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阴谋在现

换源:

  李恪看着赵铭,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屑,正要继续驳斥,李世民抬手制止:“此事朕自会彻查,朝堂之上,不得喧哗。”赵铭狠狠瞪了李恪一眼,冷哼一声,退到一旁。

散朝之后,赵铭回到府邸,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几个心腹谋士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许久,赵铭猛地一拍桌子:“李恪这小子,竟敢在皇上面前参我一本,此仇不报非君子!”

一个谋士小心翼翼地开口:“大人,如今皇上明显偏向李恪,我们直接与他对抗恐怕不妥。”赵铭双眼一瞪:“那你说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在朝堂上耀武扬威?”

另一个谋士眼珠一转,凑近赵铭,压低声音道:“大人,我们不妨另辟蹊径。李恪此次带兵出征,军中事务繁杂,我们可以在军饷上做文章,诬陷他贪污军饷。一旦坐实这个罪名,就算皇上有心偏袒,也难以保住他。”

赵铭眼睛一亮,脸上露出阴狠的笑容:“好计!只要能扳倒李恪,不惜一切代价。你们立刻去安排,务必做得天衣无缝。”几个谋士领命而去,一场阴谋悄然拉开帷幕。

与此同时,李恪回到府中,并没有因为在朝堂上暂时压制住赵铭而放松警惕。他深知赵铭不会善罢甘休,必定会想出更恶毒的计谋。“来人,去把楚萱儿请来。”李恪吩咐道。

不多时,楚萱儿风风火火地赶到:“李恪,出什么事了?”李恪将朝堂上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楚萱儿柳眉倒竖:“这个赵铭,真是卑鄙无耻!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得想个对策。”

李恪沉思片刻:“目前我们只能加紧收集赵铭更多的罪证,同时也要防备他的下一步动作。萱儿,你帮我留意一下朝堂上的动静。”楚萱儿点头:“放心吧,我会安排人去打探消息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边疆堡垒建设在李恪的努力下顺利推进。然而,平静的表象下,一场风暴正在酝酿。这天早朝,赵铭突然出列,满脸悲愤地说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李世民皱了皱眉:“说。”赵铭扑通一声跪下:“陛下,近日臣听闻一则惊人消息,李恪将军在此次出征期间,贪污军饷,中饱私囊!”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众人纷纷交头接耳,投来异样的目光。

李恪心中一惊,他没想到赵铭竟然使出这等毒计。他急忙出列,大声说道:“陛下,这是污蔑!臣对天发誓,从未贪污过一分军饷!”赵铭冷笑一声:“李恪,事到如今你还敢狡辩?陛下,臣这里有证人。”

说罢,赵铭身后走出一个士兵模样的人,此人战战兢兢地跪下:“陛下,小人是李恪将军军中的一名士兵,亲眼所见将军在发放军饷时克扣钱财,装进自己的腰包。”李恪怒目圆睁:“你胡说!我李恪一向公正严明,怎会做出这等事?你受何人指使,在这里血口喷人!”

那士兵吓得瑟瑟发抖,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小人句句属实,不敢有假。”李世民脸色阴沉如水,他看向李恪:“李爱卿,此事非同小可,你可有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李恪深吸一口气:“陛下,军饷发放皆有账目记录,臣可立刻呈上账本以供查验。而且,军中将士对臣的为人有目共睹,绝不会相信这样的谣言。”赵铭冷笑道:“账本可以伪造,将士们或许被你蒙骗。陛下,为了公平起见,应该派人彻查此事。”

李世民点了点头:“也罢,朕即刻派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组成调查组,彻查此事。李恪,你且回去等候消息,在此期间,不得擅自离开长安。”李恪无奈,只得跪地领旨。

散朝之后,楚萱儿焦急地找到李恪:“这肯定是赵铭的阴谋,我们该怎么办?”李恪握紧拳头:“不用慌,我相信清者自清。我这就回去整理账本,只要账本没问题,他们就无计可施。”

回到府中,李恪立刻命人将账本搬出来,仔细查阅。然而,当他打开账本时,却惊得差点跌坐在地上。账本上竟有多处涂改的痕迹,原本清晰的账目变得模糊不清,有些款项去向不明。

冷汗浸透李恪的后背

他心中暗暗叫苦,这显然是有人在暗中动了手脚。“不,一定还有别的办法。”李恪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回忆军饷发放的每一个细节。

此时,赵铭在府中得意洋洋,他对几个谋士说道:“李恪这次插翅难逃了。只要账本有问题,就算他浑身是嘴也说不清。”谋士们纷纷谄媚地附和:“大人英明,这次一定能将李恪彻底扳倒。”

另一边,李恪苦苦思索,突然,他想到发放军饷时有几个亲兵一直在旁边协助,或许他们能提供一些线索。“来人,快去把那几个亲兵找来。”李恪焦急地吩咐道。

亲兵们很快被带到,李恪急切地问道:“军饷发放那天,可有什么异常情况?”一个亲兵犹豫了一下,说道:“将军,那天有个陌生的黑衣人来过营帐,和管账的师爷交谈了很久。之后师爷的神色就有些不对,再后来账本好像就被他单独拿走了一段时间。”

李恪心中一动:“那个黑衣人长什么样?”亲兵摇了摇头:“天黑,没看清模样,只记得身形很瘦。”李恪皱起眉头,身形很瘦?难道是赵铭的人?

“你们再仔细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细节。”李恪追问道。另一个亲兵突然说道:“将军,师爷最近好像手头宽裕了不少,还买了很多新衣服。”李恪眼睛一亮,看来这个师爷有很大的嫌疑。

“立刻去把师爷找来。”李恪说道。然而,当手下人去寻师爷时,却发现师爷早已不见了踪影。李恪心中一沉,看来对方早有准备,杀人灭口了。

“李恪,调查组那边催得紧,明天就要去查账了,这可如何是好?”楚萱儿心急如焚地说道。李恪咬了咬牙:“不管怎样,我都会证明自己的清白。明天我就和调查组一起查账,见招拆招。”

第二天,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带着调查组来到李恪府中。李恪将账本呈上,长孙无忌接过账本,开始仔细翻阅。不一会儿,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李恪,这账本上多处涂改,款项去向不明,你作何解释?”

李恪深吸一口气:“三位大人,这本账册被人动了手脚。我怀疑是有人故意陷害我,还请三位大人明察。”房玄龄眯起眼睛:“李恪,空口无凭,你可有证据证明账本被篡改?”

李恪将亲兵们提供的线索说了一遍:“大人,当时有亲兵看到一个黑衣人找过师爷,之后账本就被师爷单独拿走,而且师爷最近突然手头宽裕,如今又不知所踪,其中必有蹊跷。”

杜如晦摸着下巴沉思片刻:“李恪所言不无道理,此事确实疑点重重。不过,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还不能断定你是被冤枉的。我们会继续调查此事。”

调查组走后,李恪陷入了更深的困境。他知道,时间紧迫,如果不能尽快找到证据,自己的罪名很可能就会坐实。“萱儿,你去民间找找有没有认识那个师爷的人,或许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线索。我再去军中问问将士们,看能不能想起更多的细节。”李恪说道。

楚萱儿点头:“好,我这就去。你也要小心,赵铭他们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李恪苦笑一声:“我知道,如今只能拼一把了。”

李恪来到军中,将士们看到他都围了过来:“将军,我们相信你不会贪污军饷的。”李恪感动不已:“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一定会洗清自己的冤屈。你们再好好想想,发放军饷那天还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一个老兵挠了挠头:“将军,那天发完军饷后,我好像看到师爷和一个文官模样的人在一起窃窃私语。”李恪眼睛一亮:“那个文官长什么样?”老兵回忆道:“个子不高,脸上有颗痣。”

李恪心中有了一丝希望,他决定去查查这个脸上有痣的文官。就在他准备离开军营时,突然一个士兵匆匆跑来:“将军,不好了,外面来了一群官兵,说是奉皇上旨意,要查封将军府!”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