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科学家们对戴亚进行解剖一样,戴亚也在默默观察着他们。
尽管他们之间隔着一层厚重的强化玻璃。
戴亚不仅能通过空气的流动来感知周围的环境,还拥有生物学上的“视觉”,即使在此刻看似静止不动。
当甲壳被移除,几片锋利的手术刀片便开始在暴露的表面上进行精准的切割,取下了一块约两厘米厚的生物组织样本,并谨慎地将其与周围的微型节肢动物分离。
这块失去独立性的“肌肉”组织被小心地取出,并放置在特制的密封袋中。
接着,机械臂将其转移到一个密封性极好的容器内,通过自动化输送系统,将这份珍贵的样本安全地转移到解剖区外的另一密闭空间,准备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经过严格的密封流程,这个蕴含着戴斯特洛伊亚独特构造的样本被安全地送入实验室的冷藏设施,以供未来长时间的观察与研究。
如果没有后来的意外事件,这份硬度超乎想象的样本本可以为人类的科技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洞见。
但是,人类低估了戴亚。
他们自信能够控制这个样本,未曾想到这只是戴亚故意分离出的一部分。
戴亚还分离出自己的部分意识,以便于远程操控。
因此,随着机械臂的移动,戴亚的意识也悄无声息地抵达了样本的存放地点,在黑暗中静静潜伏。
研究人员离开后,原本密封的样本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如果有旁观者,他们会震惊地看到那些本应坚固的肌肉组织开始松动。
密封袋的边缘出现了微小的破损,周围出现了一些小黑点在活动。
“咔嚓咔嚓”,是微弱却清晰的咀嚼声。
它们正在咀嚼着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容器开始出现裂痕。
接着是一声轻微的爆炸声!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存在轻易地突破了束缚,塑料容器仿佛成了它们的美餐。
在不知不觉中,散落的碎片重新聚集。
这一次,它们汇聚成了一个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形态,一个昆虫状的轮廓开始显现。
密闭的容器内,一只体积仅与指关节相仿的昆虫正贪婪地吞噬着周遭物质。
它不断进食,导致容器壁面迅速变形,即将被突破。
随着体型的增长,这昆虫样生物的力量也在增强,最终它决定切断电源,释放其潜藏的能力。
戴亚如同指挥自己的延伸,操纵着由微小生物集结而成的节肢动物,不断吞噬周围的能量源。
它迅速定位到了电缆。
“滴答滴答”,微弱的电流流经这新生生物的躯体。
电流虽不强,却激发了它的潜能。
它放弃了继续啃食电缆,转而寻找更具吸引力的目标——能量的源泉,那里充满了“养分”。
一声巨响,当其锋利的颚齿咬合供电节点,容器的电力系统发生了猛烈的爆炸。
爆炸的冲击波撕裂了容器底部,将依附于内壁的新生物抛射而出。
随即,储藏室内响起了一连串刺耳的警报。
作为科研设施的关键部分,这里的警报系统设计得既严格又高效。
突如其来的震动和警报声让这个幼体显得困惑而无助。
但不久,它静止不动,仿佛在感受着某种召唤,然后迅速朝一个方向跃进。
本能告诉它,丰盛的宴席就在不远处。
唯一的障碍是坚固的金属墙。
它选择了破坏。
两分钟后,当工作人员和安全机器人抵达现场,他们面对的是一片狼藉和一个大洞:被彻底啃食的电缆留下的破坏痕迹。
而“戴斯特洛伊亚”的样本已消失不见。
——它已出逃。
...
“滴——滴——滴——紧急警报!!”
“警告!一号区域发生样本逃逸事件,请所有科研人员立即撤离至地面安全区!”
在欧洲实验室的核心样本室,自“戴亚”逃逸以来,已过去五分又二十七秒。
随着警铃的响起,实验室的警报系统全面激活。
“实验立即停止,所有科研人员请迅速集合并撤离至地面!”
“样本已不受控制,请所有工作人员立刻撤离至安全区域!”
在这紧张的五分二十七秒内,对戴斯特洛伊亚样本的解剖工作被迫中断,所有团队成员迅速撤离至物理实验区的安全地带。
“踏踏踏踏”,密集的脚步声回荡在走廊。
科研人员如同退潮般涌入第二物理区,实验室的主要实验区域随即被封锁,所有非必要的通道均被关闭。
随着戴斯特洛伊亚试验的紧急中止,所有剩余样本均被紧急冷藏,并立即向地面控制中心汇报情况。
“紧急响应小组,迅速集结!”
第六分钟到来时,装备精良的安全小组赶到一号样本室,迅速开启大门。
他们目睹了一片狼藉的现场。
散落一地的保护箱中,一些样本虽未逃逸,但容器已现裂痕。
样本收集盒散落四处,传输电缆遭到彻底破坏。
储藏室转瞬间沦为一片混沌的地狱。
“注意,戴斯特洛伊亚样本已逃逸。”
装备着先进外骨骼装甲、手持强力电磁步枪的特战队员们接收到了监控中心的紧急通报。
通过加固的钢铁网格监控系统,他们确认了逃逸者正是那被隔离的戴斯特洛伊亚样本,它出乎意料地突破了束缚。
在所有静止的物体中,只有它具有逃逸的可能。
面对这种可能复苏并潜逃的生物样本,人类已有预备的策略。
样本储藏室迅速被封锁,所有邻近的通道均已被切断。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