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轩亲眼看着朱元璋被抬入棺材,又看着不少官员庆幸的样子。
心情略显复杂,他穿着丧服,淡然的注视着一切。
朱元璋的功自然不小,但是他晚年所造成的杀戮让大臣们人人自危,生怕自己一句话没说好就喜提九族消消乐。
而且朱元璋说实话有点小心眼,不是李二那种宽宏之君。
在朱元璋死后,大多数官员都是心存侥幸的,毕竟送走了这杀神,不管下任皇帝做的怎么样,自己的命算是暂时保住了。
不过叶轩还是低估了朱允炆对于皇位的急不可耐,在朱元璋仅仅驾崩六日之后,朱允炆的登基大典开始了。
叶轩清楚的记得,葬礼上数着朱允炆哭的最惨,没想到朱元璋尸骨未寒,他就迫不及待的要登基。
“呵呵,二十四日先帝驾崩,六日之后就开登基大典,是不是七日就要下葬?”叶轩心中冷笑,这tm可真是个大孝子啊,这么迫不及待的将朱元璋下葬。
不过这些他都不在乎了。
这一日,叶轩听从昭告,来到了奉天殿,参加了朱允炆的登基大典。
其盛大规模哪怕是叶轩也感觉很夸张,和朱元璋那一切从简的政策相比,可所谓是天差地别。
不过毕竟有着朱元璋的嘱托在先,叶轩和诸多托孤大臣一同拥护其走上龙椅。
“朕,深知国不可一日无君,虽思先帝心切,但却不得不在今日登基,朕上承天道,下顺臣民,于六月三十,昭告天地登基,国号建文!”
朱允炆想要保持自己的威严,但是实在是压不住嘴角的笑。
他站在百官面前,看着所有人俯首的模样,那叫一个意气风发,毕竟他年仅二十四,便当上这偌大皇朝的皇帝。
如果说他的爷爷朱元璋建国是一段传奇的话,那他似也是如此,兄弟夭折,父亲早逝,这才让他登上了这本不该属于他的皇位。
下一刻,方孝孺立在文官之首。
高呼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他的高呼,所有大臣都开始齐呼。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继承大统的朱允炆立刻开始了自己的动员。
不仅着急忙慌的将朱元璋安葬在明孝陵,还大改朝廷。
将方孝孺封为翰林侍讲,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太常寺卿。
以及诸多大臣,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封赏。
不过让叶轩有点没绷住的事,武将集团,二丫头李景隆都干上大将了。
叶轩对于这个将门出身的家伙不是没有了解,他这小子虽然不是和赵括一样只会纸上谈兵,但是作为大将的实力的确不够。
他也出手指点过对方一点兵法,但是无奈李景隆的性子就决定了他想要担当一个主帅实在是太难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燕王造反的时候,李景隆六十万大军输几万人的朱棣,还能输的不被怀疑。
也是一种本事
有心人一眼就能看出,朱允炆这是想要中用这几人。
这也正常,毕竟那些都是朱元璋留给他的班底,是朱元璋信任的治国大才。
但是不少大臣也发现,同为托孤大臣,甚至还是朱元璋最为看重的臣子,叶轩,却完全没有半分重用的意思。
不少大臣都不怀好意的看着叶轩,仿佛在说。
“你这家伙的好日子到头了!”
叶轩当然不在乎这些,朱允炆这小子早就蓄谋已久了。
更何况在吕氏的“精心教导”之下,他估计还憋着很多屁没放呢。
朱允炆颁布的第一个法令,便是让各地藩王不得进京吊丧。
这已经足以看出他对于自己的那些叔叔是多么忌惮,亏得朱元璋临死时还嘱咐他说不要为难他的叔叔们,这小子是一点都没听进去啊。
他甚至不允许朱元璋的儿子来见他最后一面。
这次登基大典一直持续到晚上,叶轩一言不发,甚至方孝孺等人来自己脸上冷嘲热讽自己都没回应。
不过是一些不堪大用的腐儒罢了!
在敷衍几句之后,他便回到了国公府。
一进门两个小小的身影就直接扑到了叶轩的怀里。
他这冷如冰霜的面庞上这才有了几分暖意。
“爹,您终于回来了,想死宁儿了。”
“爹,我也想你。”
那不正是叶轩的女儿叶宁安和儿子叶凌吗?
两人是龙凤胎,如今也才不过八岁。
完美继承了叶轩和徐妙锦容貌上的优点。
“呵呵,看爹给你们带来什么了?”
叶轩将从街上买的糖葫芦拿了出来。
“哇,爹,是哪家全南京城最有名的糖葫芦嘛。”
叶轩微微一笑。
“当然了。”
“好了宁儿凌儿,你们吃完记得去复习一下功课。”
“然后准备准备跟为父跑个十里!”
闻言,叶宁安和叶凌都是耷拉着个小脑袋。
“知道了爹…”
看着两个小家伙的样子,叶轩笑了的同时,也放松了下来。
要知道这几天他可是累得不轻,为洪武爷的葬礼主持秩序,百官都看着自己。
一点也不能放松啊!
此时,徐妙锦关切的走了过来。
“陛下的事儿解决了吗?那建文皇帝没把你怎么样吧?”
叶轩摇摇头微笑道:
“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妙锦,我是什么人你还不清楚吗?”
若是比起他出入朝堂时,如今的确少了不少锋芒,但是看着自己老婆孩子热炕头,叶轩可懒得和他们计较那些东西。
“孩子们都长大了,叶轩,你说我们真的不用走吗?”徐妙锦看着还在吃着糖葫芦玩闹的两个小孩,还是有些担忧。
“当然不用,我记得你之前没有这么爱操心啊,我什么时候让你失望过。”
说着,叶轩还故作镇定的躺在躺椅上,那叫一个悠闲。
对于如今的他来说,可以和妻子孩子们待在也挺好的,朝堂之上的尔虞尔诈,他实在是厌倦,也懒得管他建文朝的破事儿。
不过,叶轩心里其实也很清楚,连他的那几个藩王叔叔都这么忌惮,他怎么可能会放过自己这个手握重兵又深得民心的国公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