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苏叔叔的事迹被关注

换源:

  中午。

所有人都感到悲痛万分。

不仅仅是文艺频道的人,其他频道和部门的人也都一样,苏叔叔的事迹他们都知道,全台上上下下很多人都受过苏叔叔的恩惠。有几个电视台里跟苏叔叔相熟的老同志还特意请了假,去苏叔叔家帮忙,帮着那边料理后事,他们也是怕苏叔叔唯一的女儿经受不住这个打击,他们不放心。

这边。

《百家讲坛》栏目组。

一个小杰不认识的青年推门进来了,他进门后首先看向了小杰,然后不太客气地对李华道:“李监制,台领导让你去一下。”

李华一抬眼,跟着他走了。

小王一愕,“这人不是咱们文艺频道的啊。”

“台领导?电视台的领导找李哥?”飞哥也预感不太好。

果然,十多分钟后,李华一个人回来了,对小杰道:“台里说你当众辱骂和威胁同事,给了你一个记过处分,扣你三个月奖金,停职一周。”

小杰一脸无所谓的表情。

虎哥却不干了,“凭什么!他们凭什么给小杰老师处分!”

“还是台领导那边给的?”小王气道:“怎么都惊动上面了?”

飞哥道:“那还用问么,肯定是刘启天那里报上去的,他告的状!”

大家都看得明白,小杰刚打了刘启天的儿子,还把他儿子送进了拘留所,是刘启天儿子有问题在先,所以风波还没过去的现在刘启天不好跟小杰动手,但今天小杰骂了他的秘书,是一次新的事情了,刘启天自然找到了由头,但还是不想在苏叔叔死后的现在再落下一个公报私仇的名声,于是才跟上面打了招呼吧,处分也是台里那边下达的,看得出,有台领导跟刘启天关系很好。

小杰整体东西起身,“那我先回去了李哥。”

“就停职一周,下周你再来,没事。”李华安慰道。

小杰跟同事打了声招呼,便拿着东西出去了,临走时他深深望了一眼苏猛工作过的办公区,转身下了楼。

车上。

小杰给曾经电台的同事打了一个电话,“喂,忙着呢么?说话方不方便?”

对方淡淡道:“刚录完节目,方便。”

“有点事求你,新闻频率那边的人,你熟吗?”小杰问道。

“谈不上熟悉吧,但都认识,怎么了?”电话那边道。

小杰道:“我这里有个新闻素材,我想曝光一下,是我们电视台里的一个老员工,叫苏猛,他……”小杰花了五分钟的时间,把这件事从头到尾来龙去脉都说了一遍,“你看能不能上咱们电台的新闻?”

对方想了想,“你们文艺频道领导公报私仇,导致苏叔叔过度劳累而死的事情,肯定不能报,毕竟我们也是属于京城电视台的,电台早跟他们合并了,领导不会答应这种事的,但是单独是苏叔叔的事迹,肯定是可以报的。”

小杰只好道:“好,那就报这个。”

“行吧,我帮你联系一下。”电话那边答应道。

“那就多谢了,改天请你吃饭。”小杰说完就挂了电话。

小杰以前的同事办事还是很靠谱的,而且她可是京城广播电台的台柱子,面子也很大,大概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在电台《新闻直播间》的栏目中就出来了,那边肯定也是有记者去详细调查过了,查得很清楚。

“苏猛——一个平凡的名字,一个平凡的人,可是当听到了他的事迹,我想没有一个人会觉得他平凡,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他仅凭着自己的微薄收入,省吃俭用,甚至在休息日去大街上捡破烂,用这些钱资助了足足一百五十九个孩子!有失学的孩子,有患病的孩子,还有被抛弃的孤儿!整整一百五十九个!当然,这只是我们从苏猛家人那里了解到的情况,至于具体数字,可能只有苏叔叔一个人知道了,而我们可能也一辈子都了解不到了,因为在昨天夜里,苏叔叔因劳累导致的心脏病发作,与世长辞!”

“下面,让我们来聆听一些采访片段。”

电台那边把这个做成专题了,不是就简单的报导。

“你好,我们是电台的记者。你是苏叔叔资助过的孩子吗?苏叔叔平时是个怎样的人??”

“呜呜呜!”

“小妹妹,你先节哀,苏叔叔的事情我们也很抱歉。”

“苏……苏爸爸是个好人!呜呜!大好人!他对我们……呜呜呜……都是对亲生孩子一样……的!一开始,我们以为苏爸爸是大老板,因为他总是慷慨地帮助我们。但后来我们才知道,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员工,他的钱都是通过自己的工资和捡破烂、捡瓶子换来的。然而,他却把这些钱都给了我们!有一次,我生病了。苏爸爸不知道怎么得知了这个消息,他立刻赶到了医院看我。医生告诉我需要进行一个小手术,而苏爸爸二话不说就把手术费用给交了……呜呜……后来我才知道,用来给我交手术费用的钱,竟然是苏爸爸亲生女儿第二天要交的大学学费!”

在电台录音里的那个记者似乎也动容了,一时无声。

只听那个孩子在不断哭泣,“为什么啊!课本上和老师一直告诉我们要做个好人!好人长命百岁!可为什么苏爸爸走了啊!记者阿姨!呜呜呜……他们说苏爸爸是操劳过度才导致的心脏病!是不是我们害死了苏爸爸?苏爸爸是为了帮助我们……才去捡瓶子,才去每天加班的!是不是我们害死了苏爸爸?”

孩子的问话,一下子打在了很多人的心上!

那个负责采访的记者,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接着,又是第二个人的采访,然后是第三个,第四个!

“大姐,您是苏爸爸的邻居吧?请问在您眼里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老苏人太好了!我们邻居有什么事他都帮忙!人缘特别好!这么好的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啊!”

“你们知道他这些年资助了这么多孩子吗?”

“不知道啊,谁也不知道,我们就知道老苏在电视台上班,从来没听说过他资助孩子了!就知道他们家生活条件不是很好!那次他女儿上大学,连学费都交不起,听说是老苏后来死乞白赖求着学校领导,才让学校答应延缓一段时间的。唉!老苏就是这种人!他做了什么事都不喜欢说,不喜欢挂在嘴上!有一次我家里没人,就我儿子在家,发高烧,我儿子迷迷糊糊地跑到老苏家,老苏带着我儿子就去看病了,事后还告诉我举手之劳不让我放在心上,可我后来问我儿子才知道,我们胡同很长,里面车子多,救护车根本进不来,老苏是抱着我儿子跑了足足一公里才赶到医院的!可这些事,他提都没有提过一句啊!”

新闻一经报道,立即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其实不止是京城广播电台,同一时间,京城好几家报纸媒体都有报道,甚至京华时报都在位置极好的第二版放上了苏猛的照片,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京城电视台那些了解苏叔叔的人爆出来的,不是就小杰一个人认识人,大家都是搞媒体工作的,谁没有几个人脉和认识的朋友和同学?而且这件事也确实具备了一个能引起广泛关注的新闻条件,所以苏叔叔的事迹在他去世的当天就传遍了京城!

一家广播媒体,七八家报社媒体报导!

这件事顿时炒得沸沸扬扬了,国内其他地方也有了关注的人!

尤其网络上,这种开放式的传播渠道,这事儿一出,一下子引起了广泛热议!

“好人啊!”

“怎么世界上还有这么善良的人?”

“我感动了!在苏爸爸面前,我真的自惭形秽!”

“是啊,那些搞慈善的人,那些自誉为全国道德模范的人,好多人做了一件事都很不得嚷嚷着让全世界都得知道,让人知道他们做了什么,让人们崇拜他们夸赞他们高尚,这是高尚?我以前觉得是,但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看了苏爸爸的事迹,我有了更深的认识,善良是一种发自内心更深层的东西,是问心无愧的一种人性,是不一定需要人知道的,不是喊出来的!”

“楼上说得好!”

“昨天也是他们电视台吧,那个叫刘启天的,也是电视台的频道负责人,不就是帮助了一个失学孩子吗?结果昨天报纸全都是这个,大家在网上也一片赞扬他,我当时也发表了评论,觉得作为电视台的干部这种事情是该提倡和肯定的,做得很好,可现在想一想,跟苏爸爸比起来,这算的了什么?”

“一路走好!”

“苏爸爸,我们会永远记住你的!”

“诶,我听说苏爸爸是得罪人了,被人刁难死的!”

“什么?怎么会?”

“我也是听说啊,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听说他是得罪台里的某个人了,然后成天被要求加班,根本不是苏爸爸自愿加班的,因为加班也没有加班费和奖金,最后都会被找由头给扣掉!”

“是不是造谣啊?”

“还有这事?不会吧?”

“如果是真的,我草!那可恨了啊!”

“我也不确定,反正我一说,你们一听就行了。”

可是这个发在论坛上的帖子很快就被删除了。

小杰恰好翻到了这个帖子再看时却被告之帖子已删除或不存在心中就是一沉!

什么意思?

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这跟小杰那时候被抓时的舆论状态多么相像啊!

到了最后京城电视台估计也是不得不说话了于是在京城BTV-新闻频道里播出了苏叔叔的事迹还说他们以前都不知道现在才听说也为有这样的同事而自豪这是纯熟扯淡怎么可能没听说过!

包括他们,其他所有媒体虽然报道了苏叔叔的事迹,但都只是局限于他的个人经历中,至于他在单位的情况和其他事情,根本一概不提,一个字都没有露。甚至连那些小报社都没有说闲话的,也不知是顾虑京城电视台这个大媒体,还是给刘启天面子。不然的话,按说苏叔叔被人“害死”的新闻报道,很多报社都应该会抢着报道的啊!不管是事实真相还是哗众取宠,这都是话题啊!不可能没人惦记!

事实看来很明显了!

小杰也是搞媒体工作的,这个要是再不明白,那他也就白活了!

这一次,幕后又有人在操纵着舆论的方向,让民众们只盯着苏叔叔的光彩,从而忽略苏猛因何去世!

好一个刘启天!

你也就这么一招了吧?

小杰眼神突然越来越坚定了起来,好,既然没有人揭开这件事,既然没有人敢报道这件事……

那我来!

我拼了不当这个主持人了!

我拼了以后都不在电视台干了!

我他妈也要给你丫刘启天拉下马!

如果是平常的语言,小杰也没有这个本事,更没有这个话语的能量,他就算把刘启天的嘴脸公之于众,别人一来可能不会相信,二来,可能也不太会关注,毕竟他也不是什么太有名气的明星,但光说话不行,不代表小杰没有其他办法,他还有一个所有人都会顾忌的手段——他的诗!

小杰的话力度有限,但小杰的诗,却一直受到极为广泛的关注,就像他进派出所时,就是靠着两首诗出来的!

这其实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

或者说是一个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

有人也许会说,说话都没用,写诗就能引起关注?

对小杰的情况来说,还真是这样,举个例子,历史上死了那么多无辜的学生,他们的名字有谁会知道?有谁会记住?没有几个!但其中,一个叫刘和珍的女学生却是在小杰那个世界几乎所有人都记得的!为什么?就因为鲁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记念刘和珍君》!

文学,只有文学,或许才有这个力量!

小杰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和主意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