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潜静默了24小时以后,谢鹏飞认为可以上浮了。
艇长却有些犹豫:“谢工,现在上浮怕是有危险吧,苏联人可能还在守株待兔。”
谢鹏飞笑了笑,说道:“放心吧,不会的,苏联人大概掌握了明级潜艇的数据,认为我们不可能一天不上浮换气充电,大概率会认为攻击他们的是核动力潜艇,等下去没有意义,这时候肯定撤了。”
“听谢工的。”
对于谢鹏飞判断,可是从来都没有出过错,这几天一直在潜伏,水兵们已经筋疲力尽,也该上浮让战士们吸一下新鲜空气了。
“全体注意,上浮至潜望镜深度,开启发动机和声呐系统。”
命令下达以后,潜艇编队终于上浮,观察哨透过潜望镜观察海面,确定没有了苏联舰队的影子以后,这才浮出水面。
随着舱门打开,新鲜微冷的空气涌入仓内,官兵们都露出陶醉的表情,潜航的这些日子,潜艇里的温度一直在四十多度,轮机舱更是达到五十度以上的高温,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简直就是煎熬。
实在熬不住了,还得去武器仓降温,可是武器仓的温度低到零下,其实也不是适合长期待着,武器仓的官兵其实也承受着生理极限。
为了这次胜利,广大潜艇官兵克服了人类能够承受的极限,现在终于可以尽情享受新鲜的空气和舒适的海风了。
看着贪婪呼吸的官兵们,谢鹏飞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装备的落后,让这些世界上最好的官兵们,承受了太多本不应该出现的牺牲。
这些官兵因为常年高温和高寒的环境下工作,很多人都患上了慢性病,虽然不至于立刻致命,可是一辈子都要被病痛的折磨,这对于将最宝贵的青春奉献给祖国的官兵们很不公平。
“看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帮助海军设计建造新一代潜艇了,至少也要达到后世元级潜艇的水准。”
要想打造一支纯核动力潜艇部队显然不是现实,老美靠着全球货币体系,才积累了庞大的财富,用来打造核潜艇部队,龙国还没有改革开放,军费少的可怜,立刻上马核动力潜艇,很多技术难题摆在眼前,资金也不足,所以还是提升常规动力潜艇更为划算。
对于设计建造元级潜艇,谢鹏飞还是很有信心的,历史上龙国从明级潜艇之后,又开发了宋级潜艇,这是一项承上启下的工程,培养了一大批制造工艺高超的技术工人。
随后苏联解体,俄罗斯为了外汇,向龙国出口了基洛级潜艇,在借鉴了基洛级的技术以后,才研发了新一代元级潜艇,后来随着AIP技术的突破,元级改型潜艇成为龙国潜艇部队的主力,性能方面完全可以媲美小日子号称全球最强常规动力潜艇的亲潮级潜艇。
既然谢鹏飞重生回来,宋级潜艇就没有必要开发了,直接跳过这一代,研发元级改型潜艇,让龙国潜艇一跃成为拥有世界上最先进常规潜艇的国家。
虽说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没有办法相比,可是现在美国和苏联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太太平洋区域除了小日子,并没有太强的潜艇部队。
而且这个时代的反潜技术还没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潜艇部队绝对是非对称作战的利器。
二战初期,德国的海军非常孱弱,但因为战术得到,靠着仅有的57艘潜艇,就将大西洋搅得天翻地覆,如果龙国能够拥有一支70艘左右的元级改型潜艇部队,足以让美苏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针毡。
“想什么呢,取得了这么重大的胜利,你却这么平静,真有些大将之风。”
这时,冯心怡来到舰桥上,看到谢鹏飞正对着天空发呆,忍不住上前问道。
刚才得到基地的确认,至少有四艘苏联驱逐舰被击沉,基辅号航母遭受到重创,已经被拖船给拖走了,从失去行动力来看,几乎快要到了报废的程度。
而龙国海军却无任何损失,原本要炮击港口的现代级驱逐舰,队形还没有展开,就被迫全速逃窜走了,失去了无畏级驱逐舰提供的反潜保护,现代级就是活靶子,自然不敢有丝毫停留。
损失了一半护航力量的苏联舰队,被迫向海参崴方向撤退,试图和龙国潜艇部队拉开距离。
在没有任何损失的情况下,击败了强大的苏联舰队,击沉8000吨级驱逐舰四艘,这样的战绩足以令国人扬眉吐气了。
而且苏联的战略力量没有受到损失,也不会气急败坏的选择开启全面战争,可谓恰到好处。
虽然不是指挥官,但赢得这场战争的装备都是谢鹏飞改装的,并且发挥了绝对性的作用,所以他绝对是这一战的大功臣。
看到他表情凝重的样子,冯心怡心里好奇,第一次主动和谢鹏飞说话。
“这几天在潜艇上,有什么感触?”
谢鹏飞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冯心怡。
冯心怡想了想,说道:“以前我觉得侦察兵是最艰辛的,没想到潜艇兵所承受的,是侦察兵无法相比的,如果再推迟两天上浮,我想我会疯掉。”
谢鹏飞点了点头,说道:“这还是我们拥有独立床铺的前提下的感触,我们可以随时休息,而那些潜艇兵却要三个人才能分到一个铺位,条件艰苦可想而知。”
冯心怡正色说道:“所以我很敬佩潜艇官兵。”
“光敬佩可不行,作为军工研究人员,需要设计一款先进潜艇,既要提升性能,也要考虑到舒适性,我得仔细想想。”
毕竟不是潜艇专业,虽然还记得元级改型的图纸,但很多技术需要专业人士才能研发,不知道军委能不能批准,海军的建设是处于滞后地位的,即便自己有成熟技术,可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才行。
“既懂陆军装备,战略战术,还能研发战斗机,连海军舰艇都能设计,你到底是什么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