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垃圾亲戚就要收拾

换源:

  周围人的议论,像是一把把锋利的刀,刺进了六叔六婶的心里。他们的脸色变得越发难看,却仍强撑着面子,不肯服软。

议论声如雷灌顶,田里的六叔六婶一刻都没有转过头来。此时,他们的脸早已埋得很低很低了,似乎怕人继续指着背后议论他们俩。

总算有人用良心说话了,王凯心想。他看向那位说话的老人,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在这个充满算计与欺骗的世界里,还有这样愿意为正义发声的人,实属难得。

老人继续说道:“老六啊,你这样做真的不够厚道。人家王凯根据约定给了你四百文钱,那是他辛苦攒下的血汗钱。就算是你每天辛勤耕作,照看田地,所花费的时间与这四百文钱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你收了人家这么多钱,却一声不吭,把人家的田地糟蹋成这样,连一株正经庄稼都看不到,这简直是糟蹋东西啊。”

老人的话语铿锵有力,句句戳中六叔的要害。周围的议论声也越发响亮,仿佛都在指责六叔的不义之举。

六叔见状,脸色铁青,却仍强词夺理道:“当初你说几天就能把事情办完,现在却连自家的田地都不顾了,还指望我这个远亲来为你操心吗?你这是在冤枉我,我将会向城里的官老爷申诉,让天下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以求得公道。”

六婶也在一旁帮腔,态度强硬:“就是就是,我们也不是好惹的。你以为随便几句话就能把我们打发了吗?没门儿!”

王凯看着六叔六婶那副嘴脸,心中越发愤怒。他深吸一口气,冷静地说道:“六叔你要这么说,就没意思了。我也只是想跟你掰扯掰扯这个道理。难道你家的钱是从天上刮风刮来的吗?如果六叔你家里有钱,不妨也一起拿出来。到了公堂之上,我们请青天大老爷仔细查阅律法,看看对于你们这种行为应该如何定罪处罚,该打多少板子。”

王凯的话语掷地有声,句句都在理。周围的议论声也越发响亮,仿佛都在为王凯加油打气。

六婶一听这话,顿时慌了神。她心里明白,自家确实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如果真的闹到公堂之上,那后果不堪设想。(内心不满)

六叔见状,虽然心里也发憷,但仍是故作镇定,一脸不屑地说道:“慌什么东西,别理他,他懂什么。我们行的正坐得端,不怕他胡言乱语。”

然而,六叔的镇定只是表面现象。他的眼神闪烁不定,显然心里也在打鼓。毕竟,他们确实没有履行承诺,把王凯的田地照看好。

旁边的人见状,纷纷议论起来。

“这是拿不出来这么多钱了?”有人试探性地问道。

“这怎么拿的出来,这还是几个月前拿的四百文,怕是这会子全部用光了吧。”有人不客气地指出。

“那可是不少钱呢,够一家子人生活好几个月了。”有人附和道。

“那这个钱是真的好拿哦。”

“可不是嘛!随便撒点种子就说自己已经把庄稼种下去了。这活也太轻松了。”

“这活交给我,我可不敢这么干,这亏得还是自家亲戚呢,怎么能干出这等子下三滥的事。”

“那,我可干不出。”

“干不出呦。”

话语间,带着几分嘲讽与不屑。六叔六婶的脸色越发难看,却仍强撑着面子,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

田里的六叔六婶只觉得背后一阵阵冷风吹过,其实也不是真的有冷风吹过,还是乡亲们的这些话,让他们顿时觉得心里一颤。好像两人都没有了底气。

人一没有底气,整个人就会感觉两腿发软。

“哎呦……”六叔一个没站稳,差点摔倒在田里。

“你怎么回事?”一旁的六婶,白了一眼六叔,接着两手将六叔扶起,这才站稳了脚跟。

王凯轻轻抚了抚衣袖,眼神中带着几分书卷气,顺着六叔那略显急促的话语,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诸位乡亲,且听我言。《大诰》一书,乃我大宋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亲自主持编纂,意在明法度,正人心。此书在朝野间广为流传,旨令每户农家皆需置备,以备不时之需,明辨是非。”

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见有人面露疑惑,又继续说道:“你莫要惊慌,我岂会无故吓唬于人?我自幼研读圣贤之书,首当其冲便是《大诰》,虽未深入钻研,但其中大意,我还是略知一二的。你自恃家族势力,便以为能欺压弱小,却不知这世间还有王法二字。”

六婶一听,脸色微变,连忙上前两步,伸手轻轻拽了拽王凯的衣角,脸上堆满了笑意:“凯子啊,咱们可是乡里乡亲的,又是沾亲带故的表亲,何必为了这点小事,就闹得满城风雨,还要惊动官府呢?咱们都不是那不通情理之人,自是不会走到那一步的。”

王凯轻轻甩开六婶的手,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但话又说回来,提到惊动官府,这主意似乎并非我先提起的吧?”他边说边用眼角的余光瞥向一旁的六叔,只见六叔低着头,双手紧握,仿佛正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额头上隐约可见细密的汗珠。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白胡子老人,老人须发皆白,面容慈祥,显然在村中颇有威望。他缓步来到六叔面前,语重心长地说道:“老六啊,这事儿明摆着是你的不是。王凯这孩子,念过几年书,胸中自有沟壑,本意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却非要将事情闹大,说什么要告到官府去。你何不先向王凯赔个不是,大家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商量个法子呢?”

老人一番话,说得在场众人频频点头,王凯心中也暗自松了口气,暗道:“还是这位老前辈明事理。”他感激地看了老人一眼,心中的压力顿时减轻了不少。

六叔依旧站在原地,身体微微颤抖,仿佛被老人的话击中要害,动弹不得。六婶见状,急忙用手肘轻轻碰了碰六叔,示意他赶紧表态。六叔这才如梦初醒,抬头望向四周,只见众人或皱眉,或摇头,显然对他的行为颇为不满。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