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第一个四年计划(求评论)

换源:

  只见得计划书上写着七个大字。

“第一个四年计划。”

徐晃和贾诩仔细研读起萧竹的计划书。

大为震撼。

贾诩颤抖的问道。

“主公,这真能做到吗?”

萧竹点了点头。

“我们必须做到。”

徐晃同样激动的说道。

“如真能如此”

“我替白波军老弱妇孺感激主公大恩大德。”

萧竹赶紧回道。

“白波军老弱妇孺,如今也是我的子民。”

匈奴人和白波军在洛阳城外驻扎了一夜。

等着朝廷分配去处。

当朝阳的第一缕阳光撒在洛阳城的城门上。

洛阳城的大门缓缓打开。

为首的是八个男人。

身穿汉制官服。

十分儒雅。

气度不凡。

三个年龄大的。

不过也就三十多岁。

年龄小的有两个。

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五岁。

这八人有五人是萧竹征辟来的俊才。

还有两人是汉臣。

剩下一人白送上门的。

这八人分别是。

钟繇三十八岁。

周毖三十四岁。

伍琼三十二岁。

华歆三十二岁。

许靖二十岁。

司马朗十九岁。

诸葛瑾十五岁。

杨修十四岁。

白送上门的自然是杨修。

之所以用他。

一是实在没人了。

二来萧竹也算锻炼一下自己的义子。

历史上的杨修之所以被曹操斩杀。

是因为处处透漏出小聪明。

为曹操所忌惮。

而杨修之所以处处透漏出小聪明。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做官之后直接就进入了高层。

没有经历基层的锻炼。

杨修的天资绝对是上等的。

如果细细打磨。

未必不是一块璞玉。

两名汉臣便是周毖、伍琼。

这两位是萧竹比较放心的。

征辟来的分别是钟繇、华歆、许靖、司马朗、诸葛瑾。

当然说征辟也不是十分准确。

钟繇、华歆、许靖应该算重新启用。

这三人本就是孝廉。

严格意义上讲。

真正征辟来的就是司马朗、诸葛瑾。

而这二位俊才。

也不是冲着萧竹的面子来的。

司马朗是萧竹未来老丈人。

司徒王允联系的司马家。

征辟而来。

诸葛瑾是萧竹另一个老丈人。

中郎将蔡邕联系的诸葛家。

严格意义上讲。

诸葛瑾不够征辟的年纪。

但是架不住蔡邕面子大。

便派来诸葛瑾。

不过这两位少年俊才。

现在算汉臣阵营。

能否降伏他俩。

就看萧竹的手段了。

除了这八位。

还有足足七百人的数算小吏。

萧竹下令。

只要会写字。

会算加减法。

就给编制。

虽然无品阶。

可每月俸禄两袋精米。

合市价两千钱。

这工资绝对算高薪。

甚至有不少无实权的汉臣。

听闻萧竹的工资。

弃掉原来的官职。

担任这数算小吏。

萧竹也很开心。

两袋大米换人一个月的劳动。

这放后世觉得算黑心老板。

结果还有许多人踊跃报名。

萧竹为了这八人名正言顺。

封钟繇赈工中郎将。

这个官职是萧竹自创的。

反正东汉末年各种中郎将层出不穷。

什么建威中郎将周瑜。

军师中郎将诸葛亮。

五官中郎将曹丕。

不差这一个赈工中郎将。

品秩比二千石。

就是享受两千石官员的待遇。

而其余七人,封赈工校尉。

品秩比一千石。

就是享受一千石官员的待遇。

反正就是几千袋大米的事。

萧竹又不缺大米。

钟繇是以工代赈的总体负责人。

按照萧竹的四年计划。

严格执行。

其余七人。

是萧竹四年计划的实际工作者。

钟繇三十八岁。

这是他第一次被重用。

历史上钟繇第一次被重用也是在公元一九二年。

整整被提前了三年。

而那次重用。

是为反贼李傕、郭汜出谋划策。

也成为了钟繇一辈子的污点。

如今钟繇是替朝廷安抚流民。

天上地下的差别可想而知。

只见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

当他昨天看到萧竹给他的计划书时。

便知道这是一件青史留名的事。

自己将来的官途。

也在这件事上。

看向最年轻的杨修。

“德祖,你领一百人的小吏。”

“负责这白波军的以工代赈。”

“白波军的任务,你已经知晓。”

“能否证明自己。”

“能否给你父亲太尉杨彪长脸。”

“能否延续杨家四世四公。”

“成为五世五公。”

“全在你一念之间。”

感谢大大的催更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