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衣袖结构线名称主要辅助线,如图4-2-1所示。
主要轮廓线、结构点,如图4-2-所示。
二、衣袖母型的来源衣袖母型是取自经柱面化或锥面化的人体手臂体表形态,如图4-2-3所示。
如果把上述手臂体表按臂根围线、腕围线、臂里线剖开展平,则将得到图4-2-4所示的近似平面展开图。
这就是下面要建立的衣袖母型的平面结构图。
上述展开中,取臂根围线作剖开线能使手臂体表最大程度地展开推平;
取臂里线作剖开线是为了解决手臂体表的封闭性问题。
图4-2-5反映的是三个特殊倾角状态下的锥面化手臂。
诚然,在允许范围内,不同的倾角变化应是连续进行的。
这种倾角变化的动态性决定了我们所要建立的袖母型必须充分体现这一特点。
三、衣袖母型的建立
我们知道,一定的袖子立体倾角对应一定的袖斜线倾角,且两者成反比关系,如图4-2-6所示。
显然,袖斜线倾角越小,则袖立体倾角越大,从而越便于手臂活动,但手臂下垂时的袖根部余褶较多;
反之,袖斜线倾角越大(不能超出极限),则袖立体倾角越小,从而袖子的成型效果越好,但不利于手臂活动。
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将袖斜线倾角按宽松、普通、合体三种袖型结构划分成三个取值范围。
以便正确选择。
袖斜线倾角的大小可按两直角边的长度之比即15:X反映之,如图4-2-7所示。
其中,袖上平线中的15厘米长度固定不变,垂直方向的长度 X可自由调节。
X小意味着袖斜线倾角小, X大意味着袖斜线倾角大。
经研究, X总的变化范围约为
3小于等于 X小于等于13加h除2
其中,3小于等于X小于等于8为适宜宽松袖选择的取值范围,常用于茄克衫、长袖男衬衫、宽松衫、童装等一类上装的袖子
8小于X小于12为适宜普通袖选择的取值范围,常用于女衬衫,男短袖衬衫、两用衫、风衣、童装等一类上装的袖子;
12加h除2小于等于小于等于13加h除2
为适宜合体袖选择的取值范围,常用于男、女西服、大衣等一类上装的袖子。
下面按上述三种袖型结构分别建立袖母型。
这里,用来推算袖斜线长的 AH值是指母型变化后的实际袖笼周长。
它可能是母型中的袖笼周长(当袖笼线形无变化时),也可能不是原来的袖笼周长(当袖笼线形变化时),如图4-2-9所示。
这一点应予以充分注意。
这也是与原型裁剪法最根本的区别之一。
第二步:依次定袖肥线⑥、袖山深线⑦、袖肥分界线⑧、前后袖谷点⑨和⑩,如图4-2-10所示。
第三步:
依次定后、前袖山分界点①①和①②,前后袖山胖点①③和①④,如图4-2-11所示
第四步:最后按弧线的内外相切原则,将这些点光滑连结出袖山线及前后袖里缝线、袖口线,如图4-2-12所示。
2.普通袖母型
假设制图条件单位: cm
身高(号)166
袖长( SL )56
袖笼周长( AH )54
袖斜线倾角(15:x)15:9
腰节差( f )1
方法及步骤如下
除袖斜线倾角的取值范围及前袖山分界点定位不同外,其余均与宽松袖母型完全一致,如图4-2-13所示。
3.合体袖母型
对于合体结构衣袖来说(主要指长袖),除了袖斜线倾角必须到位外,还应当引入袖偏角这
一重要概念及相应的控制方法。
如图4-2-14所示。
因为过小或过大的袖偏角都将导致衣袖向后或衣袖向前这类弊病的产生。正因如此,合体袖母型的建立才显得格外重要,为此,我们将合体袖母型按一片式和二片式两种形式建立。
(1)一片式合体袖母型
假设制图条件
身高(号)164
袖长( L )656
袖笼周长( AH )53
袖斜线倾角(15:x)15:12
腰节差( t )1
垫肩厚( h )2
方法及步骤如下。
第一步:除袖斜线倾角取值范围不同外,①~⑩的线条或点绘划方法及步骤基本同宽松袖母型一致,如图4-2-10所示。
但值得提醒的是,合体袖的袖肥尺寸必须校对一下,以免过小或过大。
一般情况下,夏季上装的袖肥控制在0.2B-(1~2)内,春秋季上装的袖肥控制在
02B-0~1)内、冬季上装的袖肥控制在0.2B (0~1)内。
苦过小、说明衣身的袖笼过浅,应加深之,若过大,说明衣身的袖笼过深,应减浅之。
第二步:确定前衣身中的袖标点,并实际测量袖标点至袖肩点的直线距离 m,再确定袖偏线、台触标点的袖偏线垂线处,垂直量至胸侧点的距离,详见图4-2-15所示。
第三步:根据以上所得有关数据相应地在衣袖中确定装袖点①①、肩位点①②、后袖山分界点①③、如图4-2-16所示。
第四步:依决定出后、前袖山胖点①④和⑩⑤、前、后袖谷点⑩⑥和①⑦,并光滑连结出袖山线及划出前后仙里缝线和袖口线,如图4-2-17所示。
四、衣袖母型分析
1.袖斜线倾角的取值分析
我们已经知道袖斜线倾角的基本取值范围为3小于等于 X小于等于 13加h除2。
但在实际运用时还必须考虑到影响袖斜线倾角取值的各种因素。
对于3小于等于X小于等于8
的宽松袖,除了能与标准形袖笼相匹配外,常与变态袖笼相匹配,如图4-2-21所示。
对此,理应考虑变态袖笼中胸背宽的扩大对 X取值的影响。
一般认为,胸背越扩大或袖笼弧线越平直,则 X的取值就越小。
此外,肩斜度越小,则 X的下限也越小直至为零。
对于12加h除2小于等于X小于等于13+h除2的合体袖,因其结构严谨、适体,且专与标准形袖笼相匹配,如图4-2-22所示。
因此,稍有处理不慎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由实际经验知道,明显影响 X取值的主要有垫
肩厚薄,人体胖瘦,内衣穿着层次三个因素。
一般认为,在同样条件下,垫肩越厚,则 X的取值越大,当垫肩厚度超过4厘米时, X的最大取值可大于15厘米。
人体越胖或臂肌越发达或穿着层次越厚、则 X的取值越小,当达到显著的程度时, X的取值宜小不宜大,甚至可小于12加h除2厘米。
此外,肩冲量小则 X相对取大一些,肩冲量大则 X相对取小一些。女装的 X取值相对小于男装取值。
对于8<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