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关于喜鹊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跪求鲜花和评价票)

换源:

  赵平凡找来一只以前用来养小鸡的笼子。

戴上手套后就将竹筛打开一个缝,手伸进去抓了一只出来。

灰褐色的羽毛,夹杂着黑色和棕色的斑纹。

小短腿上连接着一双褐色的脚爪,正不停地扒拉着。

体长大概七八厘米。

灵动的小眼睛一闪一闪的。

还时不时用尖锐的小嘴啄着赵平凡的手指。

发出了“吱吱”的声音。

好像产生了应激反应。

赵平凡赶紧将鸟儿放进了养鸡笼里。

“兄弟们,这个鸟儿都认识吧?是麻雀!”

“别看它体型小,但飞行速度可不慢。”

“最喜欢吃小粒的粮食,村民们的庄稼可没少被它糟蹋。”

“不过它也会抓庄稼地的虫子,就勉强算它功过相抵吧!”

“不是益鸟,但也不完全是害鸟!”

又抓了一只,还是麻雀。

再抓一只,依旧是麻雀。

一连抓了五只,都是麻雀。

等到第六只的时候,赵平凡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手感。

这只鸟儿可比麻雀大多了。

拽出来一看,原来是只喜鹊。

“兄弟们,喜鹊大家都熟悉吧。”

“那就说一些大家都不知道的关于喜鹊的冷知识。”

“据说喜鹊三伏不喝水,三九不进窝。”

“啥意思呢?”

“就是夏天最热的三伏天里,喜鹊不能喝水解渴,因为脖子下边会有个洞,喝进嘴里也会漏出来。”

“冬天最冷的三九天里,喜鹊不能进窝避寒,进窝了会头疼发癫。”

说道这里,赵平凡故意停顿了一下。

果然直播间的兄弟们迫不及待的问出了为什么?

“这是我小时候干活的时候,我爸给我讲的。”

“古代有一个皇帝逃亡途中,遇见了一个农户在耕地。”

“就偷偷藏在了耕地的犁沟里,梨沟就是木犁翻地时划过去的小沟壑。”

“农户和牛都装作没看见,偷偷翻土将皇帝埋了起来。”

“等敌人追上来的时候,就询问农户和牛了。”

“农户和牛都说没看见。”

“敌人无奈,只好去别的地方搜寻。”

“就在这时,喜鹊突然从树头飞了下来。”

“站在梨沟里就是嘎嘎乱叫。”

“敌人发现了异常,于是就找到皇帝并抓了起来。”

“事情的最后皇帝还是逃走了。”

“并且得道了。”

“于是就赏赐了农户和牛。”

“诅咒喜鹊三伏不喝水,三九不进窝。”

刚等赵平凡说完,直播间果然就传来了一片笑声。

“麻了,我还以为凡哥要一本正经的给我科普,结果又在讲民间野史。”

“别说,感觉还挺好玩。”

“就是,就是,乐呵就行,凡哥还有吗?再来一个。”

赵平凡见兄弟们没那么介意,甚至还说再来一个。

顿时来了兴致。

“那就再给大家说一个,大家都知道鹊桥相会吧!”

“不过,我这里又有一个不一样版本的野.....故事。”

“每年农历七月七的时候,喜鹊都会去搭桥,为了让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所以这天是看不到喜鹊的。”

“等到过几天它们飞回来的时候,就会发现它们头顶的羽毛变得焦黑。”

“那是因为遭受到了王母娘娘法术的伤害。”

“王母娘娘不愿看见牛郎织女相会,又不好明着惩罚,就将气都撒在了喜鹊身上。”

“个人见解,也有可能是王母娘娘那个老女人嫉妒牛郎织女。”

“小时候,七月七过后,我奶奶要是碰见喜鹊了,准会让我看那只喜鹊头顶焦没焦!”

“要是头顶没焦的,那就说明这只喜鹊偷懒了没去。”

“准会遭到我奶奶的一顿说辞。”

“......”

赵平凡说完就将喜鹊直接放飞,没有关进笼子。

喜鹊现在可是个吉利的鸟儿,不能随意伤害。

“果然,就不能信凡哥,我要笑死了!”

“你咋不说是喜鹊飞太高,被紫外线灼伤了!”

“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喜鹊的羽毛本来就是黑白相间。”

“哈哈哈,实锤了,凡哥就是喜欢吹牛逼。”

赵平凡看着兄弟们的评论乐开了花。

越来越不好忽悠了啊。

“这都是老人家口述流传下来的,我小时候对这些故事可感兴趣了!”

“原来凡哥是把我们当小孩啊!”

“大家童心不死,永远少年。”

“感谢凡哥祝我永远不死!”

“6!”

赵平凡打了个哈哈,继续抓竹筛里剩下的鸟儿。

竹筛里这时也只剩下了最后一只鸟儿。

赵平凡透过竹筛的缝隙精准捕捉。

很快就将最后一只鸟儿抓在了手中。

只是还没等拿出来,突然就传来了一声“姑姑等”。

这可把直播间的兄弟们吓了一跳。

什么情况?鸟说人话了?

ps:兄弟们见谅,这些故事都是小时候家里人给讲的,时间久了不少都忘记了,部分细节没那么准确了,大家看个乐呵就好哈!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