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之中,平淡的日子叶轩过了没多久,这天,刚刚教完儿女武术,自己的亲信便再次火急火燎的跑了过来。
“报!大人,陛下昭您进宫一趟,还说...还说不得携带任何侍卫。”
亲卫的话,让本来放松神经的徐妙锦顿时又紧张了起来。
毕竟如今的情况,哪怕是叶轩的一个亲卫都知道这事儿不简单。
“该不会是陛下要对你动手了吧?”徐妙锦不自觉的拉着叶轩的手问到。
单独进宫,这对于叶轩来说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不过也因为最近发生的事太多,以至于徐妙锦危机意识有点过剩了。
“放心吧,他没那个胆子。”
叶轩很是轻松的说道。
他知道,建文皇帝根本做不到朱元璋那样的杀伐果断。
一个帝王,却打心底里信奉儒家的东西,以至于到后来和燕王交战都不愿意背负弑叔之名。
这才给了喜欢御驾亲征的朱棣机会。
要是说这种家伙敢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当着大明百姓的面对付自己,那叶轩是一万个不相信的。
他那点手段,连太祖高皇帝的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
徐妙锦虽然担忧,但是却还是选择了相信叶轩。
很快,叶轩便见到了皇宫之中的朱允炆。
“哎呀,镇国公来了,快快请坐!”
朱允炆看起来很是热情,甚至主动让叶轩坐在一旁那仅次于他的位置上,看似没有半分皇帝的架子。
不过当叶轩在看到大殿之中的齐泰黄子澄二人时,就知道今天没好事。
“陛下不必和臣客套这些,臣比较喜欢直接说话。”
叶轩冷淡的说道,那傲慢的神情,让朱允炆很是不爽,不过他却没有表现出来。
“哎~爱卿这是说的什么话,镇国公为我大明立下赫赫战功,朕多多封赏一些又怎么了?”
朱允炆笑里藏刀,在和一旁的黄子澄对视过之后,立刻就开始转移话题。
“只不过啊,朕如今虽然贵为九五之尊。”
“但是终究不过刚刚登基,国事让朕心力憔悴,不知镇国公可否为朕分忧啊?”
叶轩微微拱手,冷漠的扫了一眼一旁的齐泰黄子澄二人。
“臣自然愿意!”
叶轩回答的很干脆,他今天到时要看看这两个腐儒能找出什么办法来对付自己。
闻言朱允炆笑的更开心了。
“那就好,那就好,如今北元虽定,但是我大明疆土何其辽阔,南部蛮夷骚扰之事让朕无比头疼。”
“可国事反满,朕有心无力,无法分出心神来去管理。”
“每每想到南部百姓,朕便夜不能寐。”
“不知...”
朱允炆说到一半,叶轩顿时就明白这家伙想干什么了。
“陛下直说就是,臣无不尊。”
被打断的朱允炆有几分恼怒,不过几乎瞬间就恢复了笑容。
“那就好,那就好,镇国公可愿意前往南部边境咽喉之地,陶县,以县令的身份为朕平顶南蛮啊?”
叶轩笑了,平定南蛮,县令,呵呵,这两个词能结合到一起也难怪这小子只能当四年皇帝了。
“陛下说的对,太祖高皇帝刚刚逝去,那帮混蛋蛮夷竟然就敢冒犯我大明边疆,镇国公大人,您可要给我们大明打出名声啊!”
“而且,如今户部开支紧,无法让您调动大军,还请让您稍微委屈委屈。”
“以您的实力,这不是什么问题吧?”
黄子澄的话那叫一个有意思。就是直接让官居一品的叶轩主动放弃兵权放弃荣华富贵,跑到那蛮夷之地做一个县令呗。
这话都能说的这么大义凌然,不愧是读书人。
此刻,齐泰和朱允炆都紧张了起来,都是千年的狐狸,无论说的多么天花乱坠,他们知道叶轩肯定明白意思。
这种夺权之事,容易闹出血雨腥风啊。
为了万无一失,他们早就在这周围埋伏下了无数禁军,一旦发现叶轩不同意或者发难,立刻就会动手将叶轩诛杀。
同时他们还会让叶轩冠上一个抗旨不尊和试图刺杀当今圣上的罪名,这足以让他们国公府满门抄斩了。
无论叶轩是否同意,他们都不亏!
看似小算盘打的很响。
但是这点东西在叶轩面前还真是不够看的。
早在来到皇宫外面的时候,叶轩就发现了那些禁军,都是一些没见过血的废物。
有一个被自己看了一眼就从树上掉了下来,简直窝囊!
这种家伙来多少都杀不了自己!
不过这也让叶轩感到一阵可悲。
“哎,不得不说这小子的手段真是太拉胯了,连老朱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啊,这样解兵权,简直就跟过家家似的。”
叶轩心中感叹,大明放在这种君王手上,不衰败才怪呢。
别说是自己了,哪怕是你让李景隆那家伙来,他也知道今天该咋么办,若是逼急了,只要出了这南京城,他就是割据一方的军阀。
但是没必要。
反正这小子也蹦跶不了多久了,朱棣会替自己做完一切,给他兵权又怎么样?
他那点能耐,不可能是朱棣的对手。
正好,自己也没有辅佐这小子的想法。
反倒是如果他不对付自己,叶轩还会头疼一点,毕竟如果到时候燕王造反,自己夹在中间也挺为难的。
“陛下的命令臣自然会去做,那臣这就去准备准备,明日便动身如何?”
叶轩的话让朱允炆都愣了一下,齐泰和黄子澄更是狂喜。
“镇,镇国公,你同意了?”
“哈哈,真不愧是皇爷爷的心腹,朕的大明有镇国公,当真是一幸事!”
朱允炆虽然脸上笑的很开心,但是眼神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想法。
在他看来,只要解了叶轩的兵权,是生是死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吗?
他刚刚打算以叶轩前往南疆后远离朝堂的理由讨要兵符,却发现叶轩早就将兵符放在了地上。
“若是无事,那臣便告退了!”
说完,也不管朱允炆同不同意,他转身就走,在他离开大殿的那一刻,朱允炆立刻上前将兵符捡了起来。
面色狂喜。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