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升级方向

换源:

  “司令员,李秘书长醒了。”

这时,警卫员来到司令员身边,低声说道。

司令员的面色一沉:“听说他在潜艇被敌驱逐舰锁定时,无视战场纪律,在潜艇里大喊大叫?”

“可能是李秘书长第一次遭遇到凶险的环境,心理上承受了太大压力,所以才会情绪崩溃,这是人之常情,您就别生气了。”

显然警卫员和李子明的关系不错,他都这么拉胯了,还在为他说情。

“行了,这件事我知道了,他爸曾经和我是老战友,也算是一员虎将,枪林弹雨都不怕,怎么他儿子就是个怂货!”

司令员冷声说道。

这次李子明丢人丢大了,谢鹏飞暗自冷笑,从一开始就目中无人的红二代,原来到了战场上就原形毕露,看来虎父也有可能生犬子。

冯心怡更是一脸不屑,她记得谢鹏飞这个工程师头一次上战场的时候,可是非常从容淡定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其实谢鹏飞之所以冷静,是因为知道对上苏联的装甲部队,武装直升机处于碾压地位,根本不需要慌。

这次在潜艇里遭遇到危机时,胆量已经在战场上练出来了,表现当然会好很多了。

“谢工,让你看笑话了,我手下的这些文职确实不成器,是该让他们上战场历练历练,实在太不像话了。”

司令员有些尴尬的一笑,当着别的单位的人,李子明这种表现,让整个旅顺军港的海军官兵都感到蒙羞。

“这不重要,司令员,通过这次遭遇,我有几点建议,能不能和您商量一下?”

“谢工能指导工作,我们自然是求助不得,来,坐下说。”

坐下以后,冯心怡看向谢鹏飞的目光带着疑惑,他一个陆军装备工程师,懂陆军战略,会研发陆军装备这倒不稀奇,刚来到军港第一天,难道他就对海军战略有所心得?

谢鹏飞却很平静,上一世的时候,除了火箭军属于绝密,所以接触不到外,其他兵种的战术战略,以及装备研发都了如指掌,二十一世纪的人才都是综合型的,除非在单一领域有绝对天赋,否则都要学习掌握。

“通过这次事件,可以证明我们已经失去了黄海的制海权,在没有航空兵的情况下,连制空权都丢失了,所以我的建议是潜艇部队都不要离开港口,当一次理论上存在的舰队。”

理论上存在的舰队,是老美的海军奠基人马汉的理论,写在了制海权这本影响深远的书里。

所谓理论上存在的舰队,就是表面上实力强劲,可是因为被封锁在港口里,无法离开港口争夺制海权,这支舰队是存在的,但也只存在于理论中,因为没有任何建树。

司令员皱眉叹息:“虽然这是很耻辱的事情,但我能够接受,旅顺港里有二十余艘潜艇,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能投入到战备值班的只有六艘,即便有牺牲的勇气,也没有和苏联庞大舰队较量的资本,与其让同志们去做敢死性攻击,不如留在港内。”

谢鹏飞淡淡的说道:“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的潜艇过于老旧了,现役主力明级潜艇还是二战后期的水平,根本无法抗衡现代海军,需要大面积改装,在此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当缩头乌龟,让苏联人以为我们怕了。”

司令员看向他:“你的意思是,我们还有机会反败为胜?”

“停靠在码头的潜艇,苏联人是一清二楚的,只要不被他们发现我们正在进行升级改造,他们会惯性的按照之前的经验来判断潜艇部队的实力,我要的就是这样,让苏联人大意。”

谢鹏飞又开始算计了,示弱有时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战略,试想一下,苏联人并不知道潜艇改造成为AIP潜艇,还会按照之前的性能判断,就无法掌握潜艇的出航时间,到时候就可以趁其不备进行偷袭的。

所谓兵不厌诈,处于弱者的地位,想要击败强者,就是要出奇制胜,这一招谢鹏飞已经有了经验,而苏联人大部分都是一根筋,肯定能将他们耍的团团转。

司令员想了想,说道:“这倒是一个好主意,不过谢工要怎么改造潜艇,我很好奇。”

“其实很简单,就是加装一组氢氧电池作为动力源,安装空气循环系统,制氧系统,就可以不需要上浮充电,也不需要依赖空气作为动力,这就是AIP潜艇和常规潜艇的区别。”

听了谢鹏飞的解释,司令员喜出望外:“这不是和核潜艇差不多了,战力一定会得到极大提升!”

潜艇最重要的性能就是隐蔽性,噪音小,潜航时间长的潜艇,战斗力自然更强,目前除了核动力潜艇,没有哪个国家的常规潜艇,可以长时间不上浮。

如果谢鹏飞的技术可以实现,常规潜艇就具备了核动力潜艇的一些特征,性能自然远超常规潜艇。

“现在唯一的困难在于,经过我的考察,发现明级潜艇内部空间非常狭小,氢氧电池组需要很大的空间,假上其他系统,未必能够安装进去。”

谢鹏飞也说出了担忧,明级潜艇排水量才1500吨,要加装AIP系统,困难不算小。

虽然他能制造氢氧电池,可是受限于现在的工艺和材料,体积会非常庞大,能否安装进去,还是个未知数。

“谢工可以尝试一下,即便不能安装,也算是为潜艇部队进行技术储备了,以后采购更大的潜艇时还能用得上。”

司令员倒是想得开,笑着说道。

谢鹏飞接着说道:“即便是常规动力潜艇,拥有潜射反舰导弹能力也是必须的,所以我还要改装一种适合潜艇发射的反舰导弹。”

司令员先是一愣,随后露出惊喜之色,潜艇能发射反舰导弹,那么打击范围就会更远了,也减少了被发现的概率。

可是光听这个技术,就知道难度不小,这次军委又只派了谢鹏飞一个人来,凭他这个年轻人,真的可以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