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残荷分明秋阴晚

换源:

  第二日一早,阿墨匆匆跑来公主府,见裴铮竟从自己房间出来,大吃了一惊。

“阿铮?”他叫道,“你怎么在这?”

裴铮唇边带着似有似无的笑,说不上来有几分真心:“听说这是你在公主府固定的住处,过来参观一下。”

阿墨摸不着头脑,一大早参观他的房间做什么?他本不用这么早过来,只因看昨晚二人神色都不太好,又一起走了,还不要他跟着,怕两个人起什么冲突,因此早早过来,想说看下疏桐的情况,万一有事也好劝和,未料到能看到裴铮,但看他气定神闲的样子,昨夜他与疏桐姐姐,应该还好吧?

“你一路行来,可听说了什么?”裴铮问。

阿墨摇头:“不曾,我应该听说什么吗?”

裴铮不语,小丫头走来请阿墨去吃早饭,虽没说请自己,但裴铮也一起跟着过来了。

疏桐今日穿了一件天水碧的长裙,外罩荼白色长衣,没有梳髻,用一只玉冠将头发束了起来,越发显得清冷疏离。

她见到阿墨,露出浅浅的笑容,像冰雪覆盖的溪边开出的小花。

“坐。”她说。

阿墨拉着裴铮一起坐了。

“昨夜多谢殿下相救。”裴铮道,接过幽若盛的一碗粥。

阿墨吃了一惊。

疏桐用勺子搅着碗里的粥:“将军言重了,方才人来报,说将军的车已经收拾妥当,一会将军上朝,本宫会叫人送回去的。”

“是!”裴铮盯着粥碗,似乎在暖手。

阿墨按下唱晚给他布的菜,赶紧打断两个人:“什么相救,昨晚我离开后,发生什么了?”

疏桐吃了一口粥:“不知道。”

裴铮皱起眉头,见阿墨目光灼灼盯着自己,便道:“一会上朝,你就能听说了。”

疏桐放下勺子去夹菜,阿墨看到她手上的瘀伤,一把抓住:“你手怎么了?”

“被门夹了,”疏桐拍掉他的手,“好好吃饭!”

阿墨不高兴地放下筷子,盯着疏桐的手,疏桐只好也放下筷子:“我也不知昨晚你离开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我坐了一程马车,又赶了一程马车,就回来了。具体的事,等会去上朝,你可以问裴将军。”

“你不想知道?”裴铮问疏桐。

疏桐夹了一筷子小菜给阿墨:“没必要。”

阿墨与裴铮对视了一眼,见裴铮点头,才不甘心地放过了话题,拿起筷子继续吃饭。

走之前,他罗里吧嗦嘱咐了疏桐一通,又嘱咐了几个丫头一通,只把幽若嘱咐地直笑:“小侯爷,你再不走,上朝要迟了!”

裴铮在一边看着,不知在想些什么。

一场急雨,天气迅速冷将上来,与令玉吃完晚饭,裴铮回房,路过池子,池中荷叶枯败,不见入画之美,反倒觉得一丝凄凉,一阵风吹过,竟又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日的雨不比夏日的雨,打在身上只觉得地沁入骨髓的凉。夜明撑起伞,觑着他的脸色,赔笑道:“将军连日练兵,不曾注意到这池子,没成想枯成了这样,明儿便叫人收拾了吧?”

裴铮默然不语,过了一会,令玉撑着伞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他的披风,身姿摇曳,在雨中,趁着半黑不明的夜色和满池枯枝败叶,竟无端生出几分妖气。

令玉将披风给他系上:“下雨了,凉得很,阿铮哥哥怎么站在这里?”

裴铮任由那柔弱无骨的小手摆弄,指尖沁凉,裴铮心中一动,莫名想起了另一种微凉的触感。

“无事,走在这里,看到雨打残荷,别有一番境味。”裴铮将那微凉的触感从心里赶了出去,下意识答道。

令玉似喜似嗔地白了他一眼:“残荷有什么好看的?六月盛夏,池中荷花都盛开了才好看呢,我邀你过来赏花,可你那时候在忙,我也不好说什么的。”她特意在忙字上拖长了音,因此裴铮很容易想起来自己当时在忙什么,那微凉的触感再一次回到他心里。

“好了,”裴铮勉强打起微笑,“你身子弱,别在雨里久站,回头又要生病了。”

令玉向来柔顺:“那阿铮哥哥也要早些回去,若阿铮哥哥也生病了,可就没有人照顾玉儿了。”

裴铮点点头,目送她离开后,将夜明遣走,自己又站了一会,才信步回房。

第二天下朝后,他破天荒地绕路去了公主府。

疏桐正站在池子里弯腰拔着荷花的枯叶,阿墨挽着袖子和裤腿,光着脚站在一边,气鼓鼓地扒拉着曦微和唱晚,她俩正伸出手臂拦着不让他下水。

“你快上来,”阿墨终于把她俩扒拉到一边,小心走进水里,“你要怎么弄告诉我,我替你弄。”

阿墨拦住疏桐的腰,但毕竟是站在淤泥里,他也只能拦住,并不能将疏桐拉走。

“这水多凉啊,”他不高兴地嘟哝,“残荷不好,让下人收拾了就是了,做什么要自己下来?下人不行,不是还有我吗?”

疏桐无法,只好跟着他回到岸上。

“你再这样,阿墨就生气了!”阿墨拿过曦微手里的帕子,一下下替她擦着手上的泥。

“知道啦!”疏桐回身在水里涮涮脚,“这残荷也不必都拔了,岂不闻‘留得残荷听雨声’?”

阿墨白她一眼,又蹲下要替她穿鞋,唱晚忙接过去,忽见下人小跑着过来,通禀裴铮到来。

望见裴铮,阿墨高兴地就要去迎,但见疏桐仿若未闻,便收了神色,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起来。

“臣裴铮,见过殿下!”裴铮莫名奇妙,还是跟疏桐见了礼。

疏桐道:“裴将军有事吗?”

裴铮眼睁睁看着她刚看阿墨还和煦温柔的眼神落在自己脸上后转为空洞冷漠,心下说不清楚是什么感受,只作礼道:“前阵子臣公务繁忙,怠慢了殿下,此番前来,是来接殿下去将军府共进晚膳,稍作答谢殿下前日相救的恩情。”

疏桐自动忽略了最后一句话:“将军一心为国,军务繁忙本宫岂会不明白?并无怠慢之说,将军言重了。”

这是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