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

换源:

  一人买了一个尝着,吃了好,有的也多带了几个回家去。

杨衣与杨谷两人手忙脚乱,不停的擀面饼,煎着饼。

可算是把这一大波顾客给卖完了。

不多时,杨衣他们带来的面团便用完了。

有人听见了街上卖杂粮煎饼的,结果一来,看到杨衣和杨谷两人已经在收摊了。

忙出声问道:“小兄弟,你们这饼还有嘛?”

杨谷听见有人问自己,便也停下手里的活说道:“今天带来的粉用完了,你要吃下次早些来。”

杨衣想了想,刚刚煎了一个比较小的饼,便出声道:“大哥且慢,这有个小的,免费送你尝尝味道,若吃得惯,下一次赶集来买。”

那汉子瞧了也不客气,拿了饼道了一声谢,边走边吃起来。

又接着买了些包子馒头往回赶去。

这大汉是镖局的一个镖师,他们镖局现下也没什么生意,便就在街上的局子里待着。

轮流去街上买早膳,今天恰好轮到他了。

远远就听见有人说码头路口有人卖煎饼,紧赶慢赶,还是已经收摊了。

也不虚夸,这煎饼确实好吃。

面皮劲道,馅料也并不油腻,有着独特的味道。

他一跨进镖局门口,有人就和他打起招呼:“彭哥,今日买了什么早膳?”

见只是平时的,便也兴致缺缺。有人眼尖,瞧见了他手上的饼。

“彭哥,你吃的什么?”

说着便要来拿,这彭姓的男子不给,躲着这群汉子。

双手难敌众拳,这块小小的煎饼便被分成了几块。

大家一吃,有些惊奇,“这饼子好味道!怎不多买些?”

这汉子摇摇头,说道:“生意太好了,我去的时候早都卖完了。”

众人没有办法,便没再多说,只是暗暗下决心,明场赶集一定要买到。

大家又将这包子馒头分着吃了。

瞧着人流也散了,馅料也差不多全用完了,杨衣便喊着杨谷收拾东西。

想着家里最近好久都没有喝骨头汤了,杨衣便去了卖肉的那里瞧了瞧。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屠户正要收摊,便把没卖出去的大骨头和猪下水便宜卖了,一共只花了18文。

买好东西也不早了,怕没有车回去,两人重合之后,便往坐牛车那里去了。

因着街上没多少人要回村里了,杨衣在多拿两文钱给牛叔时,牛叔便没有要。

“回去的路上也没啥人了,这东西也就不挡事了,叔就不要你这两文钱了。”

杨衣笑笑,也没多坚持,乖乖把钱收回来,挨着杨谷坐着。

这些要回村的婶子们上了车,因着要到丰收节了,大家都高兴。

一边闲聊着,一边又开心的讲着往年丰收节的盛大状况。

杨衣偷偷的竖起耳朵来听着,想要听见是否有一些有用的消息。

婶子们只撒发发牢骚,聊聊东家长西家短的。

杨衣听了一会儿见没什么用,便也不再坚持。

把头转向外面,麦子已经长出了叶子,风吹过,是一片一片的麦田。

勤劳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这片奇迹。

杨衣在心底笑笑,在现代社会待久了,这样慢节奏又放松的生活真是难得。

在这里也适应的很好,赚些钱让家里过着好一些。

发了一会儿神,牛车便到了村里。

杨衣与牛叔打了一声招呼,便与弟弟杨谷下了车。

杨衣想着手里捏了钱,在路上也不与这些婶子们多聊天,一路径直回家去了。

杨老爹又去瞧他的肥去了,因着麦子长叶,怕过了冬就能追肥了。

杨衣便直接到小屋里去点卖了多少文钱。

今天差不多做了有150多个饼,荤素对半分也有1000多文。

杨衣也不再多想,一个铜板一个铜板的数着,用线穿成一串。

每一百文就穿成一串,数着数着,最后居然串了10串都有多。

杨衣一乐,有些开心,这杂粮煎饼来钱快呀,但是怕是卖不了多久,就会有人仿着做了。

杨衣不再多想,收了八串放好,留下200多文放在外面单用。

杨衣先把杨谷今天的工钱数了给他,等过两天赚了钱,再给他封个大红包。

杨母给自己买了猪小肠这些还没有算钱给她,等这些葛根,香肠都拿了钱,手里松分一些再给钱。

差不多忙完这些,杨衣便去灶房帮着做饭。

看着杨母已经备好的菜,杨衣刚要伸手去拿。

杨母便阻止了,一边说着。

“你们今日累了,帮着娘烧会儿火就行。”

见杨母执意劝阻,杨衣也不再多抢,开口道:“都听你的。”

杨衣想着回来没有瞧见大哥大嫂和杨小丰,便开口询问了一下。

“怎么没瞧见大哥他们?连小丰也不见了,是去哪里玩了吗?”

杨母笑着答道:“你大哥大嫂去看郎中了,把把平安脉,看看这两个月修养的如何了。”

想了想杨小丰,杨母又道:“怕是和隔壁刘大宝去玩了吧。”

杨衣点点头,也赞同,这嫂子只有养好了身子。

肚子里的孩子才能好好长大,到时候生的时候也能轻松一些。

想到这,杨衣才想起来自己买的大骨头。

这才提进来放到灶房,杨母瞧了也是开心。

但又想到女儿才赚了一些钱,就买东西给家里。

便假意训斥道:“才刚赚了钱,就花这些?”

杨母一开口,杨衣就听出了她别样的疼爱。

撒娇道:“娘,只是一些骨头和下水,还不是女儿没钱,不然是金镯子也愿意给你买的。”

杨衣嘴甜,一下子就把杨母逗乐了。

杨母不多说这些,怕给女儿增加负担,便不再说这个开始转移话题。

又聊了吃食来,“这骨头汤还是炖萝卜好,汤甜,这萝卜也润肺,都是好东西。”

杨衣认同的点点头,想了想还是道:“这下水,我留着试试卤来吃如何,做个我们独有的卤料。”

杨母知道她又有了新注音,也不多说什么制止她。

两娘母配合,可算把饭做好了。

杨小丰听见家里喊吃饭也回来了。

杨石两夫妻也赶回了,收拾着碗筷便开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