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刚布置好对那群形迹可疑之人的监视,就又接到木材供应商的消息,说运输途中遭遇意外,木材供应又要延迟。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李恪眉头拧成了麻花,快速思索应对之策。他决定亲自去一趟木材产地,看看能不能加快进度。
申时过半,李恪带着几名亲随策马赶往木材产地。马蹄扬起尘土,路边的荒草在风中瑟瑟发抖,仿佛也在为灾后的艰难而叹息。隐喻意象:荒草象征着灾后仍脆弱的社会现状。
一路上,李恪心里盘算着到了那里该怎么跟供应商沟通。突然,前方路边围了一群人,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什么。
“过去看看。”李恪勒住缰绳,翻身下马。走近一听,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听说了吗?李恪王爷救灾的时候贪污了好多救灾款。”一个尖细的声音说道。
“是啊是啊,不然这重建咋这么多问题,肯定都进他自己腰包了。”另一个附和道。
认知误差:百姓因谣言轻易相信李恪贪污,与事实不符。隐藏动机:散布谣言者想借此打压李恪。
李恪只觉脑袋“嗡”的一声,这谣言从何而来?他强忍着怒火,挤到人群中。
“你们听谁说的?可有证据?”李恪大声问道。
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过了一会儿,一个中年男子怯生生地说:“大家都这么传,我也是听别人说的。”
李恪深吸一口气,“这是谣言,大家不要轻信,我李恪一心只为百姓,怎会做出这种事。”
可人群中还是有人小声嘀咕:“无风不起浪,谁知道呢。”
李恪知道,此时多说无益,他甩了下袖子,翻身上马,朝着木材产地疾驰而去。时间畸变:此刻李恪觉得每一分钟都无比漫长,急切想解决问题。
到达木材产地时,天色已近酉时。李恪见到供应商,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
“老板,现在是灾后重建的紧要关头,您得帮我这个忙,尽快把木材运过去。”李恪诚恳地说。
供应商却一脸为难,“王爷,不是我不想帮,实在是运输出了问题,我也没办法。”
李恪心里清楚,这家伙说不定也想趁机抬价,他不动声色地说:“老板,您想想,这可是为了灾区百姓,要是因为您的木材供应不上,耽误了重建,您这名声可不好听啊。”
供应商眼神闪烁,犹豫了一下说:“王爷,您再给我几天时间,我尽量协调。”
李恪知道不能逼得太紧,便说:“行,我就再给您三天时间,希望您能说到做到。”
离开木材产地,李恪马不停蹄地赶回灾区。一路上,他都在想那谣言的事。他隐隐觉得,这背后肯定有赵铭的影子。
回到灾区,天已经全黑了。火把在夜风中摇曳,投下诡异的影子。五感错位法:视觉上的火把影子与触觉上的夜风结合。
楚萱儿焦急地迎上来,“恪哥哥,我听说外面的谣言了,这可怎么办?”
李恪握紧拳头,“别慌,我一定会查清楚,还我清白。”
然而,谣言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越传越广。第二天清晨,李恪刚走出房门,就看到一群百姓堵在门口,指指点点。
“就是他,贪污救灾款的王爷。”一个百姓喊道。
李恪心中一阵悲凉,他大声说道:“各位乡亲,我李恪对天发誓,绝没有贪污救灾款,希望大家给我时间,我会查明真相。”
可百姓们根本不听,有人甚至开始扔石头。李恪的亲随赶忙护在他身前。
“都别冲动!”李恪大吼一声,沉默爆发点:平时温和的他此时怒吼。
百姓们愣了一下,但很快又喧闹起来。李恪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决定去见李世民,让皇上主持公道。
巳时,李恪进宫面圣。李世民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
“李恪,朕也听闻了外面的谣言,你可有什么话说?”李世民冷冷地问道。
认知误差:李世民因听闻谣言对李恪产生怀疑。
李恪跪下,“父皇,这是有人故意陷害,儿臣一心扑在灾后重建上,怎会做出这种事。”
李世民盯着李恪看了许久,“希望你说的是真的,朕会派人调查,如果查出你有罪,绝不轻饶。”
李恪心中一紧,但还是坚定地说:“儿臣问心无愧,愿接受调查。”
从皇宫出来,李恪感觉压力如山。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更加艰难。
回到灾区,他发现重建工作明显受到了影响。工匠们干活不再那么起劲,百姓们也开始观望。
“这样下去可不行。”李恪咬咬牙,决定先稳定人心。
他召集了所有参与重建的人员,站在高台之上说道:“各位,我知道外面的谣言让大家心里有了顾虑,但我李恪在此保证,我会还自己一个清白,也会带领大家把家园重建好。请大家相信我,继续努力干活,等重建完成,大家都会过上好日子。”
人群中有人小声议论,但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继续工作。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负责粮食分发的官员来报告,说仓库里的粮食少了一部分。
“什么?这怎么可能?”李恪瞪大了眼睛。
他立刻赶到仓库,仔细查看。发现仓库的门锁有被撬过的痕迹。
“这肯定是有人故意搞破坏。”李恪心想。
他马上安排人手调查此事,同时加强了仓库的守卫。
午后,阳光炽热。李恪坐在临时搭建的营帐里,头疼欲裂。他感觉自己就像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泥潭,越挣扎陷得越深。
突然,一个士兵匆匆跑来报告:“王爷,之前在灾区边缘徘徊的那群人,有几个偷偷潜入了村子,好像在煽动百姓。”
李恪猛地站起来,“走,去看看。”
他带着亲随赶到村子,果然看到几个陌生人在人群中说着什么,百姓们听得一脸愤怒。
“你们是什么人?在这里胡说八道什么?”李恪大喝一声。
那几个人看到李恪,明显一愣,但很快又镇定下来。
“我们是来为百姓讨公道的,你贪污救灾款,还想蒙混过关吗?”其中一个人说道。
李恪冷笑一声,“你们有什么证据?凭空污蔑我。”
那人眼珠一转,“证据?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都觉得你有问题。”
李恪知道跟他们讲道理没用,他对亲随说:“把他们抓起来,审问清楚。”
亲随们一拥而上,将那几个人制服。可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人喊道:“你们王爷贪污,还抓人,太过分了。”
顿时,人群开始骚乱起来。李恪大声喊道:“大家不要被坏人利用,我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但场面一时难以控制,亲随们费了好大劲才维持住秩序。
傍晚,李恪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营帐。楚萱儿递过来一杯热茶,心疼地说:“恪哥哥,你别太累了,事情总会解决的。”
李恪苦笑着摇摇头,“现在谣言四起,又出了这么多事,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相大白。”
突然,一名侍卫进来报告:“王爷,抓到的那几个人说,是赵铭指使他们来的。”
李恪一拍桌子,“果然是他,这个老匹夫,看来我得好好跟他算算账了。”
然而,就在李恪准备进一步行动时,李世民又传来旨意,要求他暂停重建工作,等待调查结果。
李恪心中一沉,他知道,这调查结果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而灾区的百姓可等不起啊。
“不行,我不能眼睁睁看着重建工作停下来。”李恪暗自下定决心,他要想办法在调查期间继续推进重建,同时尽快找出证据,洗清自己的冤屈。
他正思索着对策,突然听到营帐外一阵喧闹。他急忙出去查看,只见一群百姓又围了过来,手里拿着火把,喊着让他交代贪污的事情。
李恪刚要开口解释,一个百姓突然扔出一块石头,砸在他的肩膀上。他忍住疼痛,大声喊道:“大家冷静一下……”可话还没说完,更多的石头飞了过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