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试营业(求鲜花票票)

换源:

  一共雇佣了六个男帮工,九个妇人,不需要支付任何工钱,每日只需提供三餐即可,还有几个厨师,每月有九十文钱。

人力如此的廉价,唐忠义都感觉自己像个黑心老板,不过金卫东和王寡妇也提议,无需支付工钱,只要每天三餐管饱即可,就这种情况下,竟然还有不少百姓争前恐后的要来这里工作。

看着桌子上刚支付的铜钱,直接收进盒子里,唐忠义心中思索一番,低声的说道:

“一共卖了一百五十份,减去成本,净利润达八百文。”

金卫东看向唐忠义有些失落的模样,心里已经有了赔钱的准备,当听到“利润八百文”以后,原本脸上担忧的神色,瞬间变成了欣喜若狂,说话的声音都微颤起来:

“八百文,照这样下去,那一个月岂不是几十两银子?”

之前已经分配好了,金卫东大概能分到六七两左右,让他不由得激动起来,唐忠义则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这第一日试营业,大家都好奇,还需再看看以后几日!”

其实这点银子对他自己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不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目前是赚得少些,至少赚了,慢慢来吧。

这第一天试营业,让这些百姓们好奇,图个新鲜,到了第二天这收入肯定会有一定的下降,这是人之常情,但让唐忠义惊愕的是,刚到第二天中午时分,美食馆前面竟然排起了队伍。

店铺内整洁,没想到这味道一般的饭菜竟然有如此吸引力,也让一众伙计惊诧,唐忠义穿了一身便装,在排队众人附近溜达,其中听到:

“这附近也没啥合适的地方吃饭,这新开的美食馆倒是挺巧,虽然离得远点,不过走上片刻也就到了,今天先尝尝怎么样。”

昨日的试营业之后,来吃过的顾客口耳相传,一时间整个南城的大街小巷都在议论着,之后附近百姓们也都听说有个很奇怪的店,饭菜味道还可以,而且特别方便,有不少闲着没事的也过来看个热闹。

就这样渐渐的不只是南街的客流了,还带着其他区域的人们也引来不少。

今日,忙活了一整天,统计后发现,卖出去的盒饭居然比试营业那天还多了一半,基本店里都没剩下任何饭菜,那男女伙计们吃不到卖剩的,只能自己来做。

每日客流都稳定的增长,就这样一直持续到第七天才正常下来,中午基本能卖到三百份左右,还有不少其他地方的人们,大老远的跑这边吃。

这繁荣的场景,唐忠义心中暗叹——这朝代的百姓是第一见这种经营模式,好奇是在所难免的,这些源源不断的客人让美食馆经营的有声有色。

虽然如此,但只是个普通的小饭馆而已,就这样又过了几天,生意稳定在二百四十份左右,但是还需要再增加些人手。

店铺内自然有金卫东照应,以前一直过清苦的日子,现在突然有了这赚钱的机会,自然全身心投入到店里,店内的饮食到卫生,都亲自紧盯,那些佣工们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现在这金卫东俨然就像大掌柜。

冬季的素菜也就是白菜、萝卜一类的,不过每日的花样却始终变换,什么鸡鸭牛羊,也逐渐增加到菜单中,其中最受欢迎的还是这红烧肉。

这个年头,食用糖比较昂贵,甜滋滋的味道还属于很奢侈,尤其红烧肉的那种甜香当真是垂诞欲滴,让人回味无穷。

唐忠义为了打出口碑,又是做足火候,材料上没有丝毫克扣,美食馆十几天之后,这快餐的模式,居然也有菜成了招牌,自然是大锅红烧肉。

经常有人为了买这的红烧肉回家,竟跑了半个京城,这红烧肉好吃又下饭,单买的话,那一碗的量非常足实,价钱是二十文,虽然贵点,但丝毫不影响销量,能单独来买红烧肉的,也不差这几个钱。

唐忠义每日早晨去点卯,回到店铺之后就呆在饭馆里统计数据。

只有清楚了解这些数目和变化的趋势之后才能做更好的计划,这生意虽然是小,但既然干了,就要认真干下去,唐忠义有种回到前世公司的感觉,不久之后,详细的各项计划也谋划完成。

盘算了一下这店铺的各项花销,还有每日的营收,估计过了年三月前就能回成本,如今临近年关,外乡在京的都已经准备回家过年,那有消费能力的顾客就会变少,等过了年,营收基本就会提高,回本也会快不少。

到了春天开化的时候,这个临时搭建起来的房子也要加固下才能放心,如果生意变化不是特别大的话,还要下点功夫弄点花样,将来可以把边上的两个宅院买下来……

店里客人开始变得稀少,唐忠义拿着炭笔在纸张上认真地写画着,客人变少了,伙计们心中竟窃喜,看着剩下不少红烧肉和羊肉萝卜,心里都念叨着别再来人了,这些卖剩下的菜,大家打个牙祭。要全卖完了,只能重新做,这大姐可是精打细算的人,哪舍得给顾工们多放肉。

“小二,来八份二十文的。”

原本认真写画的唐忠义,被这尖细,略带阴柔,又好像妇人的声音十分诧异。

这明朝的礼教虽然没有前世说的那般夸张,除了那些为了生存的贫民,就算普通百姓家的女人也不能随便抛头露面,更何况来这市井之中。

好奇的抬起头一看,六名穿着青色袍子的年轻太监正站在门口处,其中一人正在身上摸索着银子付钱。

唐忠义第一次见太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却听掏钱的那宦官笑着说道:

“近日和小李来这吃过,价钱实惠,吃也还不错,比宫内那大锅菜可好吃多了,而且这也整洁干净,咱吃的也放心……”

言罢,几个人直接找了个座位,相互之间说笑着吃了起来,说的大概都是宫内的一些乱七八糟的事,也不敢谈论皇家,无非就是某个宦官、或者宫女的秘密。

突然,唐忠义轻拍了下自己的额头。

这么重要的一点怎么没想到呢?

这饭馆在什么位置?就在皇城根上,却把心思都放在了街上的百姓身上,这最大的顾客群体在什么地方?就是这皇城之中。

从小在此长大,经常会看到太监经过,午门两侧都有几个小门,正是这些外出办差的宦官来往的通道,其中一个门正好是在美食馆附近。

皇宫中的宦官还算比较自由,那些有地位的都有不少银子,皇宫内虽然有御膳房和小厨房,但那都是伺候皇帝嫔妃以及各位大太监的,像下面的这些小太监们,即使想吃点好的也没地方,既然如此,美食馆也可以做他们的生意啊。

“这味道确实好极了,比宫内那半热不冷的强太多了……”

“这红烧肉入口即化,果真不错……”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