的乡村,人们对于残疾者的偏见与歧视是何等根深蒂固。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妻子身上,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脚疾一定能治好。”他暗暗思忖,心中生出一个念头,或许有一天,他能找到方法,治愈妻子脚上的伤痛。
“眼睛的问题既然已经没有办法恢复了,那脚上的毛病或许还能治一治吧。”王凯的思绪飘远,他想起了妻子那双失明却依然充满温柔的眼睛,心中更加坚定了要为妻子寻医问药的决心。
回想起往日大伯那轻蔑的话语:“不愿意娶农家出身的女子。”王凯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深知,若自己真能高中科举,有了功名在身,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人,又会是如何一番嘴脸呢?
“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这个原因觉得我的妻子不祥,但如果将来真的有什么平步青云的机会,我肯定不会再让她留在乡下。”王凯转头看向王氏,眼神中带着一丝警告。
他知道,王氏虽然嘴硬心软,但在这个村里,她的话还是有几分分量的,只要大伯母不胡说八道,那些嘴碎婆子就不会煽风点火。
王氏闻言,脸上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她心中暗道:“凯子真可怜,娶了个残废,还不知道能不能生孩子。女人就是命苦,估计小姑娘也活不久。罢了,权当为了凯子体恤一下她,当积德了。”
这些想法在她的脑海中一闪而过,却并未表现在脸上。
她轻轻叹了口气,算是默认了王凯的请求,不再放声。
虽然心中仍有不甘,但更多的是对这对年轻夫妇命运的同情。
这时,王德发挤进了人群,他打量着王凯手中的菜篮子,里面装着一块新鲜猪肉,旁边还摆放着几卷上好的纸墨,心中不由得暗暗点头。
“给夫子的东西不错。人活一辈子图个啥,就是个人情世故嘛。”他低声评价道,眼神中透出一丝赞许。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