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太后

换源:

  贾静静静听着刘彭祖对朝廷盐铁官营的埋怨,只是沉思了片刻,却没有立刻回复自己夫君。

对于妻子的沉思,刘彭祖也没有打断,妻子多智慧,随了既是岳父又是叔父贾谊,他可是一点不敢小瞧的。

刘彭祖在刘彻登基后封赵王,这对小夫妻就来到了封地。

刘彭祖的母亲是贾夫人,贾夫人是父亲贾谊的的族人,因此贾静属于嫁给自己的堂兄。

这也是刘菓给自己女儿找到的足够门当户对的归宿了,毕竟贾静不嫁给皇室宗亲,可能就要和陈阿娇一样入宫了…

刘菓和贾静自然都是不愿意的,不是她看不上刘彻,而是在蓝玲的教育下,自小她就知道深宫的斗争多么激烈,就看最后母亲狠心让父亲绝嗣就知道了。

她自然不愿意女儿也进这后宫,至于贾静本人,和刘彻一起长大的她自然没有什么太子或者帝王滤镜,而且由于陈阿娇已经占了皇后之位,贾静自然也不愿意和好姐妹去争权夺利。

刘菓以前作为大长公主,先不说如今不可一世的馆陶,就算是窦太后,都要巴结她这个小辈。

如若不是刘菓没有称女帝的心思,蓝氏对女主天下也没有那么热切,刘菓少不得也坐一坐那皇位。

赵国地处北方,西边的匈奴和羌人虽然被打的抬不起头,但并不代表北方就安全了,赵燕之地多猛士,自然是因为边关环境恶劣!

侠以武犯禁,刘彭祖和贾静来到封地第一件事就是严法!

效果聊胜于无,毕竟这是公羊学大盛行的时代,杀人报仇都是常态了。

赵国内的大族本就在这对小夫妻的高压下生活,憋了一肚子气,如今中央还要盐铁官营!

当然作为赵王的刘彭祖也不想分出利益给中央,这些大族反而和刘彭祖有了利益共同体,赵国的矛盾反而缓和了。

…………

馆陶盯着面色红润的阿娇:“陛下在朝会上说要盐铁官营,皇后竟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吗?”

陈阿娇不在乎道:“本宫尝侍奉在祖母身边,陛下如今常在卫美人处,我这椒房宫里母亲反而是常客了。”

馆陶面露不满:“你是皇后,总是赖在太皇太后那里成何体统,陛下才是万民之主。”

陈阿娇面露讽刺:“我还不信陛下能不听祖母的话。”

馆陶听到陈阿娇的语气,虽然心下认同,面上却是教训道:“那是陛下的孝心可嘉,岂容你放肆。”

馆陶转而换了语气:“两位王太后侍奉太皇太后如何?”

听到这话,陈阿娇面露不满:“祖母倒是挺喜爱西宫王太后,至于东宫王太后。”

陈阿娇说到这里顿了一下,隐晦道:“太后虽不理俗事,但女儿受其照顾颇多。”

馆陶一听就知道陈阿娇的意思了,这位王太后想必是比王志有手段,而且私下接触了阿娇。

馆陶和陈阿娇是看不起王志的,一个攀龙附凤的女人,若不是刘彻聪慧,王志还真没被她们放眼里,她们这些出身就在顶点的人自然是不会对底层爬上来的女人感同身受的。

但是对于东宫王太后,这个刘启在位时一直没有生出儿子,却稳坐皇后之位的女人,却是极为尊敬和忌惮的。

东宫王太后虽然没生出儿子,但是她生了两个女儿!

大女儿稳宁公主嫁给周阳侯田胜,田胜是王志同母异父的弟弟,这下东西宫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小女儿稳睦公主则是嫁入了曹氏…。

是的,稳睦公主嫁给曹参之孙,当代平阳候,作为候夫人,稳睦公主在女眷圈子里的威望不小,有时候陈阿娇甚至都要通过这位公主来联系各家女眷。

曹氏如今虽然在朝堂不显眼,但是曹氏在地方势力可是一点不减,二元君主制度下,谁知道曹参死之前遗泽多少人?!留了多少后手呢?!

……

贾静沉思了一会抬头对刘彭祖道:“大王,母后和太皇太后关系如何?”

刘彭祖愣了一下道:“父皇在时,慎夫人得宠猖狂欺辱六宫,我和母后受太皇太后照顾颇多。”

“那就请大王前去拜访母后,让她修书一封给太皇太后,诉说赵地苦寒。”

“秒啊!”刘彭祖大笑道。

贾静眼里闪过一丝流光,继续道:“这还不够,陛下总有亲政的一天,父亲曾经给我说过少府并不缺钱,但是皇帝却不能乱花,陛下应该是私下缺钱了才会打盐铁官营的主意,就算我们躲过一次,也不能躲过第二次。”

刘彭祖面露苦涩。

贾静笑着抓了一把刘彭祖的胡子道:“这有何难,皇帝总是需要有人干,让我们的人,去接近桑弘羊,皇帝虽然不会善罢甘休,但如果我们把筛人事权拿到手,最好可以用钱换名额就好了,我们有了开矿的名额,还怕什么。”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