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皇帝在土木堡被瓦剌击溃,全军覆没,连朱祁镇都成了俘虏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师。
京城之内,顿时人心惶惶,军心民心浮动,一些百姓都收拾东西,往南边逃了。特别是一些颇有家资的达官贵人、土豪富商开始秘密把家眷和资产送往南京。一时之间,京师人心惶惶,纷乱四起。
太和殿内,太后和文武大臣聚集在一起,继续商议着接下来的策略。
但是主站派和南迁派都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支持者,双方你来我往,辩论了几个回合,还是没有结果,眼看今天又要无功而返,再拖下去,大明江山社稷危险。
兵部侍郎于谦站了出来,慎重的说道:“太后,诸位,国不可一日无主,臣请立新帝。”
“大胆。”太后孙若微满脸铁青,愤怒的吼了出来。“陛下陷于蛮夷之后,尔等不思救回陛下,反而要另立新帝,是何居心?”
“于谦有谋逆之心,臣请斩于谦。”孙若微的狗腿子徐埕立即跳了出来。
“呵呵,徐大人两嘴一张就给我定了个谋逆之心,你好大胆子啊。”于谦呵呵一笑,对照徐埕嘲讽道。
徐埕满脸通红,看着周边怒目看着自己的众多大臣,也不敢再接口了。
于谦继续说道:“我大明太祖起于微末,驱逐鞑掳,恢复中华。我太宗五征漠北,威震天下。仁宗宣宗两位陛下励精图治,方才有我大明现在的盛况。大明历代君王都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可没有卑躬屈膝投降蛮夷的人。”
吏部尚书王直也战了出来:“太后,各位大人,正统爷此番北狩,有失名节,为天下计,为大明社稷计,宜迅速另立新君,以安天下。”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现场之中只有徐埕一人反对了一次,再也没有其他人反对了。徐埕也只敢反对一次,再说的话,怕被打死。
太后孙若微也明白,现在必须要另立新君了。
既然要另立新君,依哀家看,太子即位即可。
“不可,太后,值此国家危急存亡之秋,若立太子,则主少国疑,天下不安。”于谦再次反对。
“那你说要立谁?”太后愤怒的拍了一下椅子扶手,大声吼了出来。
于谦再次正了正衣冠,大声说道:“臣请立郕王殿下。郕王性情敦和,若即位,必能善待太子,善待皇后。”
王直也站了出来:“郕王学识渊博,深悉治国之道,必能稳固天下。”
“大善,臣也请立郕王。”
“......”
以前的时候,郕王作为一个藩王,和各位大臣都没啥联系,大家不熟悉郕王,现在为了推举郕王,是绞尽脑汁的想郕王的优点。
看到这一幕,太后孙若微脸色大变:“你,你们,你们是在逼宫吗?”
于谦寸步不让,继续说道:“郕王是当前最合适的人选,请太后下旨,立郕王为帝。”
“请太后下旨,立郕王为帝。”
一众大臣再次逼迫道。
特别是昨天夜晚去了郕王府的人,现在就成了急先锋,想要立下拥立大功。
太后孙若微气急败坏,“如若哀家不下旨呢?”
于谦也走上前面几步,眼睛看向了帘子后面的孙若微,十分坚定的说道:“太后,立郕王为帝,不仅是臣的意思,也是京营十余万将士的意思。”
听到这话,孙若微气得胸膛起伏不定,恨不得那把刀把于谦给砍了。这是明晃晃的拿京城的军队威胁。
这时,陈循也威胁道:“太后,现在京营将士军心浮动,若不及时立下新君,恐怕他们会闯入宫禁,问个清楚。”
“好,好呀,你们都是大明的好臣子啊。”孙若微愤怒的吼了出来,“既然你们要立郕王,那哀家就答应你们。”
此话一出,大部分朝臣都一脸喜色,终于说通太后了。
孙若微继续说道:“但是哀家也有一个要求。如果你们不答应的话,哀家就不下旨。”
于谦、王直等人相互看了看,点了点头。于谦说道:“太后请说。”
“哀家要求太子仍然是朱见深,不可改立他人。”
于谦、王直等人相互看了看,点了点头,对此没有意见,于是说道:“可以。”
达成了一致意见,未免夜长梦多,太后孙若微现场就让人写好了旨意,里面写了立郕王为新帝,尊朱祁镇为太上皇,立朱见深为太子。
众臣立即拿着旨意,以于谦、王直、陈循等人带头,一路大张旗鼓的向郕王府跑去。
等到了郕王府,双方见面之后。
兵部侍郎于谦站了出来说道:“现今陛下北狩,皇位空悬,为大明江山社稷计,臣等奏请太后,恭请殿下即皇帝位,安天下心。”
朱祁钰看了眼各位大臣,缓缓说道:“诸位臣工,皇兄蒙尘,孤悲伤万分,惟愿皇兄早日归来。孤万万没有窃据皇位的心思,还请诸位回去吧。”
诸位大臣点了点头,很快就回去了。
第二天,诸位大臣、文武百官、勋贵等等,一大帮人再次来到了郕王府,这一次的规模更大,人数更多。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郕王府,到了之后,也不进去,就在郕王府门口大声宣读着太后的旨意,一遍遍的宣读,一遍遍的请郕王即皇帝位。
朱祁钰没有出来,只是安排兴安走了出来,告知了众人:“孤德行浅薄,无寸功于江山社稷,实在不敢窥视大宝。今太子在位,宜立太子即皇帝位。”
到了下午,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勋贵大臣,加上京城百姓,一行人更家声势浩大,再次来到了郕王府门前,再次宣读了太后旨意,除此之外,还宣读了朱祁镇出征前,封朱祁钰为监国的旨意。
于谦代表众人再次恳求起来:今陛下蒙尘,瓦剌猖狂,百姓蒙难,大明江山社稷危在旦夕。郕王殿下性格醇厚,品行良善,乃太祖太宗之后,有仁宣风采,殿下宜尊太后和陛下旨意,速即皇帝位。如此,则天下安矣。”
这一次,朱祁钰没有再推辞,就答应道:“孤德薄功浅,为江山社稷计,暂居皇位,待皇兄归来,定逊位于皇兄。”
经过了三辞三让的戏码,朱祁钰的皇帝位稳稳当当了。
众人见朱祁钰答应了,连忙跪地高呼:“陛下万岁,大明万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