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起返回大理城。数日后,大理城外官道一旁,段誉和王玄相对而立,段誉说道:“王大哥,上次多谢你救我皇伯伯,今日送别,我敬你一杯!”
“好!”王玄说道:“段誉,道阻且长,咱么来日再见!”告别段誉,王玄再次上路,目标所向,却不是大宋,而是无量山,原来王玄决定,闭关修炼一段时间,修炼“一阳指”和“少林七十二绝技”。而无量玉璧下的琅嬛福地,正是一个闭关修行的好去处。于是王玄带着武功秘籍,再次回到了这里。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此刻,瀑布之下,水潭边上,王玄手捧秘籍,仔细研读起来。很快,王玄发现,自己手中的两本经书,都是慕容博摘录少林七十二绝技的手抄本,一本记载的是“拳掌指法”,另一本则是“刀剑棍法”。王玄仔细翻看,却是没有看到“内功身法”,想来应该是记录在被鸠摩智毁去的那一册经书上了。
即便如此,王玄已经极为满意,便是其中记载了的“拳掌指法”,便已经足够王玄悉心钻研了。王玄深知贪多嚼不烂的道理,这上面的少林绝技,他也不准备全部修炼,说起来那也不现实。他打算先选择几门精研,剩下的,用过不不忘之能记下,等以后有时间,再慢慢钻研。
刀剑棍法里,王玄只选择了一门达摩剑法融合进鸿蒙剑法,使其进化为玄级上品剑法。天龙世界的高手,多是徒手对敌,极有高人风范,偏偏王玄就是喜欢用剑,准备先把剑法练出个名堂来。其实“七十二绝技”里,徒手武功最多,论及剑法,居然只有一门,便是这达摩剑法。
看上去,似乎是少林不太重视剑法的缘故,但等王玄融合经书以后,才发现少林绝技里,虽然剑法只有一门,却是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鸿蒙剑法吸收达摩剑法共计一百零八式,击、刺、撩、抹、崩、删、劈、剁,无所不包,慢中快,巧中轻,行云流水,稳捷轻灵。
“到底是历经数代高僧去芜存菁,编撰而成。有功有守,法度森严,对常人而言,只这一门绝技便足够穷尽一生去钻研了。”王玄边看便道。
王玄越看越是技痒,鸿蒙剑在手,竟是当场演练起来,一招一式,初练时还不熟练,待王玄把一百零八式鸿蒙剑法演练完毕后,再次从第一式练起,这一次明显熟练很多。
一遍又一遍,练了三遍以后,王玄便把鸿蒙剑法的招式尽数掌握,再练三遍,招式衔接,已经如行云流水一般,毫无凝滞呆板之感。
数日后,无量玉璧,瀑布之下,王玄盘膝而坐,闭目凝神。这一刻,王玄以人心感天心,虽已闭眼,天地万物无不落入心湖当中,如观掌纹。
微风起,水波皱,水潭中,三只游鱼竞相追逐,活泼灵动;晴空下,十六片树叶随风而落,即将撒入潭中。
下一刻,王玄单手虚虚一抓,鸿蒙剑出鞘,直接落入他掌中。一剑横空,一式“横江飞渡”,整个人落入水潭,将潭水一分为二!
随后,“一花一界”剑光化影,霎时间十六道剑影扫过水潭,将片片落叶精准的斩成两段!
最后,“回头是岸”点中潭中礁石,再次借力,下一刻,便落回到原来位置,还剑入鞘。
与此同时,一分为二的落叶才缓缓落入潭中,随波逐流,在水中飘荡。
“武功已入瓶颈,该去苏州了。”王玄心道。想要心性圆满,就需要师法天地,博采众家所长。如此一来,苏州曼陀山庄“琅嬛玉洞”里的藏书,就需要借鉴一下了。
出大理,王玄一路北上,出了大理国境,随后折道东行,又行了二十余日,这一天终于到了苏州城外。
正是人间三月天,杏花夹径,绿柳垂湖,暖洋洋的春风吹在身上,当真是醺醺欲醉,王玄不由得心怀大畅。他策马而行,来到附近一处酒楼,朗声说道:“小二,切五斤黄牛肉,再来一壶好酒!”
王玄自问自己是一个好享受的人,来到苏州这繁华之地,王玄自然不会委屈自己,大快朵颐起来。酒足饭饱以后,王玄叫来小二问道:“店家,你可知这曼陀山庄怎么走?”
“曼陀山庄?小人从未听说过?”小二答道。
“那参合庄呢?”王玄记得,姑苏慕容氏的燕子坞参合庄,该是离曼陀山庄不远。
“也没听说过。”小二听罢,接连摇头道。
王玄见状,又问了几个路人,可是依旧无人知道曼陀山庄和参合庄在哪里,王玄皱眉,无人领路,怎么找到曼陀山庄?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