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先说借口!

换源:

  寸步不离。

它大部分时候是一个形容词,并非真的说要一直跟着。

至少霍明进未央宫的时候。

古翼就没法再跟着。

霍明要和丞相做生意,在外奔走的时间不会少。

而对他意图不轨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时候。

就需要一个强大保镖了!

证明身手了得的古翼,正合适!

想和丞相做生意,这些准备只是一方面。

霍明还得准备点其他东西!

此时。

他入未央宫,见刘彻,就是为了此事!

“霍侍郎,您这边走,陛下正在宣室殿等着您呢。”

领路的小黄门一脸谄媚。

天呐!

哪有一个小小郎官要求见陛下,陛下还随叫随到的?

嘿!

今天!

小黄门就见到了!

想求见陛下的大官,三公九卿、公侯宗室,小黄门见得多了!

这位霍侍郎刚入宫时,说自己也要求见陛下,小黄门还不以为意。

白眼没少翻!

等收了钱,磨磨蹭蹭的去上报。

见了鬼了!

陛下朕真愿意接见他!

还是立刻、马上、半点不拖拉!

小黄门此时肠子都快悔青了,早知道这位如此受宠。

打死他,他也不敢甩脸色啊!

这要是在陛下面前提一嘴,说上自己几句坏话,小黄门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他笑的比哭都难看,哀求道:

“霍侍郎、霍大人,奴才之前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您,您大人不记小人过。”

“把奴才当个屁,放了吧!”

说着,他还把之前收的金豆子掏了出来。

“小公公严重了。”

霍明丝毫没有动怒,还笑眯眯的说道:

“我并未在意,小公公快收起来吧,被外人看到了可不好哦!”

小黄门一听也是。

又见霍明确实没记仇,这才重新收回金豆子。

只是他脸上的笑容越发和蔼。

身形也越发恭敬。

一个小太监而已,霍明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这个小插曲匆匆而过。

霍明进入宣室殿时,刘彻果然已经坐在了主位。

“呵呵,朕的霍侍郎,有何要事要见朕。”

霍明整了整衣袍。

拿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借口...咳咳,不对。

是‘正事’!

“陛下,那日议事后,您推迟独尊儒家,准备再尊几家以作平衡。”

“臣回家后,经过深思熟虑!”

霍明义正言辞道:

“臣以为,百家之言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国朝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不应该单独尊崇某一家。

也不应该只尊崇其中哪几家,而罢黜其他学说!

应该百家争鸣!

例如,儒家有大一统、大复仇,墨家有器械营造、法家有治国律法。

兵家的战阵、医家的治病救人!

等等等等!

这都是有利于大汉的!

都可以推崇!

至于百家中的一些糟粕,朝廷置之不理便可。

过上几百年,它们没有存身之地,自然就会消亡了!

臣建议,百家争鸣!”

以上。

内容很劲爆,变革很大,和刘彻的初衷完全不同。

要说出这番话。

一般人还真可能要深思熟虑。

但霍明不需要,他老早就是这么想的!

而刘彻听后。

也确实大受震撼。

“百家争鸣吗?”

刘彻嘴中喃喃自语:

“儒家、法家、兵家、医家....”

他忽然停顿片刻,面色古怪的看着霍明。

“哼哼,收了一个秦墨,你倒是不遗余力的为墨家说话!”

刘彻语气随意。

霍明也就傻笑糊弄过去。

古翼的身份泄露并不奇怪,皇帝要查什么,还是很容易的。

霍明知道刘彻没在意。

反而!

因为刘彻现在的这番话,就是在表示:

朕知道那个秦墨,但不在乎!

有了他的表态,以后也没人能用这个当借口,指摘霍明什么了。

“好了。”

刘彻点点头:

“你的建议朕知道了,会再细细思量的,百家之事不急。”

如果按照刘彻本意,直接独尊儒术。

那事情会很简单。

一道旨意便可!

但要是按照霍明的建议,那工作量就会多出很多。

因为百家中那些是精华、那些是糟粕,需要提前甄别,以防荼毒大汉。

还需要提拔一些人来代表他们的利益。

这都是事!

还很多。

但刘彻眼下没那么多精力,他要先处理另一件事!

刘彻按下不表。

看向霍明,笑道:

“你这勤于王事的态度,朕很满意!”

“很不错!”

刘彻完全不吝赞赏!

自己的那些内朝亲信,因为还没有政务处理,刘彻也就没有时常召唤。

而他们。

无事也没人主动来求见。

霍明!

是第一个!

还忧心国事,最重要他的建言不偏不倚。

丝毫不是为了自己谋私利!

持身以正,完全为大汉谋福利。

不错!

很不错!

朕就需要这种人才!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