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不幸中的万幸

换源:

  得到这个消息,刘彻稍微冷静下来。

没有遗物。

那是否说明,张千没死呢?

一定是的。

“张千,我就知道你一定没死。”刘彻心中后怕,随即对侍卫吩咐:“传令下去,再派一队御林军前往漠北草原,就在那里候着,张千既然没死,早晚一定会传回消息来的,只是时间问题,赶紧去。”

“诺!”侍卫得令。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彻一边处理政务,每日都询问有没有张千的消息传递回来。

然而,依旧回答没有。

一日,三日……

一月,三月……

一年,三年……

三年又三年……

终于,刘彻失望了。

他知道,从今以后,或许,自己再也等不到张千的消息了。

大漠草原,又是匈奴人的地盘。

这么长的时间,足够抹杀张千曾经在那里留下的所有痕迹。

他回不来了。

接受这个结果的那一夜,刘彻大醉。

谁都劝不住。

那一夜,他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了未央宫,不允许所有人靠近。

谁也不知道那一夜发生了什么。

一夜过后。

刘彻将近一个月没有上朝。

直到政务堆积如山,底下官员再也没法做决定了,刘彻这才走出未央宫。

很多人都很担心皇帝陛下的状况。

可刘彻却像个正常人一样,没有什么不同。

只是有一点。

众官员发现,自从皇帝陛下走出未央宫,再也没有提过张千这个名字了。

也从来不曾问询过有关张千的事。

仿佛,

根本就没有张千这个人一样。

一头心思扎在处理政务,强国,强民,为反抗匈奴做准备。

底下的官员也很知趣,决口不提张千。

自此,大汉帝国好似从来没出现过张千这个人一样。

但民间。

关于张千的传说却越演越烈。

有人说。

他是英雄的化身。

是大汉帝国反抗匈奴的英勇象征。

也有人说。

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根本就没想过出使西域,只是为了骗取大汉帝国的珍宝,到手后,便溜之大吉。

故此,这么多年都没有他的消息。

还有人说。

他死在了草原,化身成为了草原之神。

……

很多很多的传说。

但却没有一个能够得以证实。

这么多年,刘彻已经不再关注这些事。

直到十年之后……

有一天,刘彻如寻常般处理政务,手下一个内侍,突然冒失闯了进来。

刘彻正要生气,那名内侍却恭敬地向他跪拜,并带给他一个消息。

张千回来了!!!

刚听到这个消息,刘彻一时还没想起。

毕竟这么多年没有提起那个人了,潜意识已经将他遗忘了。

好在经过内侍的提醒,刘彻瞬间想起来。

张千?

还能有哪个张千?

也唯有当年出使西域的那个张千,才值得传到他刘彻的耳朵里。

算算时间,已经十年了。

刘彻早以为张千当年跟那个使团,一起葬身在了漠北草原匈奴人的手里。

哪曾想到,过去了十年,他居然回来了。

这是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事。

是惊喜,还是什么?

刘彻不知道。

他现在只有一个想法,迫切地想要见到张千。

想要亲口问他:“十年了,你都去哪里了?为什么不给朕传一个消息回来?”

这么多年的期盼,刘彻可谓是心思竭力。

他太想张千了。

如同一个居家妻子,每日眺望远方,等待着离家的丈夫回来。

十年啊!

人这一生能有几个十年?

刘彻等得太辛苦了。

此刻,突然收获张千回来的消息,他有太多的话想要跟他诉说。

他已经等不及了。

对于内侍冒失闯进来的过错,既往不咎,反而赏赐他:“你带回来的这个消息,让朕高兴,即日起,你就是未央宫总管了。”

那名内侍还在后怕自己冒失闯进来,打扰了皇帝陛下的惩罚。

突然听到陛下赏赐自己,心中大喜过望:“奴才谢过陛下赏赐。”

刘彻起身,对未央宫新任总管道:“你快去安排,朕要在第一时间见到张千。”

内侍却道:“启禀陛下,张千现在还来不了,他还在千里之外的关外。”

刘彻眉头一皱:“关外的事,你一个小小内侍也能知道?是想欺骗朕不是?”

正要下令,惩罚这个不安分的内侍。

却见内侍道:“陛下饶命,奴才纵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欺瞒你,确实有得到证实的消息传来,张千在关外现身了。”

不等刘彻追问,内侍一一道来:“是奴才的一个远房亲戚,在关外谋生,偶然遇到了一个像是乞丐的落魄之人,却见那人气质不凡,便想在对方低谷的时候结交一番,哪曾想,那人居然是张千。”

刘彻沉思片刻,才问:“你所说的可有凭证?”

内侍从衣锦里掏出一枚玉佩,递给刘彻,道:“陛下,这是我那远房亲戚从那人手里得到一个凭证,奴才有幸与张千打过几个交道,识得这枚玉佩,确实是张千的贴身之物。”

刘彻好生打量着内侍递过来的玉佩,确实是张千的东西。

他绝对不会认错。

可是为何张千明明活着,却不来见他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