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盛世景象

换源:

  李恪紧攥加急文书,指节泛白。“这帮奸臣,净坏老子好事!”他低声咒骂。

当即,李恪安排好边境事务,快马加鞭赶回长安。一路上,他心中盘算着对策,眉头拧成了麻花。

抵达长安后,李恪直奔皇宫。宫殿内金碧辉煌,可此刻他无心欣赏。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

“李恪,你可知罪?”李世民一拍桌子,厉声喝道。

李恪跪地,大声道:“陛下,臣无罪!那敌军表面求和,实则暗中增兵,臣若不先发制人,边境百姓恐遭屠戮!”

朝堂上,赵铭站出来,阴阳怪气地说:“王爷倒是嘴硬,谁能证明敌军有异动?莫不是王爷为了一己之功,擅自开战吧!”

李恪怒目而视,“赵大人,空口无凭可不好!我有士兵的情报和缴获的物资为证!”

李世民摆了摆手,“此事暂且搁置,待朕派人查明真相。李恪,你先退下。”

李恪无奈退下,心中窝着一团火。他回到王府,楚萱儿迎上来,“王爷,事情如何?”

李恪叹了口气,“陛下要派人查,那帮奸臣肯定会从中作梗。”

楚萱儿握紧拳头,“王爷莫急,咱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我这就去联络朝中忠臣,让他们为你说话。”

李恪点点头,“也好,有劳萱儿了。”

接下来几日,楚萱儿四处奔走,李恪则在王府整理证据。朝堂上暗流涌动,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这天,李世民召集大臣商议此事。李恪带着证据上殿,将敌军增兵和自己突袭的缘由一一陈述。

不少大臣纷纷点头,认为李恪做得没错。可赵铭一伙仍不肯罢休,继续狡辩。

“就算敌军增兵,也不一定是要反悔条约,王爷此举太过冲动!”赵铭喊道。

李恪冷笑,“赵大人,你如此维护敌军,莫不是和他们有勾结吧?”

赵铭脸色一变,“王爷血口喷人!”

双方争吵不休,李世民一拍桌子,“都安静!朕已派人去边境查探,待结果出来,自有定论!”

朝堂暂时安静下来,李恪心中忐忑,不知调查结果如何。

几日后,调查人员回来复命。他们呈上敌军增兵和备战的证据,李世民脸色缓和了些。

“李恪,此次你做得并无过错。敌军狡诈,你能及时察觉并出击,朕要嘉奖你!”李世民说道。

赵铭一伙见势不妙,纷纷低头,不敢言语。李恪松了口气,心中的大石头总算落地。

此后,李恪在朝堂的威望更高了。他继续推行改革,大唐在他的努力下,越发繁荣昌盛。

街道上,人群熙熙攘攘。小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丝绸店、酒馆、钱庄一应俱全。

“瞧一瞧,看一看嘞!正宗的西域香料!”一个小贩高声吆喝着。

“老板,给我来二两。”一位妇人停下脚步,选购起来。

远处,一队商队缓缓而来,满载着货物。骆驼背上的驼铃叮当作响,仿佛奏响了一曲繁荣的乐章。

李恪微服出巡,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这才是我想要的大唐啊!”他喃喃自语。

突然,一阵争吵声传来。李恪循声望去,只见两个年轻人正在争论。

“你说现在这日子多好,都是托了王爷的福!”一个年轻人说道。

另一个年轻人不屑地说:“切,王爷能有多大本事,还不是运气好!”

李恪心中一动,走上前去,“两位小兄弟,不妨说说,为何会有这样的看法?”

第一个年轻人激动地说:“大哥,你是不知道。自从王爷推行改革,咱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现在顿顿有饭吃,还有新衣服穿!”

第二个年轻人反驳道:“那也不能全怪王爷,说不定是赶上好时候了呢!”

李恪笑着说:“两位小兄弟,依我看啊,王爷确实有真本事。他推行的改革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等多个方面,都是实实在在为百姓着想。就说这商业,开放边境贸易,让大家的生活物资丰富了不少。”

第一个年轻人连连点头,“大哥说得对!我爹以前是个小商贩,生意不好做。现在好了,能和西域人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呢!”

第二个年轻人听了,也有些动摇,“好像有点道理,看来是我小看王爷了。”

李恪满意地点点头,“是啊,王爷一心为了大唐,为了百姓,大家应该多支持他。”

告别两个年轻人后,李恪继续前行。他来到一处农田,农民们正在辛勤劳作。田地里,庄稼长势喜人,一片绿油油的景象。

“今年收成肯定不错!”一个老农擦了擦汗,笑着说。

旁边的年轻人说:“是啊,多亏了王爷推广的新种植方法,这粮食产量提高了不少。”

李恪走上前,和他们聊了起来。“大爷,这新种植方法用着咋样?”

老农咧嘴笑道:“好得很呐!以前种庄稼,累死累活也收不了多少。现在按照王爷教的方法,省时省力,收成还好!”

李恪心中欢喜,“那就好,希望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离开农田,李恪又来到一座学堂。学堂里书声琅琅,孩子们认真地诵读着经典。

一位先生看到李恪,热情地招呼道:“这位客官,进来看看吧。如今这学堂都是王爷出资兴办的,让好多穷人家的孩子有了读书的机会。”

李恪走进教室,看着孩子们那求知的眼神,心中感慨万千。“知识改变命运,希望他们将来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走出学堂,天色渐晚。李恪望着灯火通明的长安城,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大唐终于呈现出盛世景象。

回到王府,楚萱儿已经准备好了饭菜。“王爷,今日出巡可有收获?”

李恪笑着说:“收获颇丰!看到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我这心里啊,比吃了蜜还甜!”

楚萱儿依偎在李恪身边,“这都是王爷的功劳,相信大唐会越来越好的!”

此后,李恪继续致力于改革和国家建设。他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军事防御,促进文化交流。

在农业方面,他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推广新的农作物品种。农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商业上,他进一步开放市场,降低税收,吸引了更多的商人前来贸易。城市里店铺林立,货物琳琅满目,经济十分活跃。

军事上,他加强军队训练,更新武器装备,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边境地区安宁祥和,外敌不敢轻易来犯。

文化领域,他大力提倡学术研究,兴办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蓬勃发展,大唐文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然而,就在李恪沉浸在盛世的喜悦中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这天,李恪正在书房批阅奏章,一名侍卫匆匆来报:“王爷,城外发现一群神秘人,形迹可疑!”

李恪眉头一皱,“立刻派人去调查,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来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