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强压怒火,加紧排查奸细。每日除了盯着研发,就是观察众人。可那奸细狡猾得很,始终没露出马脚。
日子又过了半月,新型运输工具再次迎来测试。李恪心里忐忑,生怕再出岔子。当工具缓缓启动,平稳行驶时,众人欢呼起来。李恪悬着的心,这才落了地。
新型运输工具研发成功,这消息如长了翅膀,迅速传遍大唐。商贾们嗅到商机,纷纷找上门求合作。一时间,李恪府上热闹非凡。
一位大商人抱拳说道:“王爷,您这运输工具简直是神物啊!有了它,货物运输又快又稳,成本还低。我愿出高价购买使用许可。”
李恪笑道:“好说,只要对商业发展有利,咱们可以好好谈谈合作。”
随着新型运输工具投入使用,大唐商业迎来井喷式发展。城市里街道上车水马龙,店铺林立。原本滞销的货物,通过便捷的运输远销各地。
长安城内,一家绸缎庄老板喜笑颜开:“以前丝绸运到外地,路途遥远,损耗大,价格还高。现在有了王爷的运输工具,成本降了,销量翻了好几倍。”
商业繁荣,税收也跟着增加。李世民龙颜大悦,在朝堂上夸赞李恪:“李恪,你推动的科技革新成效显著,让我大唐商业如此兴旺,功劳不小啊!”
李恪拱手道:“陛下过奖,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科技革新之路还长,还有很多可进步之处。”
在商业繁荣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新兴行业。街边出现了不少专门修理运输工具的铺子,还有培训驾驶员的学堂。
楚萱儿看着热闹的街市,兴奋地对李恪说:“你看这大唐,因为你的发明,变得生机勃勃。以后说不定还会有更多新鲜事儿呢。”
李恪笑着点头:“没错,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不能停下脚步,得继续探索。”
然而,繁荣背后总有暗流涌动。那个隐藏在科研团队里的奸细,看着李恪的事业蒸蒸日上,心里愈发焦急。
他躲在阴暗角落里,咬着牙自言自语:“不能让他这么得意下去,我得再搞点破坏。”
这天夜里,奸细偷偷潜入运输工具存放仓库。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他的身影显得格外阴森。
他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工具,开始对运输工具动手脚。就在他快要完工时,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
他心里一惊,赶紧躲到一旁的箱子后面。只见李恪带着几个侍卫走了进来。
李恪冷冷地说:“我就知道你会忍不住再来,今天就让你原形毕露。”
奸细听了,心里暗叫不好。他刚想趁机逃跑,却被侍卫们团团围住。
“你到底是谁指使的?”李恪厉声问道。
奸细嘴硬道:“哼,要杀要剐随便你,我不会说的。”
李恪冷笑一声:“你不说没关系,我有的是办法让你开口。把他押下去,严加审问。”
侍卫们押着奸细离开后,李恪看着被破坏的运输工具,陷入沉思。他知道,敌人不会轻易罢手,未来的路还充满挑战。
经过这次事件,李恪加强了科研团队和运输工具的安保。同时,他也加快了新科技的研发步伐。
不久后,李恪又推出了一项新发明——自动舂米机。以往舂米全靠人力,辛苦又低效,有了这机器,粮食加工变得轻松简单。
农村里,一位老农夫看着自动舂米机,笑得合不拢嘴:“王爷真是神人啊,这机器一开动,省了我们多少力气。”
自动舂米机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粮食产量增加,市场上的米面供应更加充足,价格也稳定下来。
商业的繁荣让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街头巷尾,孩子们穿着新衣,嬉笑玩耍。酒楼茶馆里,人们欢声笑语,谈论着生意和生活。
李恪走在人群中,感受着这份热闹和喜悦。他知道,这一切都来之不易,是无数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然而,树大招风。李恪的名声越来越大,引来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
在朝堂上,一些保守派大臣又开始蠢蠢欲动。一位大臣阴阳怪气地说:“陛下,李恪搞的这些发明,虽然让商业繁荣了,但也让人心浮躁。传统的农耕和手工技艺都没人重视了。”
李恪立刻反驳道:“大人此言差矣。科技革新是为了让国家更好地发展,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传统技艺也不会被遗忘,我们可以两者兼顾。”
李世民微微点头:“李恪说得有理。科技和传统并非对立,我们要学会平衡。”
得到李世民的支持,李恪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回到科研团队,鼓励大家继续创新。
“伙伴们,我们不能被这些杂音干扰。科技革新的道路上,总会遇到阻碍,但我们要勇往直前。”李恪激昂地说道。
团队成员们纷纷点头,眼神中充满了斗志。他们日夜奋战,又有了新的发明设想。
随着时间推移,大唐的商业越来越繁荣。各地的商队往来频繁,港口城市里,商船云集,货物堆积如山。
李恪的名字传遍了大唐的每一个角落,他成了人人敬仰的英雄。可他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想着如何让科技惠及更多人。
他决定在各地开办科技学堂,免费传授科技知识和技能。消息传开,报名的人络绎不绝。
在科技学堂的开学典礼上,李恪看着台下一张张渴望知识的面孔,心中充满希望。
“同学们,科技是改变世界的力量。你们是大唐的未来,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做出贡献。”李恪说道。
就在李恪全身心投入到科技和商业发展时,那个一直隐藏在暗处的老王爷,又在密谋新的阴谋。
他召集心腹,脸色阴沉地说:“李恪的势力越来越大,我们必须想个更狠的办法对付他。”
一个心腹献策道:“王爷,我们可以制造舆论,说李恪的发明会带来灾难,扰乱民心。”
老王爷点头道:“好,就这么办。一定要让李恪身败名裂。”
于是,一场针对李恪的舆论风暴悄然袭来。街头巷尾开始流传一些谣言,说李恪的发明会破坏风水,引来灾祸。
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开始恐慌,对李恪的发明也产生了怀疑。李恪得知后,眉头紧锁。
“这些谣言太可恶了,我们必须尽快澄清。”李恪对楚萱儿说道。
楚萱儿安慰道:“别着急,清者自清。我们可以用事实说话。”
李恪开始四处奔走,向百姓展示科技发明带来的好处。他带着大家参观工厂,演示新工具的使用。
渐渐地,百姓们的疑虑消除了,谣言不攻自破。商业依然繁荣,科技革新的脚步也没有停下。
李恪继续带领团队研发新的科技产品。他的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希望能让大唐在科技和商业领域领先世界。
这天,李恪正在实验室里忙碌着,突然一名侍卫匆匆跑来。
“王爷,不好了,有一群人在城外闹事,说是反对您的发明。”侍卫气喘吁吁地说。
李恪放下手中的工具,眼神坚定:“走,去看看怎么回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