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与楚萱儿相拥,喜悦弥漫。突然,窗外树枝晃动,树叶沙沙作响,似有异动。李恪警觉,轻轻推开楚萱儿,抽出腰间佩剑。
“萱儿,躲我身后。”李恪低声道,眼神锐利,扫视四周。
楚萱儿虽害怕,却也点头,躲到李恪身后,双手不自觉地揪紧李恪衣角。
神秘人从阴影中走出,身着黑衣,蒙着面,看不清面容。“李恪,你坏事做尽,今日便是你的死期。”神秘人声音低沉沙哑。
李恪冷笑:“我行事光明磊落,倒是你,藏头露尾,是何人派你来的?”
神秘人不答,手持匕首,疾步冲向李恪。李恪侧身一闪,挥剑格挡,金属碰撞声清脆作响。神秘人攻势凌厉,匕首上下翻飞,如毒蛇吐信。李恪沉着应对,剑招沉稳,护住自己和楚萱儿。
几招过后,神秘人渐渐急躁,攻势愈发猛烈。李恪瞅准时机,一剑挑开神秘人的匕首,然后一脚踢在神秘人胸口。神秘人倒飞出去,撞在墙上,发出闷哼。
“说,谁指使你的?”李恪步步紧逼,剑尖指向神秘人咽喉。
神秘人咬咬牙:“休想让我开口。”
这时,王府侍卫听到动静赶来,将神秘人团团围住。李恪示意侍卫将神秘人押下去审问。
“看来,总有人不想让我好过。”李恪皱着眉头,喃喃自语。
楚萱儿担忧地说:“恪哥哥,你会不会有危险?”
李恪安慰她:“放心,我不会有事。越是这样,我越要站稳脚跟。”
次日早朝,李世民端坐龙椅,扫视群臣。“李恪,你此次治理地方有功,朕对你愈发信任。如今,朕有一项重要任务交给你。”
李恪上前一步,拱手道:“请陛下明示。”
李世民说:“近年来,边境贸易时有纠纷,商队常遇阻碍。朕命你前往边境,整顿贸易秩序,促进边境繁荣。”
李恪心中一喜,这是个巩固地位的好机会。“儿臣领命,定不负陛下期望。”
散朝后,李恪回到王府,立刻着手准备前往边境事宜。他召集幕僚商议,制定计划。
“王爷,边境情况复杂,既有胡商,又有流寇,需小心应对。”一位幕僚提醒道。
李恪点头:“我自有打算。先派人去边境打探消息,了解各方势力情况。”
几天后,李恪带着一队人马出发前往边境。一路上,烈日高悬,大地滚烫,马蹄扬起阵阵尘土。
到达边境城镇后,李恪发现这里商业氛围并不浓厚,街道上行人稀少,店铺大多冷冷清清。
李恪找到当地官员了解情况。官员无奈地说:“王爷,边境常有流寇抢劫商队,胡商也时有**难,大家都不敢做生意了。”
李恪皱眉:“必须先解决流寇问题。”
他立刻召集军队,部署剿匪计划。他决定先派人混入流寇内部,摸清他们的巢穴和行动规律,然后里应外合,一举消灭流寇。
几天过去,派出去的人传回消息,流寇的老巢在一座山谷中。李恪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带领军队趁着夜色出发。
月光洒在山谷中,影影绰绰。军队悄无声息地靠近流寇巢穴。突然,一只飞鸟惊起,打破了夜的寂静。李恪心中一紧,担心计划暴露。
当军队接近巢穴时,里面突然传出喊叫声。原来,流寇发现了混入其中的内应,正在厮杀。
“冲进去!”李恪大喊一声,军队如猛虎般冲进巢穴。一时间,刀光剑影,喊杀声震耳欲聋。
经过一番激战,流寇被打得落花流水,大部分被歼灭,少数逃跑。李恪下令追击,务必斩草除根。
剿灭流寇后,边境治安明显好转。胡商们也开始恢复与大唐的贸易往来。李恪又与胡商们谈判,制定公平合理的贸易规则。
“我们大唐讲究公平交易,大家都能获利,何乐而不为?”李恪真诚地说。
胡商们纷纷点头,表示愿意遵守规则。在李恪的努力下,边境贸易逐渐繁荣起来,街道上热闹非凡,商队来来往往。
然而,树大招风。李恪在边境的成就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朝中一位大臣暗中勾结胡商中的反对派,企图破坏边境贸易。
一天,一位胡商突然找到李恪,哭诉道:“王爷,大唐商人不讲信用,卖的货物以次充好。”
李恪心中疑惑,他一直强调诚信经营,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你先别急,带我去看看货物。”
李恪跟着胡商来到仓库,查看货物后,发现确实存在质量问题。但他觉得此事蹊跷,决定彻查。
他派人调查那些卖劣质货物的大唐商人,发现他们背后有朝中大臣指使。李恪愤怒不已:“竟然有人为了私利,破坏边境贸易。”
他立刻写奏章向李世民汇报此事。李世民接到奏章后,大怒:“大胆奸臣,竟敢如此!李恪,你务必严惩。”
李恪领命,迅速将那些涉案的商人抓起来审问,顺藤摸瓜,揪出了背后的大臣。
在朝堂上,李恪弹劾那位大臣:“陛下,此大臣为一己私利,勾结胡商,破坏边境贸易,罪不可赦。”
那位大臣狡辩:“王爷,你这是诬陷,我冤枉啊。”
李恪拿出证据,摆在众人面前。大臣见状,哑口无言。李世民下令将大臣革职查办。
经过此事,李恪在朝中的威望更高了。李世民对他更加信任,再次召见他。
“李恪,你在边境之事处理得漂亮,朕很满意。如今,朕还有一事,关乎全国税收改革,你可有想法?”李世民期待地看着李恪。
李恪思考片刻:“陛下,现行税收制度存在一些弊端,可简化税制,减轻百姓负担,同时打击偷税漏税。”
李世民点头:“此想法甚好,朕命你牵头负责此事。”
李恪领命后,开始着手税收改革。他深入各地调研,了解实际情况。百姓们听闻李恪要改革税收,都充满期待。
“李王爷是个好官,肯定能让我们日子好过些。”一位百姓说道。
然而,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地方官员和富商为了自身利益,暗中抵制改革。他们散布谣言,说改革会让国家财政受损。
李恪不为所动,他耐心地向百姓和官员解释改革的好处。“改革是为了让国家更富强,大家日子更好过。”
同时,他加强对抵制改革者的监管,一旦发现违规行为,严惩不贷。
在李恪的努力下,税收改革逐渐推进。几个月后,改革初见成效,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百姓负担也有所减轻。
李世民对改革成果非常满意,在朝堂上公开表扬李恪:“李恪,你为国为民,功不可没。朕决定,再赐你良田千亩,珠宝无数。”
李恪跪地谢恩:“谢陛下隆恩,这都是陛下英明领导,臣只是尽力而为。”
那老王爷看着李恪一次次得到李世民的嘉奖,心中的嫉妒几乎要溢出。他又开始盘算着如何陷害李恪。
一天深夜,老王爷秘密会见了几个心腹。“李恪如今权势越来越大,对我们不利,必须想办法扳倒他。”
一个心腹献计:“王爷,我们可以在税收改革上做文章,制造一些假证据,说他贪污税款。”
老王爷眼睛一亮:“好主意,就这么办。”
于是,他们开始伪造证据,准备在合适的时候呈给李世民。
李恪却浑然不知危险将至,他依旧忙着税收改革的后续工作。他相信,只要一心为国家和百姓,就不怕任何阴谋诡计。
此时,一个黑衣人偷偷潜入李恪书房——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