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誉紧随其后,一路上两人沉默不语,直到走出无量山地界,才松了口气。
“刚才那一战,真是险啊。”段誉拍了拍胸口,“丁春秋、鸠摩智、这些人可都不是好惹的。”
梁毅点头:“是啊,我原以为只是来寻一本残篇,没想到竟引来这么多高手围堵。看来这《逍遥游》的秘密,比我们想象得更深。”
“那块石头上的内容,你研究出什么了吗?”段誉问。
梁毅取出那块从裂缝边缘捡到的石片,上面刻着几行古篆,字迹模糊,但隐约能辨认出几个关键词:‘阴阳’、‘气脉’、‘归墟’。
“看不懂。”他如实道,“但直觉告诉我,这和雁门关的那座墓有关。或许不只是萧大哥的事。”
段誉若有所思:“那你打算怎么办?”
“回武当。”梁毅语气坚定,“我需要提升自己。这次面对丁春秋他们,我已经有些吃力。我师傅见识广博,说不定能帮我理清这些线索。”
段誉点头:“也好。那我就先回大理,等你消息。”
两人就此分别。
梁毅骑上碧眼晶晶兽,一路向东,目标明国武当山。
沿途风光如画,春意正浓,但他心事重重,无暇欣赏。这一路虽避开了主干道,仍有不少江湖人士对他投来异样目光——无量山一战的消息已经传开,他的名字开始在武林中悄然流传。
数日后,梁毅抵达武当山脚下。
“终于到了。”他翻身下兽,望着眼前巍峨群山,深吸一口气。
刚踏上石阶,便被几名弟子便迎了上来。
“梁师叔祖回来了?”一名年轻弟子警惕地问道。
梁毅拱手笑道:“是呀。我记得你叫岱善吧?最近练功可有偷懒?。”
“师叔祖,小善练功还是算了吧,一个绵掌都还没学会。”另一名弟子嗤笑。
梁毅无奈摇头:“功课完不成那可不行,等以后行走江湖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
这时,一名身材瘦削的中年道士匆匆而出,正是俞莲舟。
“梁师弟!”俞莲舟见到梁毅,惊喜道,“师尊前些日子还提起你,说你也该回来了。”
梁毅笑着拱手:“让几位师兄费心了。”
俞莲舟带他穿过层层殿宇,来到一处幽静小院。
推门而入,只见张三丰正在院中打坐,须发皆白,神情安详。
“弟子梁毅,拜见师傅。”梁毅恭敬行礼。
张三丰缓缓睁眼,目光如晨星般明亮:“回来了,看你这样子是又碰上新难题了?”
“弟子确实遇到点问题。”梁毅苦笑,“这不是火急火燎的回来找师傅求教了。”
张三丰微微一笑:“坐下说话。”
两人相对而坐,茶香袅袅,气氛宁静。
“这几日发生之事,我都听莲舟说了。”张三丰道,“你在无量山所得之物,恐怕牵涉甚广。”
梁毅点头,将那块石片递过去:“这是我在裂缝边缘发现的,上面的文字似乎和雁门关那处墓穴有关。”
张三丰接过石片,仔细端详片刻,眉头微蹙:“此非寻常文字,乃是上古气脉图的一部分。若我没猜错,这可能是逍遥派真正传承的关键。”
“难怪那么多高手齐聚无量山。”梁毅叹道,“但我更担心的是自己的修为。面对丁春秋、鸠摩智,我已经感到吃力。”
张三丰点头:“你所学庞杂,根基扎实,但缺乏系统梳理。如今你已至宗师境中期,若不加以整合,将来恐难突破。”
“这是我早年整理的一套修炼体系,名为‘太乙归真诀’,原本是为后辈准备的,但一直未曾传授。它融合了道家、佛家、医家三家之长,讲究内外兼修,阴阳调和。正好适合你现在的情况。”
梁毅接过古卷,翻阅几页,顿时眼前一亮:“这套功法……竟能兼容我所学的混元九转诀?”
“正是为此设计。”张三丰微笑,“你要做的,是将你所学融会贯通,而非各自为政。”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三丰每日亲自指点梁毅修行,从基础吐纳开始,逐步深入,帮助他打通经脉中的滞碍,并调整内力运转方式。
每当夜深人静,梁毅便坐在房中,对照古卷默练新法,体内的真气渐渐变得柔和却更具穿透力。
某日清晨,张三丰忽然道:“你可知为何我要你重修吐纳之法?”
梁毅摇头。
“因为你体内有一股异种真气,藏于丹田深处。”张三丰神色凝重,“若不及时引导,将来可能反噬自身。”
梁毅心头一震:“您怎么知道?”
“我能感受到。”张三丰道,“你是否曾在雁门关接触过某种古老遗迹?”
梁毅沉默片刻,点头:“那次我见过一座神秘石碑,上面刻着类似这块石片上的文字。”
张三丰叹息:“那就是‘归墟’的印记。传说中,它是连接不同世界的通道。你的身世,恐怕与此有关。”
张三丰淡淡一笑:“修行之路,本就是探索未知的过程。你现在要做的,是先稳固根基,再谈其他。”
梁毅深深鞠躬:“弟子明白了。”
张三丰轻轻拍拍他的肩:“去吧,好好练。”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