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娘见他一口咬定是先前存的米,也就不再多问。
一家人但凡过日子,点到为止就行,真要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只怕是伤了彼此的和气。
“老四,烦您再受累下,把这米倒米缸里去!”
“我这会儿也来不及煮饭炒菜了,咱们就晚上炖筒子骨吃饭,我现在擀点面条,切块五花炒肉臊子,怎么样?”
张德云换了身干净衣服和鞋子从卧房里出来,连连点头。
“好的,二嫂,你看着办吧!”
王春娘已经在厨房里揉好了面团,铁锅里煸炒肉臊子的香味,飘的满院子都是。
不得不说这个家要是没了二嫂,恐怕天还真的要塌了下来。
没一会儿,肉臊子面就做好了。
“都坐下吃吧,面坨了就不好吃了!”
王春娘说着把盛了面的碗端了出来,来寿、来喜也懂事的搬来了板凳,几人围着院子里的石桌吃起了面条。
不是王春娘花钱买的肉,她用起来就是不心疼,不过也不吝啬他们吃的多。
两个孩子拿的是小碗,比他们两个大人吃的少,但碗里的肉臊子却是分量十足。
来寿这小子,端着碗,一个劲的用筷子往嘴里扒拉着肉,还不时的哈着嘴里的热气。
张云德这会儿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了,他这碗面条特别的实沉,肉臊子也是几乎把碗铺的满满的。
一筷子拌匀了肉臊子和面条,然后挑起来吃进嘴里。
细细咀嚼间,张云德只觉得一股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
煸炒过的五花肉丁肥瘦相间,这一咬,丰腴的油脂在嘴里化开。
一个字!爽!
两个字!好吃!
吃完了碗里的面条,放下碗,张云德一本正经的看向王春娘。
“二嫂,你给我说个实话,咱们家现在到底是个什么境况?”
原主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一心只读小画册的读书人,张云德在他的记忆里找不到一点有用的信息。
如果是问大哥、二哥,他们两个为了自己能安心念书,肯定会有所隐瞒。
倒不如问王春娘这个心直口快的,说不定能听到几句真真实实的话语。
果然听他这么问,王春娘放下了手里的碗筷。
自己这小叔子成日里一副人事不知的样子,早就该改改了,如今一看,倒也不是个没有良心的。
也好,一家子人有福一起享,有难也一起抗呗。
“行吧,你都这么问了,那我也就说道说道。”
刚想继续,她就看到来寿、来喜眨着眼睛看向自己。
“吃完了?吃完就回屋里玩去,不喊不许出来!”
两个小家伙应了一声,拿上张云德带回来洗干净的野果子,垂头丧气的回到了屋里。
王春娘轻哼了一声,然后捋了捋额角的发丝,娓娓道来。
“要说饿当然也饿不死,只是怕没前两年那么宽裕了!”
“咱们家一年主要是两宗的进项,一个是四叔你的十两学银的补贴,另外就是两亩学田的收成。”
“一般的秀才家若是人口单薄的,无人耕种,就会把学田另租出去,或是找佃户出钱让他们来种地。”
“咱们家想着这是两亩水稻田,还是在自家手里最划算,于是就由你大哥、二哥亲自来耕种。”
“所以这家里以你为重,也是情理之中,就算我偶尔酸上你几句,可也明白你才是老张家真正的主心骨!”
“你是不知道,这几天半夜睡觉前,你二哥都要喊几声阿弥陀佛才上炕呢!”
“幸好你没死……”
王春娘越说越来劲,一下没刹住车,轻轻打了下自己的嘴。
张云德愣愣的笑了笑,他是真服了王春娘这脾气。
“那这么说,咱家加上每年的收成和学银补贴,也有个三、四十两的银子,怎么日子就走下坡路了?”
听她这么说,那张家绝对是属于富农的水平了。
“怎么就?还不是老四你念书念的!”
可能是张云德说的太轻描淡写了,让王春娘说话又没了好气。
“不说以前给私塾先生的束脩,就是你那些书,一年下来就要赊上十几两银子,都快赶上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销了!”
“你是说……”
张云德微微转身,指向了身后西屋的书房,忍不住惊呼的叫出了声。
“那些书一年要花上十几两?”
“二嫂,你等等,我好好想想!”
张云德飞快的搜索着记忆,原主每次去县城,都会去那些古籍书画店。
因为他有功名在身,又是长住龙门村,那些书画店的老板就都会给他赊账。
时间一久,一些滑头的掌柜就专找些孤本画册,哄抬价格后卖给他,而原主这个大怨种,甚至连价格都不多问,全部尽收囊中。
先记帐上!
记账上就行!
张云德之所以之前没觉得这些书要花不少钱,是因为原主从来就不问价钱。
回想起一幕幕原主大手一挥,从书店里满载而归的场景,张云德就觉得额头的青筋暴起,真想给原主来上两个大比兜。
“那我现在还有赊账吗?”
此刻自己堪比一张苦瓜脸,问出了最担心的事。
王春娘斜睨了他一眼,一边收拾起桌上的碗筷,一边阴阳怪气的说道:“没了,哪能一直有啊,要不然,我可不跟你们老张家过了!”
听王春娘这样说,张云德算是松了口气。
这样一看,自己的学银补贴还是都花在了自己身上,甚至两位兄长还要日日在田里耕作,供着一家七张嘴的吃喝。
原本想要找大哥要上一吊钱的念头,也就此给打消了。
王春娘看他整个人无精打采、蔫蔫的坐在那里,后悔自己是不是把话说重了。
于是把碗筷拿到厨房放下,又折了回来,想着安慰上几句话。
“老四,这都是之前的事了,你也别放在心上。”
“这些年多亏了你有功名,免了老大、老二的徭役不说,就连每年的赋税,七七八八的能免上个一大半呢!”
张云德只是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既然不好意思向大哥要钱,他也只能另想办法。
王春娘看他不像是有什么事的样子,就不再管他。
打了桶水把碗筷洗干净后,她就拿出砂锅,打算把筒子骨炖了汤晚上喝。
至于那块大五花肉还剩不少,她用麦秸杆给捆扎了起来,吊在井里保存。
这样就是过上十天半个月,猪肉也不会变质。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下有肉有米,她王春娘都能给做出花来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